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突然把这个钥匙给她,她怎么也不敢接下来,就怕有时候不好的事情让自己担了责任。
“阿妈,你回太婆家,像以前一样就好了。”
“我可能会去的有点久,你是咱家里最值得信任的人,就拿着吧!”
以前陆金莲不在家的时候,都是把她不在几天的粮食称好放着,连农老图她都不给,就怕自己一回来少了东西,家里一个个都不靠谱。
“要不,阿妈拿给小孃吧!”何秋英瞥了一眼站在房里的农秀珠。
“不了,她年纪小,做事不稳重,还是你拿着,别想太多,我回来还是我拿着。”陆金莲一笑,虽然她最宠农秀珠,但现在的她确实不值得相信。
陆金莲这样一说,何秋英有点受宠若惊,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下来了,她婆婆说的没错,相比于何贵仙,她确实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家里就辛苦你了,别再惯着阿珠,但也别欺负她,还有,仓房里的东西别让你阿爹动。”
何秋英对于陆金莲夫妇的事情也略知一二,她点头答应:“知道了。”
把家里的事情都交代好,陆金莲就回娘家了。
在她包袱款款回娘家的时候,浑身无力,记忆混乱,痛苦了好几天的陈美玉终于恢复过来了。
她知道自己变成了岑美玉,来到了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还是个莫名其妙的地方,在她没接受完整的记忆之前,她连家里几个人说的话都听不懂,即便是现在,她听到一句话也得反应好几秒钟才能知道具体的意思。
值得庆幸的是,她终于连接上了自己的空间,那才是她的倚仗。
作者有话要说:这不是快穿文,因为不止写女主,我希望塑造出比较丰满的配角,所以文章进度会比较慢。而且我写文喜欢尽量详细,但不会水字数。
关于文里面出现的生活方式,这都是我从家里老人那里问来的,很明确的是我们这里在那个年月里也可以自由买卖东西,家里可以养猪养鸡,但是禽畜到年末要上交一半。
各种古老习俗也都留存着,比如文里会出现的巫娘、巫婆、道公,这是非常重要的群体,就算在现在都是存在的。巫娘负责看病、招魂、安胎,道公会看相、取名、作法,前两个一般没有坏人。
至于巫婆其实不叫巫婆了,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反正她们只会害人,比如拆姻缘、逼婚,其中让人生病可能会是无意识的,她们无法控制,一般都得敬而远之。
我为什么成为宅女,就是害怕某天好好的走在路上被拍两下,然后就稀里糊涂非某人不嫁了,村里这样的可怜人不少。
关于称呼问题,这个比较重要,因为我会按照我们的习惯写,叫起来非常乱,后面可能会有读者看不懂,然后说我称呼混乱。以后写到的时候尽量在作话里标注,现在先大概说一下。
姑姑和阿姨都称阿孃,阿孃的老公全都称舅舅,姑妈的老公还是姑爹,婆婆(岳母)称阿妈,亲妈称阿娘,公公(岳父)和亲爸都叫阿爹。
女性嫁人之前按辈分叫,每个人都有名字,嫁人之后就不可以叫名字了,只要不是直系亲属,同辈称比自己大的叫姐姐,称比自己小的也叫幺孃,长辈都是阿妈和阿奶。
结婚之后无论男方女方,只要是有点亲戚关系的上一辈人,女性全叫阿妈,男性全叫阿爹,不能像未结婚时的叫叔婶、姑妈姑爹等称呼。
要是家里夭折的孩子多,那养活的最小的那个孩子就不能称爸妈做爹娘,而是要称叔婶,直到结婚生子,才可以改回来。
由此看来,阿妈阿爹这两个称呼的含金量非常低,是个长辈都得叫,我觉得有点叫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