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内讧

楚河汉界 灰熊猫 5498 字 8个月前

“我写。”范增把牙一咬,应承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王离就得到消息,楚军拔营离开了原来的驻地,远远地又退出了几十里。

“幸好下雪了!”行军的时候,范增举起手,看着漫天飞落的雪花。

“是怕有人趁机逃走吗?”项羽笑道。

“是啊,”范增点点头,昨天项羽的狠手不光把范增吓到了,其他的望族也都惊呆了。这是楚军不是陈胜、吴广的农民军,这支军队中的各级军官都是楚国的望族子弟,遵循着数百年来各家一直奉行的规矩。在项羽如同杀鸡一般地谋杀了宋义后,很多望族,甚至是一贯支持项羽和范增的人都表现出了对他们俩的戒备,如果不是这场再及时不过的大雪,肯定已经有人会自行离开军队,带领自己的家臣和士兵返回楚国了。亏了这场从昨晚开始就不停的冬雪,望族们因为行动不便,只好跟着主力一起行动。

“亚父觉得我为什么突然挑昨天动手?”项羽笑着问道。

范增看了项羽一眼,心中惊骇不已,范增已经准备好很久了,但项羽一直要等,哪怕是冒着消息泄露的危险也要等,昨天突然派人来通知范增动手,当夜就发动了兵变。

“你是在等下雪?”范增问道。

“当然,”项羽微笑着说道:“事关我全族存亡的一步,我当然是再三斟酌过的。”

“你还想了什么?”范增好奇地问道。

“亚父会知道的。”项羽卖了个关子。

因为担心这是楚军的什么阴谋,王离没敢去追击,而且楚军行动相当迅速,说撤就撤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根本没给王离多少聚拢围城部队的机会。

等到又过了几天,王离确认楚军发生了兵变,项羽以下犯上杀了大将宋义时,楚军已经在远处重新建立了坚固的营寨,王离除了捶胸顿足外没有任何事情可做。

不过楚军的内乱让王离又生出了新的希望,项羽能做初一,那保不定会有其他的楚将做十五;没多久王离还听说,项羽居然是用逗留不前这个名义杀的宋义,那王离看来就是硬说宋义私通自己图谋叛逆都要比这个理由靠谱啊,既然这样,说不定项羽马上就会被宣布为叛逆,然后王离就能看到楚军分崩离析、各自回国,或是自相残杀一番了。

抱着这样的指望,王离继续在巨鹿外面等下去,指望幸运之神再一次地青睐自己。

……

彭城。

怀王脸色阴沉,熟悉他的人从来没见过熊心的脸色这样地难看,整个楚王廷里的气氛一片肃杀。

把范增强词夺理的书信反复看了几遍后,怀王突然点点头:“寡人知道了,会给项大夫发去大将印绶。“

哆哆嗦嗦的使者如蒙大赦,连忙退下。

“大王。”使者才消失在宫殿门口,令尹吕青就出席叫道:“臣……”

“不用再说了,”怀王猛地伸出手臂,阻止他的令尹继续说下去:“如果寡人不能庇护臣子,那寡人就不再拥有臣子,如果寡人不能主持公道,那寡人的王位就岌岌可危,这个寡人岂有不知?”

“只是!”怀王加重语气,对在场的臣子们喝道:“巨鹿城外的三万楚国健儿,寡人岂能见他们变成异乡之鬼?这次寡人只能对不起宋大夫了。”

“可是。”还有其他的臣子似乎要说话。

砰。

怀王重重地一拍案,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响,好像他把全部的怒气都聚集在这一掌之中了:“寡人是楚国之主!”

“是楚国之主!”怀王重申了一遍:“谁都能不识大体,寡人不行。因为社稷系于寡人一身”

在下令给项羽大将印绶的同时,怀王还特意让传令的使者对项羽说:“记得告诉项羽,寡人的前约对他依然有效,只要他能入关中灭秦,寡人就把关中封给他。”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

最近几天特别的冷,今天白天没有看到太阳,空中到处都是大团的阴云在卷动,看起来一场大雪在所难免。

烛光在帐篷里摇曳着,王离看着摆在面前的巨大地图,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地图上用木头标志出了两军的兵力,每一个木块代表五百名士兵或是二十辆战车,木块上涂着和军旗相同的颜色。困守在巨鹿城内的赵军有十几个方木块,而围着他们的秦军则有赵军的五、六倍之多;在远离巨鹿的北方和东北方,标识着魏、燕两国的军队,他们的数量稀少,比城内的赵军还要少。

可在巨鹿的正东方,很接近魏军的位置上,有着一大团土黄色的木块,这堆木块比环绕在巨鹿周围代表秦军的红色木块还要多:它们代表着宋义统帅的楚国援军,人数高达三万四千余人,战车数百辆。几乎是王离所部的两倍。

虽然王离不断向咸阳要求援军,但他也知道这实在是件希望渺茫的事情,朝廷早已经征发了数十万的百姓,动员规模肯定超过了秦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有悲观的部下怀疑已经很接近十分之一,这些壮丁是他们各自家庭的主要劳力,持续数年的战争根本看不到结束的时候,可这些家庭的妇孺还要吃饭,失去精壮劳力的家庭去年就纷纷陷入饥寒之中,今年的冬天恐怕会有更多的秦人冻饿而死——而他们盼着回家的顶梁柱也正一片片地累死在从关中到巨鹿的数百里粮道上。

如果不是夺取了邯郸抓到了大批的赵国百姓,可能连这巨鹿都早围不下去了。

“为什么不把魏国的百姓都杀光呢?”王离恨恨地一拍桌子,现在除了赵国的粮食可供楚军使用外,韩、魏两国也正竭力动员他们的百姓给联军运粮,王离不禁想到,要是章邯不急着攻打齐国而是把韩国、魏国的领地彻底抢光、人也统统杀光的话,楚国就也得和秦军一样,从数百里之外给他们的远征军运粮了。

王离向地图南方看了一眼,那里摆着代表章邯军的红色木块,这些稀稀拉拉在漳水间拉成一字长蛇的秦军都调上来,也就能让红色的木块和土黄色的木块勉强相当而已;但它们是不可能被拿到巨鹿城下的,否则粮道上的众多民夫就会失去保护或者说监视:其中的赵人肯定会立刻逃走,而其中的关中秦人嘛,恐怕也会跑掉,苦难让这些黔首越来越不把朝廷的严刑峻法放在眼里。

楚军大将宋义的计划,王离一样很清楚,那就是坐视这条漫长的补给线把秦国的力量耗尽:虽然楚国在巨鹿城下维持的兵力比秦人还要庞大,但楚人靠着盟友,不需要投入数十万百姓在后方辗转沟壑。如果秦军投入更多的兵力,或许楚军也会进一步增加兵力,只要保证兵力对秦军稍占上风就可以。

不敢放手攻打巨鹿的秦军,迟早会拖不下去而退兵,那个时候楚军就会来一场趁胜追击,剧本和当年王翦追杀项燕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猎人和猎物换了一个位置。

宋义的营寨部署得无懈可击,和秦军也保持了相当安全的距离,每日更是派来不计其数的侦骑。王离苦思了几十天,也想不出重演定陶城下斩项梁的那幕的办法来。

帐篷被撩起了一个角,寒风吹了进来。

“什么事?”王离抬起头,盯着闯进来的士兵。

“麾下。”这个士兵的声音都变了:“楚军营地有异动!”

“什么异动?”王离警惕地站直了身。

“好像是内乱。”士兵用不确定,但是充满希望的声音说道。

“什么!”王离大叫一声,顾不得披上战袍,就急匆匆地跑出帐篷,

冲出帐篷的时候王离感到脸上一凉,好像已经开始下雪了,他迎着凛冽的北风一直跑到营墙上。

随着王离一声令下,附近营墙上的火把一起熄灭,让主帅能够不受干扰地遥望楚军的营地。

楚军的营地哪里,似乎是有很多纷杂的火光。

王离举起一只手,所有的秦军官兵都随着这个动作而屏住呼吸,王离侧过头,仔细地聆听着楚军那边的动静。听了很久,王离再次确定,他确实听到了一些杂音,不过他依然无法确定是什么声音。

“多派探马。”王离沉声说道。

卫士去执行命令后,王离又盯着楚军那边看了很久、很久。

现在王离真恨不得能回到刚刚与章邯一起大破项梁的时候,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他再也不会贪功来打巨鹿了,而是会全力支持章邯把赵国百姓都搬回秦国的提议。

这两年来的战争无疑还会天长地久地拖下去,这已经是秦国能够指望的最好结果,想到这里王离就对章邯充满了怨气,身为少府和山东秦军中地位最高的人,章邯却躲在后面运粮,说什么也不肯向朝廷如实地汇报前线的真实情况。

不久前,章邯还派来一个使者,遮遮掩掩地表示如果王离提议撤兵,那他章邯绝对不会反对,言辞里还暗示是王离贪功才让大军落到今天这样的险境。

这暗示几乎把王离气炸胸膛,在他看来如果不是章邯贪功,根本就不会有东阿之后的一连串惨败,韩、魏两国也不会灭而复起。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章邯贪功,说不定现在秦军还都躲在安全的三川之后,等着诸侯军争吵谁该第一个往荥阳的铜墙铁壁上撞。

而且,为什么该自己这个武城侯提议,而少府反倒是附议呢?明明应该是少府提议,王离来附议啊。

“你少府都顶不住,我一个武城侯就顶得住了吗?”王离在心里骂道:“就你章邯有家人,难道我王离就无牵无挂了吗?反正我就是不说退兵,最后不得不退的时候,朝廷要追究也得从你追究起,到时候我是不会替你说一句好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