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如此,治安也不差。小贩只能规规矩矩地将摊子摆放在两旁,空出一条大道给路人行走。街上不时会有穿着官服的差人在来回巡视,一旦被他们看到摊贩超过这个界线,便会被勒令退回去,若是不听劝,则上缴两贯铜钱。
钟毓走马观花将路过的景象看进眼底,不时询问旁边的小摊,加上原先李瑞信里与她所说的住址,不出半柱香的时间,钟毓便找到路了。
钟毓从热闹的市集走出,一直走到山脚下,这才停住脚步。
钟毓抬眼向上望。
阳光刺目耀眼,看不大清楚。她用手遮在额前,这才将山上之物看得清楚些。
李瑞所说的族学,严格来说,也不算是族学了。
李瑞口中的族学是一个叫荣云书院的地方。从嵊县本地人口中得知,这荣云书院是本县最大也是状元进士倍出的学院。原先是李家的族学,在前朝建立,但在战乱后李家人口锐减,荣云学院入学的学子减少。
又因荣云学院的院长在当年身居右部侍郎一位,深受圣上的器重。该荣云书院在右部侍郎的主持下成为京都内外闻名的书院之一。
当时的逆臣贼子邈王爷以护住荣云学院为由,将荣云学院团团包围,并以王权胁迫李家族长同意。
凡是过了童生的学子皆可入读荣云学院。
皇族落魄子孙皆先入读荣云学院。
开了此先例后,渐渐地,外姓的学子慢慢地也可以入读此学院,一直到现在,荣云书院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名义上李家族学了。
荣云学院地处华朝紫龙山山腰处,从山脚往上望去,高不可攀,巍峨庄严不可亵渎。若不仔细瞧,周身的云雾缭绕,书院更似海市蜃楼。
山脚下,有一条路不断蜿蜒往上。那是石匠用斧头铁锤凿出来的山路,方便入读荣云书院的学子与教学师傅。
在钟毓抬头观摩时,早已有不少背着行囊的学子从她身旁经过,更有不少人扭头看她。
“你别看了,人家都觉得你很奇怪了。”
鬼爷从后面推了钟毓一把,让她赶紧走上去。
好不容易爬上去,走到了荣云书院门口,钟毓已经累得去掉半条命了。她再回头望下去,心跳个不停。
真是高处不胜寒。
钟毓站在离荣云书院不远处,凝视着书院。
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手书的“荣云书院”横额。门前古树垂荫,溪水轻吟。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构成了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
被书院的守门拦住,钟毓连忙从身上掏出文书还有李瑞修书一封,一起递给守门人。
“劳烦你帮在下递给贵院院长。你只需跟贵院院长说,是李家五小姐写的便是。”
钟毓这个说法还是李瑞让她如此说的。
守门人拿着书信,半信半疑,钟毓只是站直腰杆,大方地任由她打量着。
“那你在这里先等下。”
守门人让人唤了书院的管事出来。将钟毓递给她的书信与交待的话都一一告知了那管事。管事也是抬眼看了看钟毓,打量了钟毓几下,这才点头离去。
钟毓的目光落在书院大门口的几颗老树上。
看树枝与结果,不难推想这是几棵杨树。
每每到这个季节,便有好多棉絮四处飞舞。不时有棉絮落在钟毓墨发上,脸上,仅仅站了一会,钟毓便浑身沾满了棉絮。
鬼爷见到了,直笑个不停。
钟毓却没有听见他的笑声,目光透过这棉絮飘向远处。
她的脑海里有一些奇怪的画面,还有一些声音。
爹爹,好多棉花啊。弄得童儿好痒啊。
别怕,爹爹帮童儿拍掉。
不知在什么地方,也是漫天飘散着这些白色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