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

姜念念松了一口气,“姐姐的确难得入京,所以陛下才应该和姐姐多聚聚呀。”

昭帝指尖一僵:“……”

望着姜宸妃雪白脸颊上的丝丝嫣红,昭帝忽然就有一种本能的直觉。他曾经宠爱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一个丝毫不在意他的妃子。

身为君王,他一直冷静自持,她和丞相也没有做逾矩之事,所以他才没有拆穿的。

……虽然,当初也是他亲自说出口,她没有忘记她姐姐,接她入宫也是因为楚王妃。

然而现在昭帝却面色冰白,转身而去。

江云海在后头,追得腿都软了,战战兢兢解释:“……陛下!或许宸妃娘娘真的只是想替陛分忧呢,到底顾丞相乃是您的股肱之臣,宸妃娘娘心思聪慧,自然不会猜不到圣意的……”

回到宣室殿后,昭帝冷淡道:“出去。刚才的事说出去一个字,杖五十。”

江云海登时吓得两股战战。

陛下素来温润贤明,以贤君示人,对宫人也一直宽和,可想方才的确是戳中陛下痛处了。

等到奴才都退下后,看到这殿内的一景一物都是熟悉的,昭帝却觉得自己意识一片模糊。

他甚至不理解自己在想些什么。

他在想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姜珞云已经回到长安,即使后宫妃嫔众多,自己也只会真心待她。

而宸妃只是一个娇纵的小姑娘罢了,从前宠着她,也只是为了在她身上寻一点希冀。

只是最近,好像很多事情都不是这样了。姜珞云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而她的妹妹,姜宸妃却还是生机鲜活的少女模样。

他到底在想什么?

这时外头又有内侍禀报,说顾丞相求见。

昭帝心下一动,手指微微收拢。让他进来。

顾长卿所呈禀的,也无非是关于滨州水患的治理之方,如今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丞相,你的身子大好了么。”昭帝的注意却不在政事上,淡淡问:“朕记得你的身子一直用汤药吊着。邺朝百年根基,事无巨细,辛苦丞相了。”

顾长卿则轻笑一声:“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昭帝放下了奏折:“——好些年了,丞相就没有想过休息么?爱卿时常思虑过深,病体单薄,身体也未必能承受得住啊。”

这话一出,殿内逐渐安静下来,连彼此的呼吸都清晰可闻,似是暗藏着机锋。

自古便有杯酒释兵权,飞鸟尽,良弓藏,今日大抵也是差不多的。

顾长卿却是凝视着圣颜,容颜灵秀,许久低眉浅笑,言语安然:“陛下方才所说,先帝曾给臣说过同样的话。先帝都已相信的事,陛下又为何不信呢?”

“——更何况,如今上至三省六部、下至南北十四郡,都是臣一手打理。没有了臣,您说您该如何接手。”

昭帝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只因顾长卿病着,他都差点忘了,顾丞相是先帝钦定、权倾天下,朝中无人能越过的大权臣。恐怕就算是他这个天子,也是奈何不了他。

顾长卿仍旧是昏迷着的,好在这附近宫墙下有一座昭纯阁,是宫中侍卫休息的地方。但现下顾丞相身子不好,便只能暂借一用了。

在姜宸妃的催促下,太医署的人很快便过来了。

太医诊治的时候,而姜念念却注意到一件东西。

顾长卿袖中掉出一件东西,是鹿皮封面的文书,只写着三个字,“治水策”。

姜念念拈起来,仔细看。别的不必太明白,大抵都是治水的方法,比如人工改道、分流固堤。事无巨细,条条列列。只是最后几句引起了她的注意。

端的是细体小楷,很是用心。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上苍庇佑南疆,免邦国轸麦秀之哀,宫庙兴黍离之痛。安百姓之安乐,康社稷之康泰……”

姜念念感觉心里震了一下。

顾长卿在原著里出现的很少,只是背景板大佬,所以姜念念也没有特别注意。当他第一次活生生在她面前,她也还是没有什么感觉,但现在……却有很大的改观了。

丞相虽然手握大权,枉顾君臣尊卑,甚至朝野人人口诛笔伐。……但在一定程度上,他绝对没有看上去的这么凉薄寡情,还是一个很好的人。

所以,她出手相帮一下总是应该的。

姜汤很快就送了上来,原是小太监喂的,然而顾长卿却毫无二致全溢了出来。数次反复,丝毫没有见效。

姜念念忽然道:“给我罢。”

贞玉脸色稍变:“娘娘,您不是不喜欢丞相吗。而且……这也不合规矩,臣子怎么配您……!”

姜念念小小望了眼贞玉:“你呀不能乱说话。”

贞玉:“……???”

这里的规矩本来就不适用于她。更何况,她已经能看见自己的结局,说实话,甚至有点无所畏惧的意味了。

这宫里并无外人,徐子贸又心焦到了极致。见宸妃娘娘主动请缨,便没有拒绝,严令在场之人噤声。

外人都退了出去,姜念念悄悄往里面加了一点红糖,才往顾丞相嘴里送。

约莫半刻钟后,碧螺青瓷碗里的姜汤才见了底。

意识逐渐回笼,顾长卿回过神的时候,只觉得一阵融融的暖意笼罩着这座宫殿,带着些许淡淡的香气,应当是在梦里。

等顾长卿看清了眼前的情形,立即皱了皱眉:“……娘娘在做什么?”

姜念念:“终于醒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顾长卿目光涣散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发生了什么。随即浑身一震,垂下眼去:“娘娘,不用。”

小姑娘眨了下眼:“不用什么?”

顾长卿的唇色有些苍白。

“……内阁臣子,还不值得娘娘屈尊照顾。”他淡淡道:“娘娘在后宫这么久,难道还不懂得趋利避害吗?”

姜念念安静了片刻:“如果大人也只知道趋利避害,也不会一直将庶民放在心里罢。既然顾大人是好人,我难道就不可以希望大人能长命、安乐吗。”

她停顿了好一会儿,才弯了唇一笑:“大人放心,这汤里面又没有放不好的东西。我是真心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