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以绣营收

飞鸢想想也是,并且女孩儿家心性,对些花儿、朵儿的小玩意也是感兴趣的,便由红枝陪着到后院儿角门上。

那货郎是个年轻的后生,看着倒面容和善、举止有礼,担着双担的货篮,里面从小孩儿的拔浪鼓、到老太太喜欢玩的骨牌、还是小姑娘的手帕子、小媳妇的香囊袋……应有尽手。

红枝立时看上了一条葱绿色的汗巾,仔细看上面绣的两朵芙蓉,爱不释手。

这些东西,飞鸢自己瞧瞧就罢了,倒没什么特别看上的。

红枝见她想回去,便问货郎价钱。货郎便说:“大姐真心喜欢,这条汗巾就半买半送,你给十文钱就好。”

红枝立时叫起来:“这统共没几寸布,绣活也平常,怎么要这么多?你可不要诳我。”

货郎便说:“大姐可不敢瞎说。这汗巾料儿是上好的苏州锦,这绣活也是铺子里正经儿出的活,是一般人,这个价我还不给呢。”

红枝气了想放手,终究不舍得,便说:“这巾子顶多就五文,成就付钱给你,不成你就走罢,管保你找不到下家出不了手。”

她的本意是想跟货郎讨价还价,不想货郎笑笑,挑起担子真个要走:“大姐,这个价我都拿不到,怎么给你?别说五文,就是六文,你有多少我要多少,我给你钱,好不好?”

飞鸢见他说得实在,叫住他,让红枝拿了汗巾给她看。

这货郎说得不假,这的确是良品的苏州锦,只是这绣活的确一般,但无论怎样,这材料加上绣的功夫,应该用不到四文。她便问:“你这绣品的确粗糙了一些,你可有比这品相更好一些的?大约是什么价钱?”

货郎便说:“夫人您说的这种,有倒是有,但不常见。每次我去那些大户人家,主子ya环们也都想要绣活好一些的方拿得出手,不至被人看了笑粗鄙,哪怕多给二、三文都不计。但像这等品级的,多出自官家绣坊,不是上供皇族就是专供官场大员,成品很少流入民间,就是想出这个价也很少拿得到货。”

飞鸢念头转得极快,当下便说:“我这边倒有些以前专为王府做绣活的,只是零散着偶尔有些余绣品,品样虽好,但数量不多。你若愿意,倒可以收了去卖。只是有一样,这物件是上好的,不能被埋没,所以价格由我来定。卖不出去的,你拿回来给我,但不可以自行降低价格出手。”

货郎大喜:“哎呀,夫人,您若真有这等上品货,我当然是巴不得啊!但凡我这货篮里有几样这般上等货色,哪怕好多人买不起这些,也愿意从我这儿买些其它货品,总会觉得我这里更可信、更好些。”

这货郎名叫徐方,当下说好,隔日他便来这里取,每件绣品收时按十文,最低卖十五文,最高不定,他会收了去卖,回来再换货。

回房后,飞鸢便叫红枝叫来东院的沈婆婆、杜婆婆。这两位婆婆在王府五十多年,主要服侍刘氏的衣饰细软,绣得一手好活儿计。飞鸢嘱咐她们从今日,每日抽出半天专门绣手帕、汗巾、香囊等活计。一天大约可有两件成品,每件成品除去布料丝线本钱,大约可以赚五到六文钱,一个月下来,有四百文左右,虽然少,也将近一个官府差人一个月的收入。并且,总算有一进项,已较之前大为改观。

飞鸢精神一振,但这事,她可没敢跟老王爷夫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