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眼咕噜转了下,道:“是买了,不过都用没了。”
安如锦看了一眼早就凉透了的炭盆,似笑非笑:“卢公公五十两碳钱三天就用完了,想是每日都拿碳下饭吃的。”
那叫做卢公公的一听,满脸怒气:“娘娘这么说是在污蔑奴婢!整个永延宫多大啊,一点点碳一会就用完了。再者,这时节多冷啊,这分一点,那边讨一点,早就没了。”
安如锦听着他咒骂,只是不语。
卢公公说得口干舌燥,看见她不吭声,只能悻悻道:“没有碳,娘娘晚上睡觉冷了怎么办?奴婢也是为了娘娘和腹中的孩子着想。”
“啪”的一声,安如锦柳眉竖起,冷笑:“既然如此就谢谢卢公公了。本宫到时候上折子会向皇上和皇后娘娘赞卢公公的忠心的。”
卢公公一听脸色极其难看。安如锦不看他,冷笑:“卢公公不要不服气。母凭子贵就是这么一个意思。虽然本宫铁定是要被贬的。但是如果在本宫还未生下孩子前,谁让本宫不痛快,本宫就让谁不好过。”
卢公公急忙一改方才的嚣张,立刻道:“娘娘息怒。许是管炭的太监弄错了。奴婢再去看看,定不会委屈了娘娘和腹中的龙子。”
他说完擦着冷汗下去。
安如锦等他下去,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圈禁在永延宫中,她若不是有孩子,早就由主变成奴。这些拜高踩低的奴才们一个个恨不得把她敲骨吸髓,榨得一干二净。
要不是她沉得住心气,早就落入他们的股掌之中。
可是她还能撑多久?
她抚摸着腹中的孩子,眉心的忧愁再也遮掩不住。
……
夜又一次降临,这一次似乎比平日来得更早一些。
安如锦睡到半夜,忽然听得“哐哐哐”几声悠长又急促的钟声传来。她猛地惊醒过来,小腹中,胎儿也被惊醒,重重踢了她一脚。
安如锦痛得脸色发白,不由捂住小腹。
静妃在场,香丸又是掺了剧毒。谁都知道这个宫中,最会调香便是静妃。人证物证聚在那还有什么可以辩驳的?
甚至在内务府和太医署进行搜检的时候,搜出了不少有毒香料藏于永延宫。
罪名已立,只剩下圣裁。
萧应禛下了圣旨,圈禁静妃,直至孩子出世再贬入永巷。
这一道旨意,后宫人人噤若寒蝉。
兰妃的灵柩停了七日便发丧了。葬礼哀荣盛大,却又带着一丝仓促的感觉。因为所有人担心的事发生了:鞑靼攻破云州,一路浩浩荡荡朝着玉龙关而来。
五万鞑靼精锐尽出,一路挥军南下,像是一道洪水重重打在玉龙关的关口才生生停住。玉龙关的守军不足三万,要不是凭着天险早就被攻破。
刘老将军想要率军支援,却在营地中遭鞑靼刺客偷袭,重伤在身。
玉龙关危矣,中原危矣。
忠勇国公在月前早就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支援,不过天寒地冻,粮草辎重难行,才堪堪到了青州附近郡县。
若是玉龙关失守,鞑靼就可以长驱直入,像是一把利剑直接剑指京城。
说来也讥讽,从前开国先祖驱赶鞑靼入漠北,曾经发下重誓天子守国门。可是如今鞑靼长驱直入,这大好中原要破之时却是第一个先破。
朝堂中人心不稳,人人思危。这后宫如何,他们再也无心去管。
……
兰妃的丧礼结束,白幡撤下,整个后宫就要快到了年关了。前朝分纷纷扬扬,后宫的日子还是要继续。
只是每个人面上都带着一丝丝的紧张。这个年关因为鞑靼南下而不好过了。
京城中的谣言几乎是一天一变,有的说玉龙关守不住了,逃了几万的士兵。有的说刘老将军死了。还有的说……
京城的谣言惊动了京兆府尹。一封奏折上书了此时的人心惶惶。
萧应禛立刻下令,彻查谣言源头,抓了杀了好几批混在京城中的奸细。京城风气为之一肃。而且眼尖的人发现,这次肃清谣言中,有不少竟然是拱卫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