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姐妹(二)

苏大和刘氏互相看了一眼,对她的懂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苏清禾也趴在自己怀里,嘟囔着姐姐最好了。

这样的事,她已经做了无数次了,嫁祸给妹妹,自己出来劝解圆场,大家都夸她懂事体贴,是个好榜样。

只不过,她不想再过穷日子了,她一天也忍不下去了,连一件半旧的衣服都要抢。她不想和那个捡来的野孩子一起,平分本来就不多的口粮,平分爹娘的爱,苏清兰想吃饱,想穿新衣。就算得不到的,也不会轻易的就让给别人。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苏清兰长到了十六岁,已然出落的亭亭玉立。她跟刘氏,长了相同的一对新月眉,大大的杏仁眼,两瓣嘴唇丰润,因为营养不良,整个人比旁人更加消瘦,身姿更显得弱柳扶风。

那日,苏清兰同王小菊一起,去镇上赶集。

你要问为何会同王小菊一起?那厮惯是个蠢的,家里条件又不错,三言两语一哄便同你交心了,有时候饿的紧了,王小菊那也有不少零嘴填肚。王小菊虽平时常常鄙夷她那副穷酸又拿捏的样子,但是为了炫耀,也常常喊她去吃,两个人算是各怀鬼胎的相交。

刘氏的绣活好,苏清兰也学的不少,绣了不少好看的帕子或者荷包,虽然料子一般,但是胜在款式精巧,王小菊自己是个手笨的,但心系同村一个叫徐长平的少年,便常常从苏清兰这拿了不少,装作是自己绣的,要去偷偷送给人家。

本朝虽然民风淳朴,这般私下授予却也是不被允许的。苏清兰看破却不说破,心里对这个不自量力的蠢货十分瞧不起,却惋惜似的对王小菊说道:“像我这样的普通人,那徐长平肯定是看不上的,也只有妹妹这般的花容月貌能入得了他的眼。只是他是个读书人,碍于面子不好说出来罢了。”王小菊听得心花怒放,觉得苏清兰这般识趣又会说话,再看看她,果然长的不如自己好看,当下愈发觉得自己长得貌美。

那徐长平是也居住在杏林村里,家境虽然贫苦,但一家人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倒也争气,早早地考下了童生,明年便要下场考秀才,再加上皮相白净,说话不似一般乡下汉子般粗鲁,无怪乎王小菊看上她。

只是徐长平本人碍于同村面子,王小菊来纠缠,也不好撕破脸皮,读书人一惯都有些风雅弄才的性子,对于王小菊这样长相普通,举止粗鲁的女子自然是不喜,只是每次委婉拒绝,对方似乎总是当成读书人的矜持,事后又再次粘上来。

话又说回苏清兰同王小菊去镇上赶集。花朝节快到了,那日早上,王小菊打扮的花枝招展地来找苏清兰,要苏清兰同她一起去镇子上赶集。苏清兰自然是愿意的,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俗称“花神节”。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镇子上也会举办热闹的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