第一千三百九十一节 画大饼(1)【除夕快乐】

因为,大量的黄金,最终都进入了刘彻的内库或者列侯贵族诸侯王们的地窖。

尽管现在,少府保守估计,天下黄金总储量很可能高达一百五十万金。

但在市面上,流通的黄金,算上五铢金,最多也不过十来万金。

而这些不在流通中的黄金,不是躺在地窖里发霉,就是准备铸成冥器,作为陪葬品了。

大汉帝国,每年在陪葬品上的黄金消耗,超过了十万金!

譬如,不久前燕王刘定国薨。

他的陪葬品之中,就有着金饼一千个,其他金器超过三百件,总额超过了三千金。

而他的财富,只是汉家诸侯王里倒数的。

像梁王刘武,一旦有朝一日他去世,陪葬的黄金和金器价值很可能超过五万金之多!

而列侯们也不遑多让。

安东涌入的黄金,正在不断推高列侯们的丧葬奢侈水平。

不久前,朝阳候去世,陪葬黄金价值超过两千金!而朝阳候家族的食邑不过千户……

在数年前,北平文侯张苍去世,陪葬黄金不过一千金而已。

哪怕是刘彻所敬重的故安文候申屠嘉,他的陪葬黄金也不过一千五百金而已。

诸侯王列侯如此,民间就更不用说了。

豪强、地主、士大夫竞相攀比。

倘若谁家主人去世,陪葬品里黄金不够多,就会被人笑话!

其子孙甚至会被指责为‘不孝’。

厚葬破家,渐渐越演越烈。

刘彻有心改革,却找不到好办法。

毕竟,汉室的传统就是‘侍死如奉生’。

人活着的时候是怎样的生活,死后也要同样。

哪怕是刘彻的祖父和父亲都带头薄葬,陪葬品不放金银,只用陶瓷,也根本无法制止世人的看法。

没有办法,刘彻只能尽量的从民间回收黄金。

此番长安城的改造和九市的运作,就是一种努力,一种尝试。

至少,先将民间的那些黄金从地窖里搬到国库里再说。

而馆陶的黄金,刘彻已经觊觎很久很久了。

但,馆陶不知道此事,她听着皇帝女婿的话,身子都有些颤抖。

对一个财迷来说,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别人知道了你的根底——特别是这个人有能力将钱从你口袋里拿走的时候。

她连忙摇头说道:“皇帝说笑了,姑姑哪来这么多钱?”

“呵呵……”刘彻摇摇头。

馆陶这个人,有时候精明的过头,但有时候却有蠢的可怕!

事实上,想要弄清楚馆陶有多少黄金?很简单!

数一数馆陶的宅邸里有几个金窖就行了!

这又不是很难!更何况,馆陶家里,早就被绣衣卫渗透成筛子了!

刘彻甚至都能知道,馆陶每天去那个地窖待了多久!

“好吧……”刘彻砸吧了一下嘴巴:“既然姑姑没有这么多钱,那么,朕就不勉强了……朕去找梁王和江都王商议一下长安九市的皇室商铺吧……”

“皇室商铺?”馆陶闻言,跟屁股着火了一样跳了起来。

“嗯……”刘彻点点头,道:“朕打算从少府之中,将盐铁衙门以及铸钱衙门剥离,成立一个由皇室、外戚、列侯共同控股的机构来运作相关的商铺和产业……本来朕还打算找姑姑来合股,如今,姑姑既然没有这么多钱,朕就先去找梁王和江都王商议拉!”

这话一出,不止是馆陶,屏风后的周亚夫都差点要跳起来了。

好在,周亚夫知道,刘彻不会这样毛躁,兼之,事情还没有搞明白,他勉强忍住了。

但馆陶的全部心思却都被盐铁衙门和铸钱衙门给吸引走了。

天下人都知道,当今天子靠着盐铁之利和铸钱之得,富得都可以给关中百姓发福利,用内库的财富来与匈奴作战。

由此可知,这盐铁和铸钱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皇帝……”馆陶猛地吞了吞口水,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快给姑姑说说看……”

刘彻呵呵一笑,他早就知道,馆陶一定会咬钩的!

因为她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