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萌萌哒八零年 雪丽其 6149 字 8个月前

冯老头从屋外进来,身上还带着阳光的炽烈气息,一走进这间用火山石砌成的房子里,立马凉爽了许多,再看到睡得小猪一样的萌萌,心里就像三伏天喝了冰梅汁。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了竹床边上,先用手抚摸了一遍床板,再次确定没有任何毛茬子才算放心,看着睡熟了的萌萌,冯老头的脸上尽是慈爱的笑。

许是感应到了,萌萌忽然动了一下,眼皮子轻轻颤动,似乎就要醒来。她还没醒,冯老太就先睁开了眼睛,她轻轻拍着襁褓哄着,瞥了冯老头一眼,压低嗓音说:“萌萌刚睡着,你别把她吵醒了。”

冯老头赶紧去看萌萌,发现她动得更厉害了,小胳膊小腿儿乱蹬,忽然往旁边一齐用力,冷不丁翻了个身,嘴里哼哼唧唧两下子,就这么侧着身子睡过去了。

冯老头和冯老太同时愣住了,过了好半天,冯老头惊喜得跟什么似的,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出来了,“凤儿,咱萌萌学会翻身了,这才三个月大,啧啧,真聪明,不愧是我老冯家的闺女。”

冯老太也很兴奋,高高抬起了下巴说得很骄傲:“那是!咱萌萌一出生,我就觉着她跟别的娃娃不一样。”

上一次他们这么高兴,还是萌萌学会抬头的时候。娃娃总是自家的好,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让他们解读出与众不同来。

“我看这都是祖宗有灵,咱萌萌就比别人聪明。”冯老头满心满意都是欢喜,眯着眼睛美滋滋地说:“凤儿,萌萌过几天就过百日了,要不让咱萌萌也拜一拜祖宗,好让祖宗们都知道,咱老冯家也有闺女了。”

“这个主意好!”冯老太眼神大亮,忽然想到了什么,期待地说:“老头子,拜了祖宗,是不是要把咱萌萌也记入族谱?”

“那当然要,”冯老头砸巴砸巴嘴说:“上次祭祖我就把这个事儿告诉了祖宗,过了这么久他们都没托梦给我,肯定已经同意了。嗯,我看就这么办。”

到了百日这一天,萌萌被打扮得十分喜庆,她穿着一套轻薄透气的短袖小衣服和小短裤。上衣是艳艳的红色,裤子是纯正的绿色,这样大红大绿的搭配,如果放在一个普通村娃的身上,说不定会特别难看。但是萌萌长得又嫩又白,跟个团子似的,再配上这套小衣服,整个人就好像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小福娃,特别特别可爱。

为了做这套衣服,冯老太参照了山外国营商店的时髦款式,特意做了一模一样的出来,果然萌萌穿上去之后,特别气派精神。

“萌萌,过了今天你就百日了,奶奶给你点个红点点。”冯老太手里拿着一支小木棍,不知从哪里弄来一点颜料,小心翼翼地往萌萌的额头中间一点,得,现在更像年画娃娃了。

萌萌被她妈苏婉抱在怀里,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任由她奶给她打扮,完了之后还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把冯老太美得哟。

吉时快到了,一家人簇拥着小萌萌来到了村里的祠堂。这座祠堂是南方常见的款式,正中三个大开间,顶上三层飞檐,花花绿绿的雕梁画栋刻得很精美,把萌萌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她滴溜滴溜地盯着屋顶,嘴里发出咔咔的笑声,让前来观礼的村民都觉得稀奇。

“咱冯家人的祖宗难道真的有灵?”这个皮肤黝黑的村民远远地看着小萌萌,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说:“我说胜利家咋那么重视呢,你看人孙女长得多好看。”

站在他身后的一个黝黑妇人撇了撇嘴,酸溜溜地说:“一个小丫头片子,又不是男丁,咋就能上族谱呢?”

“就是就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没听说过有闺女记入族谱的。”另一个妇人也觉得是,看着胜利家为闺女祭祖准备了那么多好东西,什么花生大米红糖都可劲儿造,让她心里直泛酸水。

“怎么没有?村长家的姑祖奶奶,当初也是记入族谱的,现在族谱上还有她的名字呢。”旁边的小媳妇听得很不爽,直接翻了个大白眼,“妇女能顶半边天,大康家的,大富家的,你们要是不服气,也把你们自己家的闺女记上去呀。”

黝黑妇人正是大康家的,她张嘴就要回,冷不丁看到说话的人,是张会计的媳妇杨小娟,顿时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不过让她把闺女记入族谱,却是她想都没有想过的事儿,她憋了半天,自以为很有道理地说:“谁家闺女这么金贵?以后都是外姓人,费这个事儿干嘛?”

她拉着大富家的走到后面,埋头就抱怨:“谁不知道她男人跟村长穿一条裤子?她自己只生一个男娃,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要我说,一个小丫头片子,凭什么对她这么好?”

“你敢说我妹妹坏话?”一个小男娃从人群后面冒了出来,紧接着,另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小男娃也冒出来,朝大康家的扔了一颗石头,扯着嗓子喊:“大哥,二哥,五弟,这里有坏人说妹妹坏话!你们快出来帮我打她!”

全村只有一对双胞胎,就是冯老二家的三娃四娃,被他们这么当面一喊,大康家的和大富家的简直没脸见人,她们的男人是村里出了名的大懒鬼,又懒又馋,娶的婆娘还爱嚼舌头,平时最让人瞧不起。

她们这次竟然把舌头嚼到了村长家的闺女头上去,一时之间,村里的人看着这两人的眼神都变了。都在一个村里呆着,居然敢埋汰村长家的闺女,还被人家抓了个现行,也不知道她们是蠢还是坏。

苗玉凤走在前面,大娃二娃用小木车推着萌萌,大娃今年六岁了长得高一点儿,他在后面推,二娃手里拿着一束五彩的小野花,跟在车子旁逗着萌萌,睿哥儿也跟在边上,那束花儿就是他带来的。

萌萌半坐半躺在小推车里,底下还垫了个软乎乎的小枕头,她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也不知道她到底看到了啥好玩的东西,时不时咯咯咯地笑得特别开心。

走出去没过久,三娃四娃五娃也跑上来了,他们也想推萌萌,说了几次大娃都不让,只好跟在车子旁边,簇拥着萌萌来到了妈祖庙。

妈祖庙建在海边,面朝大海,两座古塔夹着一座古老的殿堂,都是精美的木雕建筑,庙前还有一个广场,旁边种着一棵大榕树,谁也说不清楚这棵树的年龄,只知道从他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起,这棵树就像现在这么大了。

萌萌和哥哥们就待着这棵大榕树底下,看着村里的大人们祭拜妈祖娘娘。

冯老头作为族长,他身上披着一件大红色的披风,后背上还画了一张八卦图,他手里捧着一钵生大米念念有词地祷告起来,完了之后把这钵大米放在妈祖的神像前,跪在地上开始叩杯,他一连叩了三次,都是胜杯,这就是妈祖同意和大吉大利的意思。

村里的人都高兴坏了,纷纷把自家带来的供品摆放在神像前,也跟着跪下来拜一拜,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拜完了妈祖,大家又重新回到村子里,再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换了一套旧衣服,手里还拿着锄头镰刀铲子锤子啥的。不管男女,大家都穿着蓝色土布做成的衣服,衣服上还都有补丁,这就是平时经常穿的衣服。至于祭拜妈祖时所穿的新衣,那是重要场合才舍得拿出来穿一穿的。

萌萌被苗玉凤抱在怀里,也跟在了队伍的后头,她身上穿着一套绿色的小军装,在一片蓝色中格外显眼。这套小军装是山外最流行的款式,所用的布料也是实打实的上海厚棉,谁要是有这么一身,那穿出去别提多气派了。

村里的娃娃们看着萌萌的小军装,又看了看萌萌白嫩的小脸儿,再低头看看自个儿,他们身上穿的都是哥哥姐姐们穿过不要的破旧衣服,打满了补丁不说,还很不合身,现在看到萌萌穿得这么神气,他们打从心眼儿里生出一股羡慕。

大康家的远远地看着,嘴里就小声地嘟喃开了:“神气什么?一个赔钱货穿那么好,也不怕养不大,哎呦!”她的话还没有说完,竟然在平地里无端端地摔了一跤,屁股差点没摔成了八瓣儿,顿时龇牙咧嘴地说:“疼死我了,哪个王八羔子推的我?”

有个村里的妇人经过这里,那眼里的幸灾乐祸毫不掩饰,看长舌妇跌倒也是一件很欢乐的事儿,她笑着捂住嘴说:“谁推的你,你怕不是疯了吧?”

大康家的气得从地上爬了起来,却不敢去追走在前面的妇人,而是跳着脚对身边的男人说:“冯大康,你个没用的孬货,这你都不帮我骂回去?”

冯大康的脸色木木的,仿佛他就是一个木头人,像做了贼似的左看右看还说得特别小声:“丢不丢人啊你,你还嫌自个儿不够丢人?”

“我丢人?”大康家的气得鼻子都歪了,脸儿一酸,嚎得嗓门比谁都大:“我再怎么丢人也比你这死鬼好!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猪都比你勤快,咋不懒死你算了!”

她觉得自己的命苦极了,咋就嫁了这么个男人,全村就属她家过得最差,别人家都是男人当家,她家这个一到干活就喊累,宁愿全家人挨饿也不干活,她自己一个人拼死拼活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一想到这个她就来气。

冯大康的脸在一瞬间胀成了猪肝色,急急地捂住这婆娘的嘴,生怕她再说出啥丢人的话。他这么做根本没用,村里的人谁不知道他两公婆的德性,现在改革开放了,大家都一心想赚钱,而他家却越过越差,村里的人看他们就像看笑话一样。

沿着村里的土路一直走,过了一会儿就来到了山边,进山的路口布满黑色的火山石,是村里建房子经常要用到的材料。除了这些石头,就是满眼的绿色,有些地方还能看到几株白色的野菊花。

山路刚开始还能容纳七八个人并排走,渐渐地就变成了五六个,再到两三个,到了后面只能一个人自己走,脚下的峡谷很黑很深,望一眼都让人害怕。

拐了个弯儿,前面有一块黑色的大石头挡住了去路,这里的山坡比较平缓,冯益民观察了一会儿就说:“从这里开始吧。”

村里的几个干部走上来,在这块大石头凸起的地方系上红绳,他们一往后退,村里的人就蜂拥着跑上了山坡,抡起锤子叮叮当当一阵捶打,底下还有人用锄头挖,用铲子铲,用双手掰,忙活了好一阵子,大家才终于把这块大石头搬开了。

人群中有一个人哈着气停下来,走到旁边跟自己的媳妇儿说:“谁都知道这路修不成,村长这是在收买村里的人心,让咱们跟着白忙活,他自己却得了好名声,呸!”

“不会吧?刘寡妇家的大壮都成那样了,这路不得修啊?”他媳妇儿长得颧骨老高,仔细一看竟然是大富家的,站在她对面的人正是冯大富。

听了她这话,冯大富甩着胳膊歪着嘴说:“你看看这山上的石头,有路也给堵死了,往哪里修?修到猴年马月都修不成,反正老子是不干了,谁爱干让谁干去。”

话虽这么说,但冯大富到底没有胆子跑回村子里去,不过他待在这里也是磨洋工,稍微干一会儿就要找地方休息,纯粹是出工不出力的。

苗玉凤抱着萌萌还没走到挖石头的地方就回去了,还把家里的几个男娃也给带走了,一路上都在叮嘱说:“山里太危险了,以后不许带妹妹来这里,知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