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军是什么样子,王在晋看得多了,无论是作战还是行军,都是乱糟糟的一片,所以要从容安排慢慢来,不然就会出篓子,处处有混乱,处处在耽搁,合在一起就是乱纷纷一锅粥,和这整齐有序的赵家军比起来,立刻分出高下。
幕僚们没有王在晋看得那么深,他们都在感叹赵家军的装备和军需,赵家军士兵们身上的铠甲让人咋舌,更不要说那火铳和火炮,每一件看起来都保养的很不错,每一件都不是粗制滥造,徐州怎么就能炼出这么多的好铁,怎么就能装备到这么多的兵卒身上,想想大明这边,只有把总以上才有顶铁盔,而且还是粗制滥造的货色,至于这铁甲也就是锁子甲,哪里比得上徐州这铁板?
至于军需,朝廷每次出兵,对地方上都是灾难,官军手里没多少存粮,主要靠地方供应,加上军纪败坏,每次过境都好像闹了兵灾一般,即便如此苛待地方,可手里的军粮还是紧张,对方一旦截断粮道,军心士气立刻是崩散,之所以这次能汇合这么多的兵马和徐州决战,就是因为天津那边存储着大量的粮食,而且这些粮食官军可以用。
看着运河上装满粮草的漕船,负责军需的几位师爷都是羡慕的眼红,他们自然知道依靠漕运运输军粮最为便捷方便,可从前根本就做不到
有人通过微博私信和qq私聊我,说我不该争,还说我的数量太高了..
我倒是没有理睬,只是坐在电脑前哭笑不得,大明武夫订阅过万,以我们历史类型的订阅和比例,眼下这个数算高?
至于我不该争,这个逻辑我现在也想不通,在这个平台写书,堂堂正正的写书,怎么就不该争了?
这个月我还一定要争到底了!
大明武夫从开始写到现在,大家跟着书中人物欢笑落泪成长,差不多走过两年的时光,大家愿意投过来,这有什么不对吗?这是堂堂正正,发自内心的投票!
我在这里和大家承诺,完本还早,也一定不会是大纲流完本,我要写好写透,让大家看个痛快,这个月我会一直求票加油!
感谢“戚三问、段逸尘、荒骑__王猛、甜蜜的甘蔗、小齐文明奇迹、大汉草民、哥特式骑士”几位老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