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不能说话,但是笑眯眯的眉眼透露着她的好心情,苏清禾在一旁接口说道:“既然您喜欢,以后麻烦您多多光顾,照顾下我们的生意了。”
那人笑着应道,只说一定一定。这摊子桌椅都擦的干净整洁,年纪大的妇人虽说不能说话,但是衣着朴素洗的干净,笑意迎人倍感亲切,小的那个相貌不算出色,然而落落大方为人爽朗,最主要的是,这摊子的吃食美味新奇,实在是好吃。
过了晌午,食客渐少,苏清禾和刘氏得以休息一会儿。
“四百四十八……四十四十九……四百五十……”苏清禾有些兴奋,对着刘氏说:“娘,咱一上午赚了大概有四百五十文。”顾客有在摊子上吃的,有吃完觉得不错拿油纸外带的。
刘氏提醒苏清禾财不外露,赶紧把铜板都收好,大街上人来人往,被看到不好。苏清禾连忙应了,嘴里却忍不住偷笑,做谄媚状地帮刘氏捏肩:“娘也辛苦了,女儿帮您捏捏肩。”
自家丸子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这才只是一上午,带来的丸子已经卖掉了三分之二了,卖掉的数量很可观。也曾想过卖贵一些,不过既然走的是亲民小吃的路线,要是定价太高,怕没人买。
苏清禾不担心,自己还有许多的点子,到时候再做一些更新奇精致的吃食,就走高端路线就行。
这时,却响起了一声询问:“欸,刘姨,你在这?”
在青山镇碰到了熟人,杨昭感到很惊讶。才半个多月没瞧见苏清禾,她却变了许多。许是因为吃的好些了,这丫头长胖了一点,脸颊饱满了起来,眼睛也不像以前那样大的可怕,面色白净了许多,穿着素净的冬衣冬裤,头上还是扎着自家妹妹送她的鹅黄色头绳。嗯,不错不错,看着顺眼了。
苏清禾和刘氏抬起头,就看见杨昭立在摊前,头发难得梳的整齐,挽成一个书生簪,穿着一身鸦青色的长袍,周围有五六个同他穿一样衣物的年轻男子,围在旁边。
苏清禾便问他:“杨昭?你不是早早回书院去了吗?快考童生试了,怎么还在外面?”
杨昭还未作答,他边上一精瘦男子却已开口说道:“今日下午书院在镇子外的断桥湖办了诗会,组织吟诗颂文,若是得了院长的赏识,可是有机会被院长亲自指点文章的,我同杨兄等人本欲早些过去,提前赏景,也好做做准备。”说完,却已上下打量杨昭,还不时用余光看向苏清禾,豆大的小眼里满是八卦的神情,连带着其他几名学子也开始坏笑起来。
苏清禾忽略掉那几道八卦的眼神,他是小月的兄长,苏清禾自然也会多待他一分,更何况他也帮了自己不少忙。
“这才晌午,你吃过了吗?我和我娘在这摆摊卖些吃食,你要是还没吃饭,便在我这吃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