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认罪书

何家天下 苏唐 3417 字 8个月前

“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了。”高廷芳说到这里,突然对一旁的黄轨说道,“黄将军,是走这条路吧?”

黄轨这才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他来不及多想,连忙打了个哈哈在前头带路。可在他身后,承谨却有些惊叹地瞥了一眼一旁的高廷芳。

刚刚那一路上与其说是一直在走神的黄轨带路,还不如说是黄轨在说话间不知不觉在跟着高廷芳走。意识到高廷芳竟然非常熟悉凉王府的环境,承谨一下子想起高廷芳曾经和自己来过一次这里,可如果仅仅是这么一次,高廷芳就能对此地格局了若指掌,那得是什么记性?

“高大人,凉王就在这间书房里。”

因为凉王如今不在王府后殿,后半程路和之前自己跟着叶璇玑探视凉王时大不相同,高廷芳一如既往将这里的地形刻入了脑海。此时,他就对一直跟进来的洛阳吩咐道:“你在外头和黄将军一块守着秦王殿下,我一个人进去。”

洛阳顿时不干了:“这怎么行!狗急尚且跳墙,万一凉王一个想不通,要挟持世子殿下做人质想逃跑呢?”

高廷芳伸手阻止了同样想开口劝阻的承谨和黄轨,淡淡地说道:“凉王如果想要苟延残喘,日后当个不管事的亲王,他只要昨夜什么都不做就行了。对于他来说,庸碌无为的余生就相当于死,所以你们不用担心他为了求生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见高廷芳不管不顾推门进屋,洛阳不禁急得一跺脚,转头去看承谨时,他却发现承谨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对他打了个噤声的手势。当高廷芳反手掩上门时,洛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承谨一把拽住,身不由己地跟着对方蹑手蹑脚来到门边。

面对两人这大大方方的“偷听”举动,黄轨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他到底不便和两人一样听壁角,只能在后头就这么望起风来。可不多时,就连他也听到屋子里头传来了凉王那毫无起伏的声音。

“没想到来的居然是高大人。怎么,这是奉旨来赐死我的?”

高廷芳对于凉王那灰暗等死的态度没有任何意外。他也无意掩饰自己的目的,开门见山地说:“皇上要你写认罪书。”

“认罪?父皇竟然还有这样的雅兴?”

凉王一下子笑了起来,笑声却显得异常悲凉,声音却显得尖利刺耳:“父子君臣,他是君父,要我死就死,何必还要看那种东西,难道他认为我会卑微可怜地向他乞活吗?我对韦钰说过,我只想把父皇从皇位上拉下来,让他知道,他从来看不起的儿子比他强!我只希望他能正眼看我,而不是满心都只有死去的大哥,甚至连对承谨那个冒牌货都比对我更关注!这认罪书我绝不会写,他直接杀了我就好!”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带着百余名心腹将士的谢骁儿眼中杀机乍现。如果可能,他恨不得用一次冲锋掩杀过去,将高廷芳和承谨格杀当场。然而,看到承谨身后如临大敌的侍卫和金吾卫,再看到看守凉王府的数百翊卫府将士,他又立时打消了这个诱人的念头。

对方还有这么多人,更何况做事容易脱身难,他如果逞一时之快,接下来怎么办?

他徐徐策马上前两步,随即跃下马背,就在原地施礼道:“秦王殿下,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东都东面的保义节度使、河阳节度使发生了骚乱,据说是纪家余党聚众反叛,两镇节度使上书请朝廷派兵安抚,贵妃娘娘已经向皇上推荐了末将。”

此话一出,才刚刚初学地理军事没多久的承谨固然大吃一惊,高廷芳却是更加心头震动。

如今的大唐延续的是前朝末年的格局,拥有天下最多的州郡县,但也同样拥有远胜天下其余诸国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各领兵权,尾大不掉,有些固然还算忠君,有些却是野心勃勃。可他之前分明记得,距离东都城最近的保义节度使和河阳节度使素来是帝党,怎会突然在这节骨眼上节制不住下属?

而且,韦贵妃竟如此明目张胆地推荐了谢骁儿?看谢骁儿大摇大摆到了这里来,皇帝赫然是默许了,难不成那两镇的反叛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而谢骁儿的起死回生,和皇帝突然让自己来凉王府,让凉王写认罪书,又有什么关系?

高廷芳用眼神暗示承谨不要说话,自己却单刀直入地问道:“贵妃娘娘既是推荐了谢将军,谢将军不进宫领命谢恩,却来凉王府做什么?”

“既然保义节度使和河阳节度使麾下,都有纪家党羽叛乱,末将来见凉王殿下,自然是求他一封手书。谁都知道,他是纪太后一手栽培的爱孙,那些叛党聚众哗乱,十有八九便是为了拥戴他。有了凉王的手书,镇压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谢骁儿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深深感到,自己幸亏抓住了韦贵妃抛来的那根救命稻草。谁能想到这个呆在后宫不显山不露水的女人竟然能翻手为云覆手雨,趁着纪太后的谋逆造反,搅动出如此风云?

“如此说,这是谢将军自己的主意,并非皇上的圣命?”

谢骁儿没想到高廷芳明明已经意识到他如今的底气从何而来,却仍然死抠着这一点,登时面色一沉。更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高廷芳哂然一笑,又说出了一番让他招架不及的话。

“谢将军从前和太后娘娘过从甚密,如今却来找凉王殿下讨要手书,你不怕到时候去弹压纪家叛党的时候,他们看到凉王殿下的手书,不但不肯缴械投降,反而对你群起而攻之?谢将军还是先去请示皇上吧。就算皇上也觉得凉王手书确实必要,也大可等我督请他写了认罪书之后,再拿着去招降叛军,不劳谢将军再走一趟。一事不烦二主,谢将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