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连忙喊周瑞家的端水进来,她要沐浴更衣。
彻彻底底洗了三大桶水之后,她终于将自己身上的污垢全都洗干净。
看着清水中的自己,居然年轻了十来岁,她简直不敢相信。
张嬷嬷将木瑄和王夫人截然不同的表情上报上去,并未有任何回复。
因张嬷嬷拦着,借口康宁不宜吹风、不宜多有移动、不宜见太多热,贾府除了王夫人和周瑞家的,竟再无一人见过木瑄。
所有一应物件全都有张嬷嬷等四个皇帝赏赐的嬷嬷一手操办,甚至许多物品根本就不是出自贾府,至于出自哪里…贾府众人皆心照不宣。
自那之后,宝玉就一直养在贾母的碧纱橱内,而康宁一直留在王夫人的偏房。
王夫人的三拜九叩救儿的事情因一纸圣旨在京城里面流传开来,许多人纷纷夸赞王夫人是贤良淑德,乃是当家慈母的表率。
康宁不知是因为王夫人的诚心祈求,还是因为那粒神果之威,直到周岁都一直安安稳稳,不曾再生过病。
贾母也直到周岁宴,才正儿八经见过她最小的一个嫡孙。
“瞧着,挺活泼的,可见你是真费心费力。”
贾母从王夫人怀里接过康宁,看着康宁比宝玉小一圈,面上虽不是红扑扑的,却也带着几分生机,并不似那病秧子模样。
“还需精细养着,太医说过了三岁,只要不生病,就和常人无异了。”王夫人面上一如往常谦虚。
这话贾母只知道听过多少遍,不过太医也的确是这样说的。
已经有一个孙子养在自己身边,贾母也没有那个精力去养第二个,何况还是一个不能碰、不能逗的孩子。
周岁抓周就如同书中所记那般,原本备受期待的贾宝玉抓了一个胭脂盒还死不放手。而一直神神秘秘的幺儿康宁则大出意料抓了一本农经。
贾政原本难看的脸色总算缓和不少,刚要给康宁起名,圣旨突降。
又是一连串的文言文,木瑄一个都听不懂,唯一知道的大概就是他以后叫贾瑄了。
大半年不上线的皇帝,一上线就是惊天动地的。
皇帝除了给自家三个娃亲自取名,其他的王公大臣可是一个没取。
这回,下道圣旨为了赐名,木瑄…哦,不,以后是贾瑄了,他可以预见自己未来热闹的串门生涯了。
王夫人本来还在生气那起子暗地里使坏的小人,让宝玉挑了一个胭脂盒,坏了他的名声。
虽年幼,日后可改善。但却早早盖上一个‘酒色之徒’的名号,任哪个当母亲都难以接受。
刚刚还横眉怒目的王夫人忽闻圣旨降临,原本的愤怒全都转变成满心的欢喜。
她的康宁,果然是大造化的。
不仅仅是王夫人这么想,在场的所有人都这样想。
宾客们本来还在看贾府的小孩,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到是让他们措手不及且难以猜透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