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结束之后,仍然是来不及交流答案,倒头就睡的众人在第二天才被挖起来继续第三场考试。
前面两场已经出了幺蛾子了,不管是按理说还是按照概率学来说,这最后一场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应该很小才对!但是架不住第三场考试,唯一一个中彩的李二仪分到了臭号!
当看到自己这一场的号码之时,李二仪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在士兵领着自己去往号房的时候,越往里面走李二仪越绝望,后面发现,果然是臭号!
如果是第一场就分到臭号,李二仪估计已经放弃了,但这辛辛苦苦答完了两场,自我感觉都还不错,要自己在最后一场放弃,怎么也不舍得啊。
对此,李二仪只能安慰自己,自己和厕所隔了两间号房,不管怎么说,都有两个倒霉鬼比自己倒霉!而且隔了两间号房的话,第一天可能是闻不到什么问道的,到时候自己就拼命写,在前两天把题目写完,第三天就躺尸算了!
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李二仪拿出蒙萌准备的以防万一的各项工具。
单层口罩五个,因为乡试不给带有夹心的布,蒙萌干脆做成单层的,到时候多带几层。
炭和碎炭若干(其实是蒙萌自制的活性炭),想到蒙萌说可以把碎炭包裹放在几层口罩之间,有过滤的效果,李二仪打算动手实践一下。
香囊若干,可以放在炭盆燃烧的香草团若干,清凉油一小盒。这是李二仪带过来的全部工具。
接下来三天两夜的时光里,靠着这些东西,李二仪需要头脑清醒内心冷静地存活下来并完成答题,想想还是不容易啊!
乡试最后一场,需要作一首诗。
诗的命题是“入景响之无声兮,闻省想而不可得”。这句话出自《楚辞》的《九章》,大概是说沉迷景色有声响也听不见,内心想要省身但是想了也白想。这诗抒发的是作者受到打击、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愤之情,然而在李二仪看来,还有比这首诗更能体现自己现在在臭号的心情的吗?没有了!
这人的感情,一碰到宣泄口就无法控制,虽然理智告诉李二仪,自己这样写诗是不对的,但是他实在是控制不了他自己,内心的洪荒之力奔腾而出,以臭号为主题写了一首诗。
诗作前六句大意是我身处臭号之中,沉迷答题所以不觉得臭,但是题目答完了怎么办?我内心想着闻不到就好了但是不行。还好最后的理智告诉李二仪,这里是在考乡试,所以最后两句好歹加了点拔高的内容,凑成了一篇真情实感的诗作。
三场九天全部考完,六个应考的中青年大汉直接从回家睡到了第二天下午。
等到下午睡醒之后,众人聚集在一起默写答案,蒙萌才知道这些令人绝望的消息。
“二弟你这题写的是啥?人家问建造堤坝的利弊,你为什么写了这么多数字?”李大伯不理解地问。
“我是通过数学方法,计算证明这个堤坝建造了没有用!我还配了图给他们解释!”蒙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