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一群太医拎着药箱一路小跑到了安如锦跟前,此时的安如锦已经咳的面无血色。
“太医……你……”安如锦还没说完,忽然面上显出痛色。
她急忙捂住唇剧烈咳嗽起来。
等她咳完,一旁的女官顿时大惊,只见安如锦随身那锦帕竟见了红!
那锦帕可是萧应禛亲手送的,白色的丝面上,火红的凤凰染上了安如锦的血,更加的鲜艳欲滴,只是那红色,分外诡异……
宫女们着急了起来:“娘娘咳血了,快去请皇上。”
安如锦看见自己咳血,心中凄然。
她抬了抬手,气若游丝:“站住,现在这时辰,皇上正在早朝,别去打扰他朝政。”
听闻安如锦身体抱恙,太医院院使亲自赶了过来,请安毕,上去把了脉。把了脉后连连摇头。
太医院几个太医都把了脉之后,聚在一起商议。其中一人刚要开口说什么,院正向他使了个眼神,说道:“娘娘,请容微臣跟几位太医回太医院商议一下。”
安如锦见他们面带愁色,心中顿时了然。
她道:“有什么就说罢,命该如此,没什么好强求的,只是有一件事本宫须提醒你们,不论本宫病情如何,你们不得告诉皇上!”
“这……”
正在太医们面面相觑之时,外面忽地喊道:“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此起彼伏,由远至,一浪推一浪。
宫娥们纷纷倒退跪拜,人群的最前面,萧应禛身着龙袍,身姿挺秀,大步流星而来。
他冷峻的面上带着焦急,目光越发迫人。
“皇后的病情到底如何!如果你们治不好皇后的病,你们都给朕提了脑袋来见!”
霎时间,中宫内气氛冷到了冰点。众人屏息低头,鸦雀无声。
只有安如锦声声娇喘打破了平静。
“……皇后……你觉得怎么样?”
时光荏苒,距武圣三年春之变已过了一年。整个后宫都已经恢复平静。
安如锦为皇后,执掌中宫。因她为人公正,慈和,整个后宫人心安定。
齐王萧应瑄攻入皇宫之后,还未开强行登基时,萧应禛就千里快马,疾驰入京平定叛乱。
京畿护卫军还好没有跟着一起乱,不然的话,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齐王萧应瑄兵败,燃了大火烧了观天台,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跃而下,尸骨无存。
废皇后周氏则因陷害兰妃,栽赃静妃安如锦,被萧应禛贬入长春宫。
之后,她羞愤欲绝,在一个初冬时节自缢身亡。
废皇后周氏的葬礼悄无声息,不过却简而哀荣。安如锦安排事事妥当,宫妃们都看在眼里。
不过人死如灯灭,活人何必和死人计较?
于是武圣三年的冬日便这样过去了。
……
今日一早,安如锦胸口烦闷便早早起了床。冬日天色昏暗。拂晓时分,天空中电闪雷鸣,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安如锦拢被坐在床上,起身想唤侍寝的宫女过来。一抬眼,看到那秋荷那丫头竟是歪在自己的床边睡沉了。
她心下不忍,便起身自己去披了件披风坐到窗前。
推开窗子,天色已微微有些亮,远处墨云点点顺着天穹晕散开来,时而那边浓些,时而那边淡些,几只早归的燕子飞过。
一道道闪电穿云而过。
安如锦看着这窗外的景致,有些出神。
回想当年进宫到如今,那些爱过她的人也好,恨过她的也好,想杀她的,爱着护着她的,一切都恍如那一道道转瞬即逝的闪电。看的时候,那样的浓烈,石破天惊。逝去后,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留不下一点点痕迹。
她傅冷香的身份也随着苏渊的吐露而显露出来,庆幸的是,最后皇上原谅了她,让她以这名字活在这个世上。
苏渊被罚流徙千里,永不能回京。不过以他的武功,怕是现在已经脱了枷锁云游天下去了。
她还留在宫中,朝朝暮暮掌管后宫,养着稚儿离儿,如此甚好。
想起萧应禛,她又轻轻叹了一口气,自从经历了这么多以后,他对她比往日好上十倍。
不过他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勤政,昨儿听说鞑靼使臣前来议和,他又连夜和几位大臣商议,一直在御书房中没有回宫。
也不知道是这初春的夜还有点凉,还是安如锦站久了有点累,忽然而来的一道冷风吹的她连连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