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 26 章

“两分钟,找你两毛钱。”

桂兰芳拿过钱立马头也不回的往外走,一路面无表情的走回家,终于在看见孙女时脸色缓和下来。

“甜甜,他们欺负你没有。”桂兰芳一见面就抱住孙女,问她有没有被欺负,完全不管孙子就在旁边听得见。

“没有。”

霍学恬摇头,几个哥哥要跟她玩捉迷藏,结果她往奶奶房间一藏,他们就找不着她了,还以为把妹妹弄丢了差点急哭,最后还是她自己走出来,才让他们找到。

“奶,你去哪了啊?”

“没去哪,就是给你四叔打了个电话。”

桂兰芳说的简单,霍学恬却突然开始同情四叔了,能让她奶花钱打电话,可见她奶有多生气,四叔要遭殃啊。

霍向北回来的时候全家人都在,还奇怪他怎么突然回来了。

霍良田:“老四,你咋回来了,今天也不是放假的时候啊。”

“不是妈叫我回来的吗,妈还专门给供销社打电话叫我回来的,我还以为家里出啥事儿了。”霍向北也一脸茫然,他怕出了什么大事,还特意请了两天假,可这么一看家里正常的很啊。

“妈,我回来了!”

桂兰芳从屋里出来,冷脸道:“回来就回来,叫什么叫!”

霍向北立刻放低声音,“妈,你叫我回来有什么事啊。”

“能有什么事,你娶媳妇的事儿,你说的那个我找人问了。”

霍向北听到这话兴奋了一下,但莫名感觉他妈好像心情不好,有点失落地问:“妈,是不是她们家不同意啊。”

“什么不同意啊,她们家同意了。”

霍向北喜上眉梢,不敢相信的问:“真的?!”

桂兰芳冷笑一声,“当然是真的,她们家说了,要二百斤粮食和一百块钱的彩礼,以后每年再给一百斤粮食,给了就能结婚,对了,人家还说只要细粮,你看把你妈卖了能卖二百斤细粮不。”

霍向北脸上的笑顿时僵住了。

“啥,二百斤细粮!”何小英在厨房就听见婆婆说的话了,震惊的跑出来,手里还举着一根木柴,“这谁家要这么多粮食,疯了吧他们!”

桂兰芳这次倒是没拦着何小英说话,因为她也觉得那家人就是疯了,二百斤细粮,全家人一年分下来的口粮都没有二百斤细粮,他们还真是敢说。

其他人也都没说话,都知道这样的要求根本就是狮子大开口。

看霍向北一直不说话,桂兰芳就说:“你要是还想娶那姑娘,你这一年在供销社上班的工资,我全还给你,当初你哥哥们娶媳妇花了多少钱我也给你多少,你自己拿着东西找她提亲去,我管不着。”

“妈,你说啥呢,我的工资给你了就是你的,不用还给我,直接跟他们说咱家给不起彩礼就行了,家里这么缺粮,哪有粮食给啊,我娶媳妇的事不着急,还是回头再说吧。”

对于她奶从没想过找她帮忙,霍学恬也很无奈,只能毛遂自荐,提醒她奶还有自己这个金手指呢。

桂兰芳想了想,菜种就那么点大,比起布和鱼不知道小多少,就算画上百个那也比画布画鱼轻松多了,就是有个问题,她问孙女:“甜甜,你会画菜种不?”

霍学恬懵了,对啊,菜种长什么样呀?

21世纪长大的孩子有几个种过地的,怎么可能见过菜种呢,霍学恬当然不例外,她唯一见过的种子大概就是稻米和各种颜色的豆子,对了,还有西瓜籽。

霍学恬觉得……她奶应该不是想种这些,那怎么办呢。

“奶,教我。”霍学恬真诚地看着她奶。

桂兰芳不知道怎么拒绝好学的孙女,她连笔都没拿过,还教孙女画画,这咋教啊?

然后决定让桂兰芳站在旁边说,霍学恬按她说的画。

桂兰芳有些尴尬的开口:“萝卜种子就米粒儿那么大,样子跟地上的小石子似的,不是特别圆,然后有点扁,黑黄色的。”

霍学恬提笔,画了一个不正的圆,宽度不到两毫米,接着修修改改。

“奶,是吗?”

桂兰芳对着手心的种子左看右看,“看上去挺像的,甜甜再画几个,奶种种看。”

霍学恬又继续奋斗,祖孙俩一人说一人画,最后画了萝卜、青菜、大白菜三样种子,每样种子都有一小把,先种一段时间看看,万一种不出来也能及时换,大不了多画几次,总能画出有用的种子。

要是一直不行,霍学恬觉得,直接画蔬菜苗也是可以的,一步到位,还可以减少生长时间,就是容易被发现这点——太不好了。

桂兰芳没有直接把种子种到地里去,而是先弄了个竹筐在自己屋里种着,外面温度低,不适合种子发芽,她先在屋里种半个月,等出苗了再移到外头去种着,到那时候温度正合适,菜一般都能活下来。

那些种子还挺争气,才几天就争先恐后的发芽了,密密麻麻的挤在竹筐里,发芽最多的是萝卜,它最耐寒,一眼看过去,竹筐里一半都是萝卜的苗。

霍学恬蹲在竹筐旁边,看着水嫩嫩的绿苗就特别想戳一下。

刚伸出罪恶之手。

“甜甜蹲着干嘛呢,这才刚发芽,没什么好看的。”桂兰芳轻轻松松把孙女抱起来,一个杯子递到孙女嘴边,“天冷多喝点热水,奶刚放凉了的,现在喝正好。”

霍学恬的犯罪行为被终止,无奈的咕咚咕咚喝了半杯水。

“桂兰芳大姐在不!”

外面传来一个女声,桂兰芳听见这个声音赶忙出去。

霍学恬也被她奶抱着一起出来,只见门口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婶,看见有人出来了就在招手。

桂兰芳迎上前去,让她进来坐着,说:“你去问了,他们家怎么说?”

大婶局促的坐下,好一会儿才为难地说:“那个,徐家说他们养女儿也费了不少心思,以后是要给他们养老的。”

“他们家供孩子上学也不容易,养老是应该的,我也不拦着,那他们家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