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借酒浇愁憨驸马一醉江湖菟丝花

林霁风不知道家里那且可笑且可叹的一出戏,此时他正在京城一处酒家的二楼雅间里头,端着个八分满的陶瓷小杯,却不喝,只是把玩。

美人当前,可不能喝得醉醺醺,自毁形象的蠢事只有荣伯府那帮子干得出来。

秦可卿依旧带着雪白的纱帽,坐在林霁风对面,首先是祝贺:“我听说你叔叔调了兵部尚书,恭喜了。”

林霁风却是一肚子的苦水:“是喜也是悲啊,皇帝扔了那么大一差事下来,还送了个郡王殿下;小叔领着,我也得配合,这是皇帝又一次越过鸿胪寺卿张元给我派差事,那张狐狸又不高兴了,没少折腾我。”

秦可卿对着他略显乌青的眼圈儿,好笑:“你也就是说说而已,真不想干,谁又能奈何得了你。”眼前这人虽年轻,为人处世,却是个“老油子”,一身的江湖气。

林霁风耸耸肩:“又不是什么坏事。”不做正事就别当官儿,他只是不乐意帮龙椅上那只去监视人下绊子而已。

累是真的,就算现在只是前期的准备阶段。为这“疆域”,调兵去查探自不必说,林睿得小心着很多地方可都是肃王的地盘儿;而林霁风也得整理各地的地理县志、朝贡记录,甚至还得追查些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疆土这玩意儿,历经各朝,从来都是“自古以来”——古人怎么就不知道多埋几个界碑呢,要不然,现在哪那么多事儿!

都是当驴子的命,只能相互比较,求个心理安慰,毕竟他林霁风还不是最惨的一个:“悯恭郡王虽然博览群书,可这外族的事儿,他真没沾过。现在天天都埋在翰林院里头钻书,偶尔出个门——那绝对是旭王又惹了麻烦。现在宫里宫外好像都习惯了,旭王一有事,直接找悯恭郡王灭火救灾擦屁股。”

林家人这张嘴,从来是一针见血得让人恨,当年的林太傅也是让父王“刻骨铭心”之人。秦可卿叹了一声,又提醒:“我听说,原本皇上想让你叔叔调任九省都检点,而这兵部尚书的职位,也安排有他人。”

“我知道,原来安排的是神武将军冯唐。”那时皇帝和肃王还分寸不让的掐着,谁都没法擅动,这冯唐两边不沾,恰好是个“中庸”人物;但谁想周家走了一步烂棋,让皇帝有机会调整部署,“冯唐也回京了,却只升了个勋官儿,估计,他得恨上我小叔。”

秦可卿摇摇头,林睿刚调任,便摊上了“定疆”这裨益万世的差事,岂止是“估计”会恨上。

“你小心些,最好把你那副浪荡公子的模样收一收。不管你跟你叔叔是怎么想的,在别人眼里,你几乎是铁板钉钉的定远侯世子。”

依林睿如今的军功和其长公主驸马的特殊身份,莫有有后,那是最好。

“你从哪里听来这种无稽之谈的!”林霁风依旧无所谓的模样,挥手叫来店小二,让他给上一些精致的小点心,都切成小块儿,戳上竹签,这样,秦可卿吃的时候不必反复掀着繁复的纱帽。

秦可卿捻起点心,却是不吃,反而饶有兴趣地看着,半晌才道:“其实,今日找你过来,是我——有事相求。”

眼见对面一副“你终于肯说了”的促狭表情,秦可卿略觉尴尬,赶紧又将点心放下,起身,隔着屏风指了指一楼某个落寞的角落:“那个人就是月儿的未婚夫,崔应明。”

“就知道你是为了他。”林霁风也瞅了瞅,那崔应明剑眉星目,身形挺拔,算是个高大的美男子,可就是苦着一张脸儿,手里拿着个酒杯子,一小杯一小杯的灌。

身为准驸马,当然不能酒醉闹事;可这满心的苦涩,又怎能不借酒消愁。

“我早就找小叔问过了。崔家是武将世家,可怎么说呢,一家子都有点儿‘憨’,勇武有余,谋略不足,没出过名将。这崔应明父母双亡,上头还有一个哥哥,打仗时候破了相,低娶了个五品官的女儿,日子过得简简单单,却也算和睦。”

“他娶了月儿,不仅自己不能再领兵,连带着他哥哥也……”秦可卿微微蹙眉,“我担心,他会怨上月儿。”

“怎么会,就他那憨头憨脑的模样,你该担心的是你妹妹逮着老实的往死里欺负。说实在的,真不如嫁给姓萧的。”就算是抬杠,萧若繁都能跟弄月抬一辈子;而这呆头鹅太没挑战,还有一句实在不能说出口的:他真担心公主殿下跟这人过久了嫌无聊,为寻刺激,养点儿懂浪漫会疼人的面首。

秦可卿不语,似依旧担心着;林霁风不由翻了白眼,扔下一句“我证明给你看”,而后又叫来店小二,咬耳朵吩咐了几句。

得了一锭银子做赏钱,店小二眉开眼笑着去办了。不一会儿,下头就传来起哄声儿,显然有人认出了准驸马:“呦,这不是‘崔驸马’么!恭喜恭喜,洞房花烛夜,升官发财时啊!”

崔应明一愣,随即挤出憨憨的笑容,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由着几个人过来勾肩搭背捶胸口。见驸马如此“随和”,全楼都起哄了,也不知是谁吼了一句:“驸马封了侯爵,这是双喜临门啊!驸马非得请咱们喝这一顿不可!”

一呼百应,四处都是噼里啪啦的拍手声儿,还有几个人吹着口哨儿:“没错,是得请,是得请!”

崔应明本是来借酒浇愁的,见此情景,却也只得拱拱手,大方笑着:“当然的,这顿酒我请!再多拿几坛来,我请大家喝个痛快!”

口哨声再次四起,几个会来事的机灵人便要上来灌驸马的酒,崔应明却推拒:“抱歉,我不能多喝。若是喝醉了,大庭广众之下耍起酒疯,对公主实在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