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玉洁感动坏了,“雅丽真乖。”
梅雅丽摸摸梅鸿文的头,“弟弟也乖。姥姥给的,他都留给我。”
她说的是梅鸿文上小学之前的一件事儿。
彼时她要念书抽不开身,梅鸿文就独自一人被佘玉芬送去了马家村住姥姥家。
王秀兰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招待自己的小外甥,结果那些吃的却全都被梅鸿文藏去了王秀兰家那间没人住的正房西屋。
什么带鱼、花生米、饼干、蛋糕、牛轧花生糖、麦芽糖、高粱饴,他全都留着,准备回家的时候带给梅雅丽。
等到王秀兰发现时,带鱼和蛋糕都已经因为天气太热变质了。
在梅雅丽的上辈子,梅鸿文也是这样,只要有点儿什么好吃的,他都会留出一大半给梅雅丽吃。
反倒是梅雅丽,因着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习惯了吃独食,所以总是单方面的占便宜。
还是后来她长大了,懂事了,梅鸿文这才过上了开始“回本儿”的生活。
听梅志军如此这般讲了一遍,佘玉洁对梅鸿文的喜爱又多了几分,“我大姐你们俩把两个孩子都教的很好。亲姐弟就是要这样,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
梅志军笑,“其实我和你大姐也没有怎么教,是这俩孩子自己懂事儿。”
梅雅丽听了这话莫名心虚。
她弟是真懂事儿,她嘛,坏在内里,乖在表面。
佘玉洁招手示意梅雅丽坐近一点儿,“雅丽现在念几年级了?”
“初三。”梅雅丽吐字清晰、音量适中,佘玉洁却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初三?我记得大姐说雅丽才九岁啊!”出声质疑的是洪少燕,因为王秀兰等人死活不给她进厨房,她就跟着梅雅丽等人在屋子里坐着了。
坐在洪少燕身边的梅雅丽听到了洪少燕暗暗吁气的声音,她那副如释重负的表情,自然也落到了梅雅丽眼里。
她有些同情洪少燕,但作为一个在北方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小屁孩儿,她却不能立刻就用自己前世的经验,帮洪少燕改善待遇。
她捏着面饼吃得欢,在她面前的小碗里,凉着她不久之前夹到碗里的血肠、蘑菇、杀猪菜、粉条、豆腐、酸菜。
她爱吃的也是素菜,但她跟爱吃新鲜绿叶菜的洪少燕不同,她爱吃的是炖煮之后的白菜、酸菜、包菜,以及炒完之后就会变软的菠菜、生菜、角瓜、茼蒿等。
除此之外,她还爱吃豆腐、鸡蛋、牛奶、面食等洪少燕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东西,以及羊奶、血肠之类洪少燕吃不习惯的东西。
也就是说,梅雅丽其实是很适应北方的饮食习惯的。
饭后,梅雅丽悄悄提醒了佘玉芬,让她用她自己的名义去跟王秀兰说洪少燕的饮食偏好。
母女俩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咬了半天耳朵,然后佘玉芬果然私底下找了王秀兰,让她以后做饭的时候给洪少燕添点儿素淡的菜色。
一直到天色彻底暗下来,主妇们开始准备晚饭,佘玉洁的那些近支堂亲才意犹未尽的相继离开。
被众人扯着说了大半天话的佘玉洁眼角眉梢都是疲倦,但他却并没有立刻就去休息。
将家里的三个孩子叫到身边,他笑眯眯的问起了梅雅丽、梅鸿文和佘美荻的学业问题。
当然,说是学业问题,其实也无非就是“念几年级了”、“学习成绩好不好”之类的简单问题。
他最先问的是年纪最小的梅鸿文,正好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梅鸿文拿了两个一百分,佘玉洁于是就狠狠夸奖了自己的这个外甥几句。
梅鸿文高兴的小脸儿通红,捧着佘玉洁奖励他的坚果夹心巧克力,小家伙儿笑着依偎到了佘玉洁怀里。
抱着自己的小外甥,佘玉洁又关怀起了佘美荻。
佘美荻虽然比梅鸿文大了近两岁,但因着她父母一致认为她脑子笨,所以她如今也只是读了二年级。
原本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儿。
在他们黑岗乡,比其他小孩晚上学,甚至干脆就在某个年级多念一年以巩固基础的孩子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