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米薇早就看不惯陈小姨明明经营着一家多肉店铺却从来不按时开业的行为,立刻插着腰和陈小姨吵了起来:“你那是开店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早倒闭早省钱!”
陈小姨一听,暴脾气瞬间上来了,直接上来手撕梁米薇。
她们两个这么一打,动静太大,邻里坐不住了,纷纷过来劝架,劝到大半夜才回去。
第二天中午,陈月洲取饭回来的时候,第n场战争依旧在如火如荼地上演,他赶紧吃完自己的饭送餐盒回客栈。
陈小姨吃完饭摔了碗出门压马路,梁米薇回了自己房间,不一会儿给陈月洲发了条微信:[拜托你一件事。]
[什么?]陈月洲正趴在桌子上,胳膊下方垫着厚厚的课本,90度弓着身子,垫着脚尖,享受着察登科后方的节奏,一边把玩着手机,一边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
[后天是10月3日,我们家农农的生日,这边有个粉丝线下会,我想去参加一下。]梁米薇道,[我想麻烦你那天照顾一下我妈。]
[行吧。]陈月洲应付道,之后直接丢了手机,全身心迎接局末的巅峰。
等结束了,察登科抱着陈月洲道:“怎么了?”
“农农是谁?”陈月洲问,“你家梁米薇后天要去参加粉丝会。”
察登科想了一下:“陈立农吧。”
“她不是蔡徐坤的粉丝吗……怎么又多一个……”陈月洲叹,“不过,小科哥哥你也真是够累的,还得去了解她的偶像,我之前光是看她推荐给我的那一堆蔡徐坤的视频我都头大了……”
“人们不是都认为对象了解自己的全部包括爱好才是真的爱吗?”察登科微笑,“我只是顺了这些人的想当然的想法而已。”
陈月洲笑了笑,勾住察登科脖子,低头在察登科脖子上那已经暗去的吻痕上重新勾勒出爱心的形状:“话说回来,梁米薇怎么从来没发现过你脖子上的东西啊?这不科学啊?”
“你猜?”察登科低头亲了亲陈月洲,“不过,她没发现,你男友倒是发现了。”
“他?”陈月洲无所谓,“他又不知道是我亲的,再说了,我亲我哥哥,他管我啊?”
说着,陈月洲站了起来,将察登科推到,趴在了对方的身上,与此同时妩媚地坐在察登科腰间蛊惑道:“我不但要和我哥哥亲亲,还要……”
可谁知察登科不买账,打断道:“别闹了,这两天太忙,每天一次就够了,好吗?”
瞬间心凉了的陈月洲:“……”
好烦……
为什么菜永远不够吃呢……
难得当一次女人,当然得尽兴啊!
如果能101该多好……
不过目前和自己有过关系的两个男人显然是不能接受101的,别说101了,让端琰知道自己和察登科有一腿,鬼知道那家伙脸色得有多难看呢……
出去约吧……又不太想。
首先,外面有些男人抱着一种让人非常恶心的心态在和女人约,说难听点就是“只要对方是头雌的就赚了”的心态。因为自己本来就是男人,对这些男人非常了解,所以最不想遇到这种心态的男人。技术没见飞起、人倒是diǎo的不行。
其次,别看他陈月洲生前是个男人,不如说正因为是个男人,他审视男人的目光可是比女人犀利多了。
大多数女人吧,看到个但凡收拾得干干净净、打扮得利索得体并且身材好的男人就会觉得帅;就像大多数男人见到个皮肤白皙、会穿着打扮而且身材均匀的女人就觉得漂亮一样。
异性之间的审美和同性之间的审美,同性之间更为严苛。
他一个男人,审视男人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五官必须得符合直男审美的帅气,身材和体能一个不能落下,所以他是真的看不上外面那些女人们天天惊声尖叫的“帅哥”。
“唉……”一想到自己吃不到肉还将就不下来,陈月洲就觉得心烦。
下午回了家,第n+n场战争仍在上演,陈月洲已经习惯了,漠然回到自己房间看书,直到梁米薇敲门而入,交代他后天照顾梁母的事。
陈月洲忙着看书,就一边听梁米薇说话一边点头应着,结果梁米薇生气了,一把夺过陈月洲手中的笔:“写写写!你一天到晚都是写写写!有什么用啊?”
“我想学习还不行啊?”陈月洲伸手,“把我的笔还给我,我又不是没听你说话。”
“学习有什么用啊!”梁米薇冷眼瞪着陈月洲,“等你考上个女博士,看谁以后敢要你!”
陈月洲:“大姐,我的学位和我有没有人要没有关系,真正决定我又没有人要的因素是——我的脸,我的身材还有我的性格,好吗?”
说到这里,陈月洲补充了句:“我给你个建议,既然你马上就要变成千万富翁了,不如出国读个书,你现在这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学历在国内考学比较费劲,出国读个一般的大学不用那么费劲,等回国了还能说自己是留学生,一举两得,怎么样?”
梁米薇白了眼陈月洲:“我不去。”
“为什么?”陈月洲看着梁米薇,“花不了太多钱的,你想想,你现在是有钱大小姐了,学历再打高,你完美了。”
最关键的是,梁米薇目前这个心态和想法,是不可能拿到她的[巅峰值]的,只有通过更加优秀的大环境来刺激和压迫她改变。
虽然大学的校园环境存在各式各样的人未必多么优秀,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因为师资力量的差异存在平台水平的差异,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去一个思维冲击强烈的大学读书是改变一个人固化思维最有效的方式。
去外面见识见识,体验一下强烈的思想冲击,并非冥顽不顾的人就会在固有的思考模式中产生辩证,逐渐学会思索已有环境的固有认知是否必然正确,这个时候,人类的思想就能够更灵活、更独立、更不会被“复读机”气氛所奴化。
“我不去。”梁米薇再次拒绝,“读书没什么用,特别是女人读书根本没用,读书如果有用,咱们国家领导还有各行各业的顶层还会都是男人?我有那闲钱我不如投资点东西,买个理财都行。”
陈月洲叹气。
所以,他就说了,梁米薇必须去大环境读书,她的思维,就是固化的结果。
高中政治曾经学过一句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根本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就是在透过现象看现象,然后把现象当做事物的本质。
其实在念大学之前,他也不是个认为女孩子需要读书的人。
毕竟,从小到大看新闻联播,上面清一色的男人,压根就没有多少女人。
他当时就如此理解着:哦,女人,不行。
可是等到上了大学之后,他发现了一个和他二十年认知不一样的存在:为什么女学霸那么强悍?
系分数排行榜上,屠榜的几乎全都是女人!
大型顶级国家考试的门前,参考的女人黑压压一片!
能拿这个分数的、能过这些考试的……怎么说也是月入三四五六七万起步的人吧?
可是,她们……去哪儿了?
当现象和现象发生矛盾时,他开始思考不合理的现状原因。
他首先从选修的社会学老师那边得到数据:目前国内各个行业、企业和政府的高层人士年龄处于45到60左右,政治高层的年纪会更高,他们的出生日期普遍早于1970年。在2018年的今天,男女受教育的比例依旧以男性居多领先,不少家庭依旧保持着“男孩要念大学挣大钱传承香火,女孩要嫁人不念大学更划算”的思想,而在近五十年前的1970年,男女受教育的比例更是偏差极大。
本身两个性别人口受教育的基数就差距太大,在这个大基数下哪怕乘以相同的百分比,脱颖而出的人数差异都是天壤之别。
再者,社会中还经常有着东京医科大学这类学校的存在,为了提高男性的入学率,对待报考的女生强行降分,或者复试的时候标出只招男生,甚至毕业后只招男性,他们认为:女性迟早是要回家生孩子的,花了六七年投资一个高知分子,结果回家奶孩子,浪费社会教育资源,你再聪明有什么用?还不如投资给男人!
其次,在一个以某一个性别为主导的社会中,另一个性别更容易在阶级中攀爬,但也更难以在阶级中爬高。
从底层爬向中层容易是因为这个性别的稀缺和稀罕,从中层爬上高层困难是因为价值观上的不承认和不认可。
所以,大多比较优秀、漂亮又会来事的女性在阶层的底层更容易爬到中下层,可是一旦触摸到中层的大门,向上之路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最后一点,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绝大多数父母、老师和身边人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同的——
对待男孩子是:“你要好好学习,顶天立地,做大事业,当大官,发大财。”
对待女孩子是:“你要文静乖巧,以后嫁个好男人,女孩子家就要以家庭为主,做个好母亲,好好对待自己孩子。”
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来自身边的舆论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基本认知。
这些依旧可以引用高中政治书上的那句经典名言: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他不是一次两次见过有些社会上的打工妹有着一身如果上了大学能够大展身手的本领,可是都被那句“唉,上啥大学啊,家里不供,反正将来也要回家带孩子,我是个女人,又不像男人那样要出门创事业,算了吧”应付过去,好端端的才华,明明磨练磨练还可以有所造诣,可惜了。
思想、教育和大环境等等原因,导致了如今社会的局面,而这个思想虽然今天有所减少,却依旧在蔓延着,还通过人口的迁移在扩散着。
他所了解到的这一切也许不是真正的本质,但是至少比过去的理解更加靠近本质。
那,为什么学校里屠成绩榜的满是女生?男生人呢?
玩命的男学霸不是没有,只是比例相比女学霸小了点。
细心观察后他发现,是因为很多女生和他一样,都意识到了大概的本质。
相比自己这种还有爹妈惦记着的人,虽然作为男人未来的生存压力很大,但很多女生考入北医……真的是一无所有地考进来。
父母不爱,离开农村,背井离乡,贷款读书,打工零花……在这个“女孩子就是要用来疼”的社会价值观中,她们一无所有,比任何人都要慌张,明白只有拼命才是出路。
但是,很可惜,她们很多人的价值观也就到此为止了。
终究摆脱不了“女孩子的完美人生就是要嫁人”这个观点,她们很多人并不把考入北医当作自己人生的建树或者新的七点,而是当做更高的择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