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试验与变革之论

“所以当你的儿子被我接过来之后,你就彻底的效忠于我了,那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经历了生死之大变故,又看到了你追求的未来的可能更好的局面,所以你才会改变你的想法。”

“而我们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是一样的,就像是打仗的时候一样,我们敌人的形势变化了,我们就的调整我们的策略和方针,那为什么大家到了治国的时候认知就不一样了呢?那是因为大家都怕:大家都觉得按以前的经验去做,虽然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但是也不会出现太坏的局面,这样就可以向上面交代,自己最多挨个骂,但是却能抱住自己的官位和地位。”

“而一旦贸然去做一些变化,因为不一定能够做的很完善,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被别人抓住,可能往上面报上去之后,自己的下场就是很凄惨了,所以大家都鼓吹不要变化,要依据祖制,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

庞统和郭嘉听了之后也陷入了沉思当中,过了一会庞统就说道:“我王,你说的这个很对,但是大家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说变化的过程中,那些方法不够完善,那结果就是变得无法控制了,或者会变的很坏,谨慎也是应该的啊。”

孙权则道:“你这个想法又错了,谨慎不代表就不做事了,自然说不完善或者不好的结果肯定是要去避免的,就比如说我让大家去试验用高炉炼铁,那我不会一上来就说全部用高炉,而是要先让大家试验,试验成功了再去推广,就比如说我们吴国的制度,我先是让诸葛子瑜在紫金县试验,然后又到交州试验,最后才推广到全国,所以我们做一些新的东西的时候,就必须要先做试验,试验成功了,我们就可以推广了,那再遇到的问题就是一些小问题了,然后再做一些细节的调整就可以解决了。”

孙权说了这么多也觉得自己的累了,自己可是要忽悠住两个顶尖的智者啊,不过看样子两人都已经开始能够理解了,就说道:“两位,这样吧,天也不早了,我也是困的很了,你们也早点去休息去吧,反正我们在倭国的时间还有几个月,大家都慢慢的思考一下,等回到石头城之后,我们在好好的研究一下,到时候再说这个事情吧。”

庞统跟郭嘉两人就回去休息去了,但是两人都被震惊到了,孙权的想法和做法已经让他们觉得是太难以想象了,以前他们是以为孙权是天才,所以才想到那么多的东西的,可是按孙权那么一说吧,好像这些东西也不是那么天才的东西,只是把一些改变先通过实验验证,然后再推广到天下罢了,但是两人同时一样,孙权能想到这个最本质的东西,这本来也是最天才的了。

孙权也知道,自己要推广实验科学和实事求是这些东西可不容易,所以才要借助道经来改变这个社会的统治思想,要让儒家思想失去统治地位,然后再通过道经中鼓励人们去探索了解自然这样的法子,慢慢的来影响大家,让大家能够从守旧的思想中转变过来。

庞统突然说到一个新的话题:“我王,现在我们有很多学校,但是都教的是很基础的课程,我感觉我们可以建立一些更高级一些的学校,让一些有时间和精力的人,能够在六年书念完之后继续的学习,那应该就能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了。”

孙权也曾经想过从小学到大学,但是却发现一个是没有师资力量去教,一个也是没有那么多的课程去教,现在最多就是可以搞一些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农学、法律、思想等基础的课程,也弄不出那么多的专业来,但是却也想慢慢的摸索,于是就说道:

“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也想过,要建立一个大学,但是我们教什么内容呢?如果没有课程好教材,我们建立了又有什么用呢?这个需要教育司去慢慢的把这些东西积累起来,然后才可以建立啊。就像是我们的进修堂,其实就是相当于一个大学,但是里面的内容也很简单,即使思想教育、法律学习、执政经验的熟练,其他的内容我们也一样没有啊。”

郭嘉则说道:“我王,我可是听说那些课程很多内容都是念奴娇编出来的,难道不是出自我王的手笔吗?那我王干嘛不再编写一些出来呢?不是有天帝的指引吗?”

孙权无语了,不过还是装叉的说道:“虽然是有天帝的指引,但是天帝最多也就是指示一个方向,那具体的事情不是还得我来做啊,你以为我的脑袋有多厉害,什么东西都可以弄出来,那我还要臣子做什么啊?”

郭嘉就问道:“我王,那我们的大学都应该有些什么课程啊?有个目标,我们就可以去研究可以要些什么的具体的东西了啊。”

孙权一想也对,可以挑选一人人才先搞一个科研院之类的,然后等他们有了成果,编写出教材,然后就可以建立院校了,于是就说道:“奉孝啊,你果然是个大才啊,哈哈,我知道怎么做了。”

庞统跟郭嘉都有点不太懂,孙权就说道:“一边吃饭,我一边慢慢跟你们说。”

孙权一边吃晚餐一边是说道:“我的想法是挑选一些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去研究一些现在国家需要关注的课题,然后他们研究出了成果之后,就让他们带人、编写教材,慢慢的我们就可以建立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