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秦家又有人上门了。
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那妇女看着比秦母略小,包着头巾,收拾的利利落落的,一见人便先笑三分,看着很是温和。
她一进门就先和秦父秦母打招呼。
“秦大嫂...”
秦母脸上的笑意浅了几分:“这么远,你们咋来了?”
“我们来小青村这边走亲戚,一听说你们家老三中了秀才,这么大的喜事,我们都知道了哪能不来道喜。”那妇女依然温和道。
秦母听了点点头:“翠翠,给你桂花婶和富贵叔倒水。”
张翠翠应一声,给他们二人倒了水后,跟在秦母身后进了屋子:“娘,他们咋来了,不是还在相看吗?”
秦母脸色也有些不好看,这赵富贵和黄桂花是邻村的,家里人口简单,就是两个儿子,大的已经成了亲,小的就是刚刚跟着两夫妇进来的那少年。家里有三十几亩地,家底也有些厚实。听说两口子为人不错,从没和村里人吵过嘴,对待两个儿子也是一碗水端平。
特别是小伙子,性子沉稳,模样周正,还特别能吃苦,平时农闲的时候,他自己走街串巷的做些小生意,赚的竟不比赵家一年种地的收入少。
赵家的条件,在这么多的提亲人家中,各方面都比较突出。而且赵家就在临村,离着小青村半个时辰的路程,来去也方便。特别是小伙子,秦母多方打听,真真觉得是很好的人选。
但今天这一出,让秦母心里猛然一咯噔。
这赵家和秦家啥关系也没有,还是临村,本来就是说亲阶段,他们这么巴巴的跑来,莫不是想借着人多将这件事给砸瓷实?都说赵富贵两口子性子好,秦母冷哼一声,性子是好,可这心眼一点儿不少。
就是可惜了那小伙子了。
“别管他们,你带着大家做饭,让芳儿别出去。我出去看着,免得他们乱说话。”
张翠翠忙点了点头。
而赵家三口坐下后,那少年脸色有些不好,他叫赵天赐,看着秦家院里不是亲戚就是同村的人,嘴唇抿紧了些:“娘,你为啥不说是到秦家来?”
“我说了你会来吗?”黄桂花也同样压低声音道。
“可....这都是办的啥事?我们现在和秦家啥关系都没有,这个时候,你们还把我带上,你让院子里的人咋想?”院里的人看着这一家子,眼神都带了寻思。都是本村人,一家临村人忽然出现在秦家,还有这么一个年龄正当好的小伙子,莫不是这亲事已经定下来了?
“我还不是为你考虑,你不是偷偷在远处见过那姑娘,觉得可心?我本来也不着急,这十里八村的,我们的条件也不比谁差。可现在秦家出了一个秀才,人家挑选的余地就多了,不抓紧抓紧,大好的亲事就要溜走了!”
“可....这事儿不是这么办的。我们不能再呆下去了,娘,我们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