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的气还没消,一路气鼓鼓地不想同李湛说话,连手都不想搂着李湛了,李湛又实在害怕她跌下去,只能用右手抓着缰绳,左手抓着伽蓝的左手。
即使伽蓝一直在挣扎,李湛为了她的安全考虑还是紧紧地擒住了她的手腕。
终于到了目的地时,李湛先下了马,而伽蓝一动不动地坐在马上,抬眼平视前方,装作没有看见李湛的样子。
李湛将手递给她,她也不接,于是他说道:“我知道你一定是得让我抱你,才愿意下来。”
他不由伽蓝推拒,直接打横抱着将她抱下了马。
不管伽蓝怎么拒绝,即使落了地,他也没将伽蓝放下地来让她自己走。
直到到了他准备好的东西附近,他才将伽蓝放了下来,低声在伽蓝耳畔说:“现在我们二人已经出来了,你就是再生我的气,也得看完这个东西才不枉出来走一遭。”
伽蓝不情不愿地向李湛指的方向望去。
本来还在生气的她,见着了那物,一阵惊奇。
那竟是盏天灯!
伽蓝在阿兄的一本藏书中见着过。
天灯以竹篦为骨架,上头再糊上纸。
在建康城,每逢夜晚都会有无数盏天灯上天,放灯的人都是期望自己的这灯能载着心底的愿望上天,早些让天神知道,早些让天神帮忙实现。
可在长安城,这天灯倒不是做祈福之用,而是用以传递军事消息。
因而在周国人看来,陈国每日不加节制地放天灯的行为,着实是有些烽火戏诸侯的意味。
伽蓝还小,正是喜欢浪漫风雅之物的年岁,第一眼看见这天灯时,也只有祈愿的联想。
可当李湛点燃火把,拿了支宣笔给她时,她才意识到在这儿放天灯的严重性:“我们真能在这儿放这个吗?万一给在长安城的人传递了错误的消息可怎么办。”
李湛摇摇头,解释道:“自陛下从长安城来这打猎后,每日都要在这儿放盏灯的,用以表示一切安好,没出大乱子,只是今日我才求得陛下松口,揽来了这个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