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挑了两个年纪最大身手最厉害的取名绿枝,绿丫送给了华婉慧,居中的两个分给了幼弟,又从她自己的两个人里分出一个遣给了长姐,她自己则留下了一个年纪最小的,改名叫青园。
这几个人跟华婉慧说一声,直接走他们海棠院内部的账,就不用过老太太那关。
也幸好老太太不待见庶子生的儿孙,不爱管他们,就连平日里也嫌瞧见他们心烦,只让他们初一十五前去福平院晨省昏定,其他时候去族学专门跟着女先生进学琴棋书画!
这会族学里教的东西,赵萱上辈子早学过了,重生一回没必要重复学习浪费时间,她便借口照顾长姐不再去族学。
闲着在家便看账本,此时赵萱却发现了大大的问题,华婉慧的银钱莫名少了好多,接下来的日子,赵萱便抽了时间去查。
这一查不得了,华婉慧前前后后从嫁妆里掏出了近五万两银子补贴赵家。
说起来赵府人丁兴旺,老太太膝下三个嫡子,老大在外就职,老二除了嫡长子赵启轩在家尽孝以外其他人都在京城,老五是老太太幼子,长期在外捉鸡摸狗,到处晃荡,不务正业,每每都靠老太太贴补。
庶出的老三管着家中铺子,老四照顾田庄,老六在外浪荡一年到头才回来一次。
说起来,这个家里真正能赚钱的只有她父亲一个,可他再能赚,也供应不起一大家子人,还有族学那么大的开销,所以华婉慧才会因为心疼他而把嫁妆拿出来贴补。
这也是为何前世大房一心想要谋算三房的原因。
财帛动人心,华婉慧什么都不多,就手上的嫁妆丰厚,这么近半年来,却被大太太哄得把嫁妆铺子收益都上交了一半,这才勉强把赵家供应走。
可他们很明显还不满意,一心想要完全将她的铺子谋夺,前世在蠢笨的她的帮助下还真让他们如了愿。
“囡囡,你让我把账本收上来做什么?”华婉慧不解地看着自家这个突然生了七窍玲珑心肝的乖女儿。
“娘,这不是过了年嘛,我看你都没有盘点,我寻思着没事儿做,就随便翻着看看。”
华婉慧打小不缺银钱使,不喜理这些俗物。
但赵萱查完账才知道原来不知从何时起华婉慧手上的铺子竟然都在走下坡路。
锦绣庄、玉颜坊两个铺子一年的盈利只有区区一千两,倒只有药铺济世堂还能勉强年入一千两,甚至美味居都在亏本。
她翻看掌柜姓名,一眼看到了美味居的掌柜刘明,她没有记错的话,这是红嬷嬷嫁的那个男人的名字。
赵萱皱了眉:“盈利一年比一年少?”
“这不是贴补家里了吗?”华婉慧叹息着,大伯刚升的正四品知府,官是好做,可是却花了五千两银子打点,才补到江南道那等肥硕之地,而在京城那位做正五品官的二伯也不省心,居京都,大不易,年年都要朝家里伸手,而去岁旱灾,田地里种的庄稼都亏了。
“一张张口全指着你父亲经营的那四间铺子,哪有银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