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弄月叉着腰,洋洋得意地“教育”着黛玉:“你应该知道,进士科考得是诗赋、文章和政事策论,诗赋这玩意儿,俗与雅、粗与精,差的就是一口灵气,我虽然没看过你哥哥写的诗,不过那姓萧的倒是说过,论诗词歌赋,你哥哥比他要强上不少;还有政事策论,一般考得都是朝中大事,你哥哥有他叔叔教导,对为官处世的这套脉络定然清楚的很;至于文章,就算他真的在这里弱一些,前两项的优势也足以拉平了。”

见黛玉依然蹙眉,弄月“哈哈”一笑,神秘地笑了笑:“据可靠消息,你哥哥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能捞一个进士及第。当然,两成的落第可能,就是他运气不够好了。”

黛玉算了算,觉得奇怪:“那还有一成呢?”

弄月耸耸肩,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握紧了拳头,咬了咬牙:“还有一成就是他忽然在考场上发疯,扰乱考试、殴打考官、辱骂父皇之类……那就只能拖出去斩了!”

黛玉听得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可她到底不知道他家哥哥曾经“调戏”得秦家大小姐娇颜如血夺门而出,一时摸不准弄月究竟是在开玩笑还是有意警醒,只得小心道:“我哥哥……纵使他的性子差一些,可也不至于……那般荒唐吧?”

弄月轻轻巧巧“哼”了一声,乖巧的白猫儿主动跳进了主人怀抱,弄月一边梳着雪白的绒毛,一边幽幽地看着黛玉,直把黛玉看得全身发毛,这位小公主才搂紧了小宠物,幽怨叹气:“哎,虽然是堂兄妹……可是这差别,也太大了点吧!喂,你说,他会不会是抱来的?”

黛玉:“……”

监禁般的考试结束,结果也在几日后便公布出来,尘埃落定——林霁风,二甲廿二名,进士及第。虽然难比那位十九岁状元郎的风光无限,但是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这样的成绩已然不错。

林睿不露喜怒,但总算是撤走了一堆凶神恶煞的兵大爷;可是林霁风对着自己名字旁边的“廿二”郁闷了:“二甲二十二名,都是二,这个数字……代表什么?”

二甲二十二名,是个不算高也不算低的微妙位置。因为林霁风年纪尚轻,皇帝便打算将他先送入詹事府的司经局做闲官,詹事府比起翰林院自是差了一等,可是从前朝开始,詹事府其下诸官员只预备翰林官的升迁,并无实职。

皇帝本想帮林霁风铺一条既不惹眼又可平步青云的道路,可是林霁风托林睿进言:他不想去詹事府,而是希望进入鸿胪寺,从最底层慢慢做起。

论封侯拜相,翰林院才是正道;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宜,虽然并不是很忙碌,可是琐事繁多。最重要的是,鸿胪寺官员没有再入职翰林的先例。

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云朔难免有些不忿,可是看着规规矩矩静立阶下的林睿,云朔不免想起了周家,如今周家势力太大,大到父皇都有些忌惮,这才会顺着自己的安排同时开科举和选秀,前者平衡朝堂,后者平衡后宫。如今林睿在军中威望渐深,按甄太傅、萧若繁甚至太皇太后所言,林霁风天资极高,不输当年的太傅林苏哲,再加上他幼年坎坷的经历……能屈能伸,吃得苦中苦,可为人上人。或许,二十年后,林家会成为另一个周家?

想到这里,云朔的脸色微微缓和了些,鸿胪寺也好,比起文章词赋,林霁风更擅于口舌斡旋,那里确实更适合他——外族之事,确实,有些难以解决,林霁风是林睿的侄子,有林睿的军权护身,想必可以震慑一番那些“友邦”。

于是,林霁风就这样进了鸿胪寺,任正七品典副司仪,跟随正五品司仪主管外国朝贡之事。

林霁风入鸿胪寺之事很快在京城传遍,他是前二甲三十名中难得的几个未入翰林之人,许多人窃窃私语这或许又是周家在其中作梗,但是北静王府的书房之中,水溶对着秦可卿淡笑:“看来,他还真是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