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离家

对这个想法江舒瑶也没有辩驳,虽然生下小娇娇是心甘情愿的,但是生产时候的痛实在是太彻骨铭心,十年内估计她都不会想再经历一遍的。

故而小娇娇和铁柱他们感情好,也不怕独生子女没个兄弟姐妹孤独了。

只是,江舒瑶想的再好,还是有分别的一天。

一九七一年,铁柱树根初中毕业,铁柱选择去当兵,树根要去下乡,一眨眼,孩子们好像都长大了似的。

从一九六八年知青下乡开始后,这几年对这项运动是抓的越来越严格,到后面都要求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年龄到了十五岁就得去下乡,只能有一个留在身边,除非是找到工作或者参军才有可能留下不去下乡,而去下乡的,要申请探亲假也越来越难,人多的地方,知青们是轮流来申请,‘病退’手续都没那么好办,都知道当知青苦了,基本没人愿意再去当知青,每次到了要下乡的时候,不少家庭都会爆发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肯去下乡种地干活呢?

铁柱今年虚岁十八,到了参军年龄,他自己也想参军,不想江舒瑶他们走后门帮他找工作,也不想进厂当工人,更愿意像他二叔那样当个顶天立地保家卫国的军人,江舒瑶他们哪怕心有不舍,也只好随了他的愿,但是却让郝援朝帮忙选了个比较安全的部队,说句自私的,她可不想孩子去送命,要不是这段时候没什么战争,她宁愿铁柱去下乡。

而树根十五岁参不了军,江舒瑶他们的想法是让他先去下乡,然后走工农兵大学的道路,部队里不好操作,到下乡地方倒是比较容易。

虽说工农兵大学后世是饱受争议的,但是如果自身知道上进,在这个时代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起码也别把大好青春都白白浪费,以后恢复高考了,想往上读也可以。

经过一番思考,又问了知青办那边,最后是把树根给安排回老家去了,在老家起码有人照顾。

栓子也跟着去了,他年纪还达不到参军水平,也想走工农兵大学的道路,两个人还能做个伴。

于是九月份不到,江舒瑶和郝援朝他们在万分不舍的心情把孩子们都送走了,那天萍萍安安娇娇三个小家伙是哭的不行,方芳表姐也是挺着大肚子来送别,直抹眼泪。

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担忧,只能目送火车离开再离开,直到消失在视线里,这才简单收拾一下心情回去。

方芳表姐已经有八个月身孕了,她是去年结婚的,结婚对象是郝援朝手底下的兵,是个鳏夫,早年娶过媳妇但媳妇生病过世,留下一个男娃子放在老家,还没能够随军,就暂时没有娶媳妇的念头,如今拼搏了好些年刚够随军资格,便准备相看个媳妇再把家里男娃子接回来,因为结过一次婚,又担心后面媳妇对孩子不好,亲事很是一番纠结。

而郝援朝因为被江舒瑶跟丈母娘叮嘱,早早就给方芳表姐留意再婚人选,后面也相看了几次,最后是跟这个男人相看成功了,就当作方芳表姐娘家人,去年在部队帮忙准备了一份嫁妆操持了一份婚礼把人嫁出去了。

本以为是不会生的,谁曾想结婚没几个月竟然怀孕了呢,这也是意外之喜,让方芳表姐好一阵激动,当年她会被出轨被离婚就是因为不会生,挨了那么多年的骂,却不知道原来自己是白受欺负那么多年了,当时哭了一场,差点想回去把前夫那家人都骂一遍,好洗刷自己那么多年来的委屈。

但最后还是按耐住了,毕竟她会生,前夫也有了孩子,两个人都没问题,那或许有可能就是没那缘分,所以才那么多年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