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黛玉却瞧了瞧首饰盒,重新选了一支晶莹的翠琉璃簪子和一把淡白色小珍珠缀成的小梳篦,康嬷嬷看得眼前一亮,连连拍手:“哎呦,还是姑娘的眼色儿好,一点翠,透着俏!”

“康嬷嬷配得也巧,但这两天我有些头晕,头发不想梳得太紧,用梳篦略微卷卷就好。”黛玉坐在梳妆台旁,看着铜镜中美滋滋帮自己理着头发、轻手轻脚小心不弄痛自己的王嬷嬷,心中顿觉温暖,刚刚见到雪雁升起的那丝哀愁也仿佛随着那融融的蜡晕消融而去——对镜梳妆时,能有细心为自己拢发之人,能有精心为自己挑选衣饰之人……这对她来说,都是难得的,值得珍惜的。

不知何时,前世贾府的记忆已经愈行愈远,精心选好了妆容,林黛玉早早睡了,心里想的皆是明天的参拜千万不能出了岔子,哥哥告诉过自己,公主性格温和、不喜吵闹,但绝对是善心之人,只要自己安静乖巧、谨言慎行,公主一定会喜欢自己……哥哥最后一句话是笑着说的:“别紧张,她可是你亲堂婶,自家人,不用怕!”

第二日,辰时,黛玉穿戴一新,王嬷嬷用紫蕊花研出的乳膏略微给黛玉摩了面,让自家小姐看起来粉粉盈盈的,再点上淡淡的胭脂,勾勒细细的唇线,不一会儿,一个晶莹剔透的小仙子就出现在铜镜之中。

看着镜中娇俏可人的自己,黛玉不禁莞尔一笑,反身握住康嬷嬷的手,对今日的公主府之行又少了一丝忐忑,多了一丝期待。

黛玉乃是宰相千金,出门当然要小心护持。前后一共三驾马车,分别坐了黛玉、王嬷嬷和几个大丫鬟,随行的护卫共二十人,要么是林如海从扬州带来京城的,要么是平调入京之后,朝廷按制给配的武官——当然,都是林睿的门生。

铺着厚厚毛毯的马车中,黛玉安安静静地坐着,听着窗外车水马龙的热闹嘈杂,又想起在贾府之时,那么多年,几乎就困在那一亩三分地之中,都没有出过几回门。外面的世界如何,她根本不知道;至于拜见公主的礼节,若不是昨晚康嬷嬷加紧训练了自己好几遍,恐怕,自己还真的就按着省亲大观园那晚,参拜贤德妃的过程再来一遍,那可不闹了大笑话么?

公主府在城东,距离林府并不远,很快车队便到了,众人从偏门进入外进,王嬷嬷扶着黛玉缓缓下车,旁边一个面相柔和的大嬷嬷赶紧迎了上来,自称是公主府的管事嬷嬷,受了公主的旨意,前来接林姑娘去内堂的。

黛玉低眉顺眼地跟着管事嬷嬷前行,眼角却时不时悄悄瞟着公主府的一草一木,还有这里下人的一言一行。公主府与自己前世居住的贾府明显不同,房屋以府中央的清澄小湖为中心,呈环形放射而出,小湖之中养着各色飘逸的锦鲤,还有各种黛玉叫不上名字的鱼儿,尤其是那几条眼泡儿大大、尾鳍飘飘的半透明的彩鱼,晶莹剔透、五彩斑斓,一条条都仰着脑袋凑着水面吐泡泡,看起来颇为新奇,也颇为可爱。

管事嬷嬷一边走一边笑言:“好些鱼都是西洋进贡的新鲜货,还有南洋那边的商人倒卖过来的,驸马每次出去,都会给公主带些稀罕的小鱼儿回来,哎,长途跋涉的,怪不容易……”

黛玉陪着笑细细听,心道林霁风说的果然不假,林睿跟公主的感情深厚。

穿过回廊,终于来到了柔兰公主府的正堂,柔兰公主全然没有架子,不仅亲自等在了这里,甚至在黛玉刚刚跪到软垫上,还没有完成肃拜,就亲自将她拉了起来。

柔兰公主将黛玉拉到身边,细细看着,不禁抚上了黛玉细柔的面庞:“霁风倒是没说错,果然是个难得的小美人儿。”

黛玉起先还有些害怕,但是对上柔兰公主姣好的容貌、温和的眉眼,听着那清风一般低低的好听声音,不知怎么的,心里忽然想起一句道家之语:上善若水。

林霁风之前很直白地告诉过黛玉,柔兰公主和当今皇上一样,生母出身卑贱,因此幼年时,在太上皇眼里就是个透明人儿,明明是唯一的公主,可有时候,日子过得连个得宠的宫女都不如。若不是后来出了些变故,柔兰公主恐怕已经和亲北疆,说不定,已经是红颜化作枯骨。

“别紧张,你也随霁风叫我婶婶就好。”多年的磨难早已沉淀出平和的心态,柔兰公主甚至没有自称“本宫”,“霁风说你身体不好,我这儿有些干雪莲,润肺止咳的,你带回去补补身子。”

“谢公主……婶婶。”黛玉还被柔兰公主拉着,因此只能微微屈了膝盖,浅浅地行了一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