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诗牌不好对,何必这么为难几个孩子。”耗子李不满的开口。
许是察觉到邵丰鸿的不满,马维恒便不再同那几个幼童纠缠,反而转向了耗子李同杨昭:“二位才高八斗,不如来试试?”
这下,耗子李倒是愣住了,一时看不下去出头,倒是将水引到自己身上,然而自己学问不怎么样,一时半会儿也对不出来。只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杨昭。
接受到耗子李求助的目光后,杨昭摇了摇头,对出了自己的诗牌:“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众人一听,对得精巧,顿时,耗子李露出了一个死里逃生的表情。
这时,一个年老的声音响了起来,笑声爽朗:“哈哈哈哈哈,这句倒对的不错,好一个益友相随益自强,趋庭问礼日昭彰。”只见一个老人踱步前来,面目慈祥,众人见状纷纷恭敬行礼,称呼道:“院长好。”
“刚刚那句诗,不论从题材、立意还是韵脚,都可以称得上是中上作品,也不知是哪位孩子作的。”院长摸着自己的胡须,笑呵呵的问到。
杨昭连忙恭敬的行了一个师生礼,说道:“禀院长,是学生杨昭。”
其实,杨昭刚刚作那句诗,无非是正好脑内灵感突现,就跟作画一样,除了靠平时学问的累积,靠突然涌现的灵感,也有可能做出好作品。若问真正的才学,是绝比不过徐长平和邵丰鸿二人,但是杨昭的脑子也比寻常人聪慧,加上近日下工夫的苦学,也不是完全偶然。
“不错不错,这样吧,明日你拿着你新作的文章,来我书房一趟。”没想到不是神童徐长平,也不是才学出众的邵丰鸿,倒是平时让夫子头疼的杨昭,院长笑呵呵地捋了捋胡子,学生有才学又肯上进,他自然是愿意指导的。
“昭哥,你可发达啦!没想到院长挑中你了。”耗子李喜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似这般事情是落到他头上。
邵丰鸿冷哼一声便转身走了,反正他的父亲是青山镇县令,能当上县令的,自然也是举人往上的身份,少一个院长的指导,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便不是这么心甘情愿了。马维恒阴郁地皱了皱眉头,没想到便宜了这个平时自己从来没注意过的杨昭。
徐长平同杨昭和耗子李行了一礼:“刚刚多谢杨兄和李兄了……”
杨昭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你要谢,便谢谢文昊吧,我刚刚其实也没做什么。”说到此处,耗子李倒是闹了个大红脸,连称别别别。
而杨昭,内心除了欣喜之外,却多了一份责任感,看来自己,的确是需要更加努力了。
作者有话要说:1关于科举的内容,主要是查了百度百科和知乎的一些科普,然后综合了一下内容,取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架构,反正是架空的朝代嘛大家就不要太考究了。
2诗歌部分也是来自网络,不是作者原创,为了贴合诗牌改动了一部分,抱歉我也不会写诗。
3为了贴合剧情,将杨昭的身份更正为童生,前面几章的内容也修改过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