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叫一声:“这里是楚地,从来都是,凭什么投降魏国?”
曹参还要再说,萧何拉了他一把,对刘邦说道:“使者是来见沛公的,沛公你去听使者说就好了。”
刘邦带着萧何、曹参来到前厅,魏国的使者正等在那里,见到刘邦后就拿出一张公文递给刘邦:“奉吾王之命,吾相来取沛、丰两县,若是沛公归顺吾王,仍是沛县县令。”
“凭什么?”刘邦抓过劝降信扫了一眼,对使者大叫道:“这里是楚国的领地,我已经向陈王效忠。”
“陈王连番大败,已经无力保护你们的安危了,”使者一本正经地说道:“为了免得砀郡落入暴秦之手,吾相提兵前来保护砀郡父老,沛公要是痴迷不悟,大军一到,沛县就要遭殃了。”
“让我一刀砍了他。”曹参按捺不住,从刘邦身侧跳过来,已经把佩剑抽了出来。
使者退后一步,也是手按剑柄:“曹狱掾,吾相也提起过你,知道你是沛县望族,这次我大魏发兵一万,你们能挡得住吗?还不早降。”
“呸,”曹参骂道:“就你们魏国,能凑得出一万人?就算能,你们主力会不放在西面防备章邯?明明是你们想趁着我们和秦国交战的时候来占便宜?”
在曹参的带动下,在场的沛县的武士纷纷露出动手的姿态,而跟着魏国使者来的几个魏国武士也全神贯注地戒备,所有人都把手放在了兵器上。
使者又后退了一步,他握着剑柄的同时,还向在场的沛县的人高呼道:“诸位都是沛县的望族,我也是,那陈胜不过是一个布衣黔首,难道你们认一个黔首做主人,称一个黔首为大王会不觉得羞耻吗?我主可和陈胜不同,魏王之后……”
“是你们相国周市立的,”刘邦打断使者,同时拦住跃跃欲试的曹参,但他同样扶着剑柄,厅内的紧张气氛一触即发,他沉声说道:“而你们周市是吾王部将,他带着吾王给他伐秦的兵,没有伐秦而是立了你家大王,这让他成了一个背主小人。”
“背主?”使者脸上傲然之色不改:“不认一个黔首为主也算背叛吗?”
“我也是一个黔首,你的相以前也是一个黔首。”刘邦喝道。
使者冷笑一声:“可沛公和我相,并没有自立为王。”
“和他多说什么?”曹参又叫了一声:“宰了这帮贼。”
“你们这是要让沛县鸡犬不留,”使者又退了一步,把佩剑拔了出来,他身后的三个魏国武士也都把长剑拔出,围拢在使者周围。
而相对的,曹参把手一挥,厅内的沛县人也都拔剑出鞘,庭院里的武士也都把武器指向四个魏国人,一时间剑光四溢,把整个屋子都照亮了。
“等等,”刘邦再次喝住了众人:“后退,后退。”
曹参等人,还有庭院里的沛县武士都后退了两步,见状四个魏国人也略略放低长剑,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刘邦说道。
“那就割了他们的耳朵。”曹参在后面狂叫道。
魏国使者闻言只是冷笑,又用力地握了握剑,但刘邦注意到他脸色也微微发白。
“回去对你的相国说,一个字都不要漏,”刘邦松开握着剑柄的手,向着魏国的使者又走前了一部,直接踏进了对方的长剑范围,他拍着手说:“暴秦无道,英雄并起击秦,你家相国不西击暴秦,不合纵诸侯,立了一个魏王,得了一个相位就沾沾自喜——我刘邦瞧不起他的志向。”
“还有他的眼光,”刘邦继续大声说道:“当年诸侯逐个为暴秦所灭,就是因为互相攻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我楚国怀王和秦国大战的时候,你魏国就趁虚攻我,杀到了这里,斩了我楚国的一个大将——结果,秦国回过头就把你们的三川夺走了——你们相国不想并肩抗秦,反倒趁机攻我,我刘邦看不起他的眼光,将来等着被暴秦再灭一次吧。”
“我刘邦还看不起他的品德,一个背主忘恩的小人;”刘邦接着说下去:“最后,自从立了魏王后,你家相国不想着收复魏国故土,连秦楚在三川激战的时候都坐壁上观,到现在为止,你家相国连一个秦国郡守都没杀过,而我刘邦虽然只有两县之兵,却已经斩了一个秦国郡守……”
“你杀了一个秦国郡守?”听到这里,魏国使者惊叫了一声。
刘邦点点头,向后挥了挥手,曹无伤大步迈前一步,刘邦拍了拍他,对魏国使者说道:“就是这位壮士,帮我刘邦斩下薛郡郡守的首级。”
魏国使者紧闭嘴唇,不再说话。
“所以,我还看不起他的军略。”刘邦跺脚拍手:“一个人,我瞧不起他的志向、品德、眼光和军略,我刘邦凭什么向他投降?就这样回去吧,把我的话带给你的相国。”
“是。”魏国使者收剑而立,向刘邦抱拳行礼:“但还请刘县令三思。”
“我虽然是一个黔首,你是一个望族,但等你能斩一个郡守,再来让我三思吧。”刘邦不耐烦地挥手道:“速去,速去。”
魏国使者走后,萧何走到刘邦身边:“沛公,要是魏兵杀来怎么办?”
刘邦沉默了好几秒,才说道:“但愿周市能听得进我的良言。”
“如果他听不进呢?”萧何追问道。
“你不用拿话激我,”刘邦叹了口气:“是我把人赶走的,当然我率兵抵抗。”
说完后,刘邦就大步走出县衙,还抛下一句话:“我去见大王的使者。”
等刘邦远去后,曹参对萧何一挑拇指:“猜得好准,沛公果然忍不住。”
“沛公何等人物,怎么会投降他?”萧何若有所思地说道:“刚才沛公那番话真是豪气冲天,话说起来,虽然沛公是个黔首,但志向、见识、品德和军略比他强的,好像还真不多啊。”
见到陈胜的使者后,刘邦就把周市的事情和他说了,最后说道:“我拒绝了魏国的劝降,沛、丰两县的子弟要保卫家乡,没法带他们去陈了,自两县推举我为首以来,他们都不负我,现在我也不能抛弃他们而去。”
使者大骂起周市来。
“魏王,周市目光短浅,早晚被秦国所擒。”刘邦安慰道。
“是的,就是不知道我看不看得到了。”使者站起身,对刘邦抱拳道:“沛公既然没法离开,那我就告辞先回陈去了。”
刘邦叹息一声。
使者见状笑了笑,用力地拍了一下腰间的长剑:“大王待我如兄弟手足,现在大王遇险,我义不独生,想必沛公是能理解的。”
第二天一早,刘邦就被吵醒了,他睁开眼,戚美人正在给他烧水,就像他亭长时的妻子一样。
“什么事?”
吵醒刘邦的使者是沛县萧何派来的。
“陈王使者抵达,指明有命令给沛公。”
刘邦深吸一口气,顿时感到一阵意气横生,昨天斩了一个郡守,今天竟然有陈胜的使者个赶到沛县,指名道姓地要见刘邦。
“知道了,”刘邦从床上一跃而起,对萧何的使者说道:“马上回去告诉萧主吏,我立刻出发,全速赶回沛县。”
“是。”使者答应下来,但没有立刻执行,而是小心地确认道:“沛公既然马上就走,那我就稍等片刻,护卫沛公如何?”
“不必,我自有护卫,”刘邦知道使者是有些不解,觉得不差这一刻:“陈王的使者,怎能怠慢?你早回去一刻也好。”
“是。”
“让夏侯婴和你一起回去。”刘邦又加了一句,夏侯婴跟随他这么多年,是刘邦最信任的人。
整理好行装后,刘邦匆匆带着两个骑兵赶回沛县,才到沛县的门口,夏侯婴就迎了出了:
“萧主吏让我在这里等你。”
“知道,知道,我已经是快马加鞭赶回了。”刘邦擦去脸上的汗水,连马都不下就向着县衙一挥马鞭:“我立刻去见陈王的使者,嗯,还是我该换下衣服再去呢?”
夏侯婴把刘邦扯下马:“萧主吏就怕你直接去见使者,所以才让我在这里等你。”
把不明所以的刘邦拉到城墙边,夏侯婴压低声音说道:“陈王这次是征兵来了。”
“征兵,征什么兵?”刘邦更加迷惑。
“就是要你带着两县义军去陈郡与陈王汇合。”夏侯婴答道。
“可薛郡还有秦兵呐,虽然我打了胜仗,”虽然陈胜的注意让刘邦有些兴奋,但同时也有吃惊之意:“但是我斩了郡守的首级,只要再给我两月,我就能打下薛郡。”
“可陈王等不了了。”
刘邦楞了一下,脸色变得凝重:“陈王那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跟我来,我们先去萧主吏那里,让萧主吏和你说。”
跟着夏侯婴见到了萧何,后者让刘邦耐心在上座坐下,等刘邦坐定后,萧何就告诉刘邦:“周文战死,吴广被杀,秦军已经直逼陈郡。”
刘邦大惊:“不是前些日子才说陈王的军队已经攻入函谷关了吗?”
“是的,”萧何点点头:“周文已经攻了戏。”
“戏是哪里?”
“据使者所说,距离咸阳还有五十里。”萧何已经把使者带来的情报理清楚:“就是说,周文将军离灭秦还差五十里,但他在最后关头被秦兵打败了。周文将军先将两支秦军逐个击破,然后再攻打咸阳,他大概有一万人,急行军三日一百五十里赶到戏,苦战一天打垮了上千秦军车马兵,但还来不及休息,就被同样急行而来的秦少府章邯击败,这支秦军至少有三万人。”
“然后呢?”
萧何叹了口气:“周文将军重振旗鼓再战,再次被击败;然后三战,四战,五战,六战,七战——最后一仗周文将军身边只剩不到千人了,虽然拼尽全力依然没能取胜,这时他已经退出函谷关,战败后他退到了渑池。”
“七战?”刘邦也是叹息:“周文力竭了。”
“周文带着最后百来人守城,不利,城破后周将军亲自与秦军巷战,没能击退冲进城的秦兵,就让手下逃走去向假王报信,他自刎而死。”
“好汉!”夏侯婴大喝一声,他不是第一次听这件事,但仍是按捺不住:“真恨不得与周文将军并肩而战。”
“那假王呢?怎么假王也战死了?为什么之前假王不去支援周文将军?“刘邦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
“周文将军攻克洛阳后,三川守李由依然坚守荥阳,假王既被荥阳挡住大军去路,又想夺下敖仓取得秦人存在那里的粮食,可久攻不下,再说之前周文将军传来的都是捷报。等假王得知不好后,他的大军还被李由牵扯住,就无法去增援周文将军。”
周文的几百人能翻山越岭绕过荥阳,吴广的上万大军可做不到,等章邯前来给李由解围时,吴广军内部意见不和,有很多将领反对吴广解围退兵的计划,竟然假借陈胜的名义刺杀了吴广。义军自相残杀,被章邯和李由联手打垮。
“现在荥阳之围已解,章邯军屡战屡胜,士气正旺,估计会攻向陈郡,陈王这次派使者来就是要征我们两县的兵,多半还会授予沛公一个封赏。”萧何最后说道。
刘邦说:“正合我意,我当亲率两县楚军赶赴陈王麾下,同诸侯一起与秦人决战。”
但刘邦的话没有得到任何响应,就连刘邦的老朋友,刚才还高声称赞周文的夏侯婴都不说话。
“怎么了?”刘邦看看萧何,又看看夏侯婴,感到自己好像说错了话。
“诸侯?沛公有没有想过为何陈王会来我们这里征兵?如果有诸侯兵可用,陈王也用不到我们的兵啊。”
“这个倒是,我已经想到了,陈王专心攻秦,并不太在乎后方,不过既然要陈王的认可,那带兵去效忠陈王也是当然之事。”之前陈胜和刘邦没有紧密的统属关系,刘邦自称楚军,不远的陈郡对此也是默认的。现在对方找到自己头上显然是急需用兵,不过刘邦对此倒不是很担心:“魏王、赵王,都是陈王所立,他们怎么会不支援陈王呢?”
“大王的使者自己说的,诸侯皆不响应大王的号召,所以大王才征调沛公的兵马。”萧何一句话就打消了刘邦的幻想。
“所以你们不同意出兵?”刘邦问道。
“是。”萧何点点头:“以沛、丰两县的兵马去支援大王,对抗数万秦兵,那和送死没区别。”
“你也是这个意思?”刘邦又问夏侯婴。
“不错,虽然我们刚杀了一个郡守,可一郡之兵可没有几万,”夏侯婴点点头:“我觉得不如坚守,如果陈王要来我们这里,我们可以和陈王一起坚守,到时归顺陈王我也不反对,但和几万秦军正面交锋?周文将军都输了,我们就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