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弑君

楚河汉界 灰熊猫 4801 字 9个月前

共敖听到怀王的这句命令后,嘴一张就要说话。

“敢不从命?”吴芮大叫一声,当场就答应下来。

怀王挥挥手,让卫士们立刻走。见到有人一脸愤恨不肯速走,怀王绷脸呵斥道:“你们不走,可是要让寡人死不瞑目吗?”

十余个卫士都痛哭失声,纷纷向怀王磕头后离去。

其中一个卫士一边哭一边叫道:“臣要先把项贼弑君不义的恶行传播天下,然后追随陛下于地下。”

其他几个也都大声做出了相同的承诺。

听到这些声音后,共敖脸色又是一变,但英布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这几个卫士离去时,扭头盯着三王看了好几眼,才从军队让开的口子里出去,然后飞奔离开。

看到自己的卫士都安全离开后,熊心又望向吴芮和英布:“在你们眼里,寡人到底是不是个昏君呢?”

“大王合纵诸侯,使楚国亡而复存、危而复安,焚秦七庙,洗雪前耻。”吴芮不假思索地说道:“然而大王心慈手软,不能赏赐忠臣,不能制裁反逆,以致人心离散,臣子不敢尽忠君上,志士空怀报国之心,最后竟然丢掉了祖宗社稷。若论前者,大王一鸣惊人,当能与庄王比肩,而论后者,则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吴芮说话的时候,英布一直不停地点头,等吴芮话音停止后,英布说道:“臣亦是作此观。”

“臣亦是如此。”共敖低声附和道。

“这样啊。”怀王长叹一声,苦笑道:“那能不能给寡人留个全尸,就葬在这青山绿水边?”

吴芮和英布再次一起躬身抱拳:“死罪。”

共敖也是一脸的尴尬,垂下头不敢和怀王的视线相交。

吴芮和共敖都低头不回话,最后只好由英布做答:“项王一定要将陛下的首级函封,送回彭城。臣死罪。”

“明白了。”怀王轻声说道。

“陛下请看,”英布回身,从一个卫士怀里抱来一个盒子,将它打开,里面有一颗用木头刻出来的人头:“臣斗胆,为陛下雕了这颗首级,将来用来和陛下尸身合葬,不知陛下可是满意?”

怀王看了看英布手里的人头,脸颊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算是默认了。

吴芮回头向一个卫士点点头,那个士兵就提着一柄利斧,走到了熊心背后;同时又有两个士兵抖开一张黄纱,一左一右跪在怀王两侧把它展平,这显然是用来接怀王掉落的首级的——怀王是三王的主君,他们不可能让怀王像被斩首的盗贼一样,首级跌落在泥土里打滚,被荆棘和碎石扎个鲜血淋漓。

“大王要是准备好了,就点点头,”这一切都准备停当后,吴芮后退两步躬身说道:“也可以抬手示意。”

怀王深吸了一口气,坐得更直了一些:“寡人准备好后,会抬起右手。”

“遵命,陛下。”怀王身后的斧手低声应道,他先是把利斧放在地上,对着怀王的背影深深鞠躬行礼,然后才轻手轻脚地把斧子高高举起,全神贯注地看着怀王右膝上的手。

跪在怀王面前的两个拉开黄纱的士兵,也扬起头,一丝不苟地做好准备。

吴芮、共敖、英布三王,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全都是伏下身以左手支地,右手扶着腰后的剑柄,摆出一副臣子给君主送行的姿态。

“陛下。”等了稍许,见怀王纹丝不动,吴芮忍不住微微抬头,小声地催促了一声,这时他看到斧手的双臂因为举得太久而微微抖动了。

“知道了。”怀王张口说道:“楚王失弓、楚人得之,能看到楚国平安,按说寡人走得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只是项羽倒行逆施,寡人实在是担心会有大祸降临楚国啊。”

说完怀王就猛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他脑后的寒光也随即落下。

汉二年十月,义帝楚怀王熊心,为叛贼项羽所弑,熊氏楚国灭亡。

汉军还没有开到栎阳,司马欣就出来迎接刘邦了,他已经通过使者和刘邦谈妥了投降条件:司马欣可以保留他塞王的王位,刘邦不干涉他对军官的任命,也不会拿走他的一兵一卒。至于封国领土的问题,刘邦允诺将来会替司马欣寻找一块封地,来交换他现在所有的这这一片关中领土,在得到新的封地前,司马欣仍然可以在上面征税、征兵,以维持他的军队和王府开支。

得知这个条件时,司马欣几乎不敢置信居然会这么宽厚,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下来。虽然有门客质疑这会不会是刘邦的计策,但司马欣说刘邦一贯言而有信,再说现在的形势也不允许他不投降。在来见刘邦之前,司马欣甚至打定主意,如果刘邦后悔这条款太宽厚,他也愿意做进一步的妥协。

不过刘邦并没有任何反悔的意思,他当着众人再次和司马欣确认了这个条款,并与他平起平坐地举行了会盟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司马欣也做出保证,就是会支持刘邦讨伐项羽。

完成了这次会面后,刘邦就带领汉军在栎阳城边扎营安顿下来。

“大王对他是不是太宽厚了?”樊哙跑来对刘邦说道,军队中对刘邦如此处置的反对声也不小,但和黑旗一样,刘邦力排众议,坚持了这种处置模式。除了司马欣意以外,刘邦也给董翳开出了完全相同的条件:“司马欣、董翳和章邯一样,都是无信无义的小人。”

“是有人让你来问的吗?”刘邦反问道。

“是。”樊哙应道,这个决定是刘邦见到司马欣使者后立刻做出的,大家几乎来不及反对。

“我就不问是谁让你来问的了,”刘邦对自己的连襟说道,开始耐心解释起来,为了让樊哙能正确传达,刘邦的语速非常之慢:“项羽分封的各地诸侯,现在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我如何处理三秦王。章邯不能宽恕,因为我一定得给关中父老一个交代,可司马欣既然是第一个投降我的,我就得善待他,不然其他诸侯王就不会支持我了。”

“他当初和章邯一起出卖了父母之邦,协助项羽坑杀了自己的忠诚部下,现在他又出卖了章邯,为人如此反复无常,怎么能信任?”樊哙的反应非常迅速,话说得极为流利,显然是来见刘邦前就演练过不知道多少遍了:“董翳也是一样。”

“我不会给他们背叛我的借口。”

樊哙似懂非懂地走了,过了一会儿樊哙又转悠回来了:“当初项羽突袭大王,难道就有借口了吗?”

刘邦看了樊哙一眼,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跟着大王去赴了鸿门宴后,我觉得人还是得多个心眼的好。”樊哙睁大了眼睛:“这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啊。”

“我的心眼之多,岂是你能比得了的?”刘邦笑道:“也不是让你来的那群人能比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项羽那样翻脸不认人。你看我对司马欣,就不像鸿门宴上的项羽,我对他和颜悦色,也是平起平坐,以后我对其他诸侯也会如此。既然这样,他们为什么还要跟着项羽?他们就是想背叛我,也要担心将士离心,被天下人唾骂。”

“这样吗?”樊哙顿时又被刘邦说服了。

“是,”刘邦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年轻的时候,见各路诸侯、四大公子都是如此,只有秦国最无信义,只是最近这十几年来,大家不太清楚该如何行事了。”

“可秦国不是统一六国了吗?”樊哙感觉刘邦的叙述里似乎有个漏洞。

“可秦国也被诸侯攻灭了,项羽仿效暴秦,肯定也得和秦一个下场。”

正如刘邦希望的那样,董翳在得知司马欣与刘邦和谈后,也急忙带着兵马赶到栎阳与刘邦会盟。

和对司马欣的一样,董翳同样不肯为章邯火中取栗。

就这样,远在栈道修好之前,刘邦就已经劝降了司马欣、董翳,剩下的一个章邯被包围在废丘里等死。控制了秦九郡之后,刘邦开始起草檄文,派人给河南王申阳送去,准备向这位控制三川的诸侯提出与董翳、司马欣一样的要求。

“河南王和我素无仇怨,之前只是和项羽一起洗劫了关中,不过我连塞王、翟王都既往不咎了,想必河南王也能放心吧。”刘邦知道三川是关中的咽喉,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讨伐项羽根本就无从谈起。

……

同时,在彬地。

义帝楚怀王熊心尚不知道刘邦起兵一事,被流放后他就每日游猎以消磨时间。

今天怀王的收获颇丰,同行的随从都笑逐颜开,暂时忘却了君上的处境。

可熊心却显得有些闷闷不乐,甚至还不如他没有收获的时候。

“陛下,”一个侍卫小心翼翼地问道:“您怎么了?”

“哦,没事,寡人只是想起了楚庄王的往事,”熊心一直以楚庄王为榜样,他看着握在手里的弓箭,喃喃自语道:“楚王失弓,楚人得之。”

熊心重复的是楚庄王的一段话,那是楚庄王一次游猎回来,突然发现自己的爱弓丢失了,楚王的左右就想寻找这张宝弓,但楚庄王阻止了他们,说了如此一段话:“楚王失之,楚人得知,何必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