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嬷嬷见小娃和姑娘两人都一个模样,忍不住叹息一声。
“小娃,你带着念安少爷出去走走,我有话和姑娘说!”
“是,嬷嬷!小安爷,来,奴婢带你去玩咯!”
小娃说着,伸手抱过小念安,不顾小家伙的不愿,转身离去。
等到她一走,霍嬷嬷这才在颜诗情身边坐下:“姑娘,这次自己独自一个人出去,到底是疏忽大意了。即便暗地里有暗卫,但明面上只有一个,被人算计,这要是中了招,也没法解释,最后受苦的还是自己。”
“嬷嬷,原先我看那小丫也有些奇怪,但也没想太多。她的下盘很稳,身上关节要比寻常的女子来的粗大一些。这是身有功夫之人。钱市巷子多数是什么人家,嬷嬷你也清楚。小丫那情况明显就是习武多年,可那巷子的人谁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习武?不都是恨不得将闺女留在身边多替自己做点事吗?可如今看来,兴许最有问题的人,反倒是没什么问题,看起来柔柔弱弱,只知道哭的,许是心狠的。”
“姑娘先别管那些,老奴也不是让您下次碰到要外出就诊时别去。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算是积善,总归是好的。只是姑娘你下次出去时,记得一定要带人。老奴记得那小溪现在还在医馆中,当初姑娘也是答应要收她为徒。兴许她现在还达不到要求,但姑娘外出时,将她带在身边吧。”
霍嬷嬷说到这,顿了顿又道:“老奴知道小溪那孩子兴许帮不了姑娘什么,但有什么事时,也能跑跑腿,拎拎药箱,最重要的事,也能当个证人。就如今天这事,若是多一个人,且略微懂点医术的话,届时就算唐家出事,那也和姑娘没有多大关系。他们要拿的人,是偷换了药的,并不是姑娘。相信小溪能跟在姑娘身边增长见识,定然也会乐意的。”
“嗯!”
“先前老奴和小娃一起去钱市巷子招人时,老奴也是了解过那唐家。那小丫娘宋氏是个能干的,可惜命苦,嫁了个混球。她怀第一胎时,不小心没了,隔了两三年才又生了唐小丫。只是生那孩子时,给气得伤了身子,导致后来生不了。那宋氏觉得自己没给唐家生儿子,是她理亏,所以这些年任劳任怨,那个家全都靠她撑着。先前老奴了解过她的为人,确实还算不错,便让她去作坊上工。”
颜诗情一听是唐小丫的娘还是作坊中的员工,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
那唐小丫真没问题?有问题是老太太和那个据说已经跑掉的儿子?
霍嬷嬷没等颜诗情想太多,就继续道:“至于唐家那老太太,听说是个柔弱的且有些溺爱孩子。她就生了一个儿子唐强,听那些街坊说,自幼唐强要什么,她就给什么,事事顺着他……”
纵使霍嬷嬷后面的话没说,颜诗情也是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唐小丫的爹会那样,完全是唐家老太太一手导致的。
加上儿子和儿媳妇之间闹矛盾的话,老太太第一时间自然是站在儿子这边。
即便她知道儿媳妇人好,这个家也都是靠着她支撑,但那又如何?
儿媳妇对她来说,终究不是她肚子里爬出来的,是个外姓人,能和亲儿子相比吗?
再则说,她一直没给唐家生个儿子,那她百年后,哪里还有什么脸面下去见唐家的列祖列宗?
当然,这些都是颜诗情按照古代大部分人当婆婆的人角度所想的。
在她看来可能性很大。
要真是这样,那唐强应该是在外头做了什么,才会回家闹,且老太太也是知道,所以联合起来一起算计。
霍嬷嬷见她久久不语,便叹息一声。眼下都不止是唐家自己的事,按照那个唐小丫的话,背后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