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么多人不管怀着什么样的心思来打听这件成年旧事,自是瞒不住的,也没人想瞒,没什么不能说的。
大院的人这才知道,原来苏团长的第一任夫人这么值得敬重,支持丈夫儿子干革命不说,还独自一人带小儿子上路寻夫,战争年代战火里来风雨里去,帮助了不少妇女同志,只可惜好人不长命,为此甚至还丢了小女儿,也就是沈行蕴。
如此一说,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苏母也是可怜,女儿沈行蕴更是可怜,两个儿子不管怎么样一直都有妈妈陪着。女儿可就惨了,爹娘不就和没有差不多吗,尤其是那爹,听说连面都没见过。战乱年代,也不知道沈行蕴是怎么过来的。倒是听说托付给了一户好人家,没受啥罪,可是再好能有亲娘好?如今倒是苦尽甘来,有个当团长的爹,还有个当参谋长的大哥。只可惜了苏母......说到最后,院子里的人也都没有了说下去的欲望,感慨的叹叹气,就回家做饭了,不管怎么样,这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纪棠到苏老家的时候,苏小胖子还在外面玩呢。庄慧又恢复了上次来时高傲不待见人的样子,阴沉着一张脸,不甚情愿地开了门。苏老倒是一如往常,和蔼慈祥略显威严的样子,问她们家里怎么样之类的。
看来,这流言对苏老没什么影响,只对庄慧冲击不小。果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能稳得住。也是,说到底,大家对苏老也没什么可说的,难道人家死了老婆还能不让找吗?尽管现实的让人心寒。
庄慧自是不开心,打她嫁给苏老以来,还没受这么大的委屈呢,谁不说她好命嫁的好?就因为自己娘家成分不好,这么些年她在大院话不能多讲,门也尽量不出,整日里兢兢战战,毕竟早年自家那些亲戚往来的人,下场她可是见过了。她忍着,她让着,这还不够吗?先不说家里前面留下的儿媳妇两个一个比一个出身好,大儿媳还是干政治工作的,动不动就给你上纲上线,你还不能说什么。就是大院里那些农村来的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妇女也不能得罪,得陪着笑脸,以前她哪遭过这份洋罪,她做这些还不都是为了影响。
现在可倒好,自打沈行蕴一家来就没好事儿,早八百年的事了这下让那些人又给翻出来了。说着前头苏母多好多好,最近和那些军官太太见面,也不似往常那般友好,说话阴阳怪气的。她有什么错?她只不过嫁给苏老而已,当年她还是黄花大闺女呢,嫁给苏老这么一个二婚的,儿子都多大了,她还吃亏了呢。
苏宣平也是,这么些年都过去了,找不到的人非得找,就不忘找他那妹妹。沈行蕴也是,乡下待的好好的,那就继续待在农村不就好了,不是说那边人对她很好吗。这么远的路,还又眼巴巴的把孩子送过来,不就是看着亲爹亲哥现在当官了,想占便宜?庄慧不屑,这种人这些年她见多了。
越这么想,她连面子上都不想装,想她如今这样的处境是谁造成的?
饭桌上,庄慧阴着一张脸不说话,只给苏新宇加菜。苏老像是没感受到满桌的尴尬,笑着让纪棠和纪非渝多吃些。这段时间,院子里的流言蜚语他也听说了,只是男人和女人的想法不同,他又没犯政治和生活上的错误,别人愿意说就说吧,他没什么怕的。倒是对大儿子不说一声就把纪家的两个孩子接来,心里有点不舒服,这是官大了,管不着了,心里不舒服却也不至于对个孩子怎么样,再怎么说,这也是亲外孙。
上次对庄慧说过的话都是他心里的想法,女儿见到就见到了,平安就好,这么多年不见,两家也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既然路这么远,能不来就别来了。以前的事不管怎么说都过去了,他虽不怕别人说但也不愿时刻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