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夜半惊雷

艳杀四方 孟执 1931 字 8个月前

太后急道,“那也不至于如此啊!”

“娘娘容禀,皇上吐血不止,微臣查问才知,皇上同吴昭仪欢好,总会吃一味‘同春丸’助兴,微臣在这丸中验出附子,附子乃大热大毒之物,尤其和川贝母相和,更是剧毒啊!微臣发现时已经毒发,兼之皇上本已伤了精元………微臣无能,恳请太后娘娘治罪!”

太后又痛又气,一时垂泪不止,皇后已哭晕过去,殿中唯有碳火燃烧的声音。

凡尘心口发疼,又涩又酸,实在想不到那样温柔含笑的人会因此丢了性命。内殿的明黄帐幔垂地,依稀可辨床上身形,她不敢多看,眼泪已经决堤。

帝命国运,向来不可分割。年轻的帝王贸然驾崩,也未曾留下一字半句,重担忽然就落到这几个女人头上。

先帝有子六人,皇帝为长,其余众人封官加爵不一,还有当时最得宠爱的吴王常驻京畿,养府兵握实权,早些年一直蠢蠢欲动,这时候更是不得不防。

朝中也有可堪重用之臣,但是连夜召人,只怕动静太大走漏风声,太后深思熟虑之后下令封锁消息,建章宫仆从一律不许走动,幸好除了连夜召太医之外,还不曾有别的动静,对外只称皇帝夜半高烧。

吴昭仪是否受人指使也还要再查,未免打草惊蛇,借皇后之口禁足宫中,按兵不动。

皇后惊忧过度,醒过来也是惘惘的,指望不上。凡尘就成了主心骨,她同太后商议,“如此隐瞒下去也不是办法,娘娘可要暗中传人来见?”

太后一瞬老了许多,哑声说不可,“皇帝子嗣不多,皇长子才五岁,帝位更迭之际,是敌是友尚分不清,一个不慎就是朝纲动荡。哀家不能冒这个风险!”

帝王之家,哪怕至亲骤然离世,都要以稳固朝纲为首,悲伤软弱毫无作用,只会显得无能优柔。太后也一样,就算心头在滴血,也要一边拭泪,一边条理分明的吩咐下去,“宫中禁军归沈将军麾下,为保宫中安全,只得先请他来议事,再将消息速速传给信陵王,除此以外,旁人哀家都不信。”

凡尘有些为难,“王爷前日离京,只怕已到了封地。而沈将军行踪不知,已是夜半,更不可大张旗鼓去找,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骤失爱子,太后心力交瘁。恋恋望着龙床上的皇帝,满眼泪花,“没有办法也要想办法!这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不能断在哀家手里!”她满是无奈的长叹,“崇义啊!你个不肖子!留下这副烂摊子给我!”

沈将军是太后长兄,驻守京畿,统领禁军。为保皇城安全,的确要先跟他取得联系。打定主意隐瞒皇帝死讯,为保万一,自然不能大张旗鼓传旨,若是走漏风声传到吴王耳里,势必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样的代价太惨重,没有人敢去冒险。

殿门紧闭,碳火旺盛,伴着皇后低低的抽泣声,凡尘额头一跳一跳的疼,脑中却有极细的灵光,一闪而过,“有了!”

她道,“娘娘,请沈贵人委屈一趟吧!就说贵人开罪娘娘,娘娘气急之下漏夜撵她出宫回家,为求稳妥,由我护送她回将军府,带着娘娘口谕面见大将军,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眼下情势十万火急,的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何况她办事,太后历来都放心,“一切交给你,万事当心。若是扶兰不肯,你就告诉她,哀家旨意,事成之后,许她荣华富贵。”

没有时间再详细策划,一切都靠随机应变。凡尘急忙去办,宫门下钥,传召后妃太显眼,叫熟路的老宫人领着沈扶兰从角门里悄悄去寿光宫。

她也带了风兜,悄悄的不引人注目。夜太静了,宫道里只余下风浪的声音,寂寥凄凉,不知什么时候竟变天了,密密飘起了雪彩子,扑在羊皮宫灯上,转瞬即逝,和人生一样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