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就有大志,说起来,有件事我一直都不敢说,对谁都没说过,生怕会给我家招来灾祸,现在总算可以告诉你了。”项梁脸上颇有得意之色,对项伯说起一件往事:“当年秦始皇到会稽来的时候,我带着羽儿在人群里看他的车驾。羽儿当时和我说:‘彼可取而代之’,当时可真是吓了我一跳,我们逃难之家,要是被听到说这种话,那恐怕就是殷通都护不住我们了。”
“彼可取而代之?”项伯听得眼睛越睁越大,吃惊不已地对弟弟说道:“我家世代为楚将……”
“好了,”项梁的兴头被这话打消了不少,他有些不悦地说道:“羽儿当时还小,他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我只是说他自幼就胸有大志,定能将我家光大!”
……
咸阳
“逆贼已经攻入三川郡。”丞相李斯亲自给皇帝讲解地图,说话的时候他一脸严肃:“逆贼已经啸聚万人,兵车数百。”
“丞相有何对策?”皇帝问道,本来乱事刚起的时候他并没有多么紧张,数百年来,乃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里,陈胜这样的农民从来都不配成为贵族的敌人。如果造反的是六国贵族,说不定皇帝、丞相一开始还会拿正眼看看报告,但一个农民——秦廷的官员都是当笑话讲的,更不用说皇帝了。
但没想到才短短三个月,局势就急转直下,被派去镇压的军队无不被陈胜打得一败涂地,而且这个陈胜毫无合纵连横的头脑,坐视他的部将纷纷自立,坐视他们在自己的背后大肆扩张——陈胜,还有他的假王吴广,只是摆出了一幅和秦廷同归于尽的姿态,拼尽全力地向关中杀过来。
“陛下勿忧。”李斯指着地图上的一城对皇帝说道:“臣儿李由,已经下令三川精锐尽数赶赴荥阳了,只要荥阳不失,函谷关便无忧了,现在臣儿应该已经在荥阳和逆贼交战了。”
三川郡本来是晋国领土,魏国重地,当此地掌握在秦国敌人手中时,关中就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而当秦国夺取了三川后,它就成为了关中的一道屏障。
而在这道屏障中,最重要的位置不是郡治洛阳,而是荥阳(后世又称虎牢关),只要控制住这个要害,关东诸国就无法运送粮草到函谷关前,自然也就无法威胁关中——这同样是久经历史证明的兵家常识,陈胜和他的农民部下可能不懂,但肯定无法改变。
所以在得知吴广领农民军全部主力前来的消息后,三川守李由二话不说地空城而出,带着两千五百甲士离开洛阳赶到荥阳。
现在正如李斯预料的那样,李由正站在荥阳的城头,看着城前黑压压正在打造攻城器械的吴广军。
现在三川守担心的并不是这些农民军,虽然他的甲士只有吴广兵力的四、五分之一,但这些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秦国精锐,而他对面的敌人全是农民、戍卒、苦役,没有望族子弟充当军官。
三川守李由担心的是,陈胜这样执着地把全部的兵力都发向这个战场来,堵塞了秦军从关中出击的道路,这样秦廷该怎么样支援关东那些各自为战的郡县呢?他们面对的可是由六国贵族统帅,郡县望族子弟指挥的叛军,是更为可怕的敌人。
“侄儿有不同看法。”
在项家的密会上,项伯话音刚落,项羽就又出声反对。
见哥哥的脸色登时变得很难看,项梁就呵呵笑道:“听听总没有问题吧,”安抚完项伯后,就对侄子说道:“你讲讲看。”
“刚才叔父说要选贤用良,收拢本郡人心……”项羽开口说道。
“这也有错吗?”项伯没好气地说道,自从杀了殷通之后,项梁对侄子的意见就变得越来越重视,而对项伯的看法则越来越忽视。
“侄儿觉得不妥。”项羽毫不退让。
“好,你说。”项伯没想到这都能成为有争议的观点,气得胡须都开始抖了。
“自家人,何必如此。”项梁又安慰了弟弟一句,然后再次看向项羽:“说吧。”
“我项氏一门本非会稽望族,不过是十多年前才逃难来此,是客居此地,无论我们如何选拔贤良,被任用的本地望族也都会认为是理所应当,始终会认为我们是外来的,没有十代、二十代的联姻、结交,这个看法是绝对不会有所改变的。”项羽毫不客气地攻击叔叔的策略:“与会稽这里的望族结交,指望讨他们欢心,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居于我家之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你说该怎么办?”项伯没好气地说道:“你也知道我家是客居此地,只有百多个门客而已。”
“我们应该立刻在会稽征兵,”项羽斩钉截铁地说道:“现在会稽望族畏惧我家超过敬爱,等他们渐渐从我家诛杀殷通的恐惧中恢复过来,等他们开始私下串联,祖父再厚的遗泽也有用光的时候。所以侄儿认为,我们应该趁着他们还畏惧我家的时候,让他们每家都出子弟参军,都捐献家产给我军充做军资。”
“恩德不施,却征兵、征粮?”项伯对项梁反对道:“结怨本地望族,大祸立至啊。”
项梁也显得颇为犹豫。
“仅靠殷通的家财是不够的,而且没有望族的子弟,我们难道光靠招揽来的门客帮我们领军吗?”项羽的话还没有说完,他有些激动地对项梁说道:“全速征兵,然后火速渡江,袭取江西、江北诸郡!”
说到此处,项羽不由地站起来,走到悬挂着的地图旁,对两位叔叔说道:“陈胜眼中只有关中,一心要杀入函谷关向秦国报仇,而秦廷也只能全力抵挡陈胜的攻势,无暇顾及天下各郡。现在江西、江北诸郡皆反,但各郡守皆不反,至于各县,也是一半反,一半不反,因为天下的望族都被秦兵吓破胆了,他们不知道秦兵能不能杀回来,所以这些有家有业的望族都在观望局势,或是想寻找势力依附。郡守都是秦人,他们大都忠于秦廷,殷通这样的都找不到第二个。”
项羽在会稽郡北方比划了一下,这些郡都陷入混战,揭竿而起的底层楚人和游侠,还有进行镇压的秦国郡守,以及夹在两者之间的县令和县望。
“现在各郡还都没有决出胜负,”项羽继续说道:“如果义军获胜,他们自然就是楚军,到时候我家再要讨伐这些郡县就师出无名,而且会遭到地方望族抵抗,如果是秦人获胜,自然讨伐起来会困难得多——而现在正是良机,我们出兵讨伐秦人郡守,是救各地义军于水火,而有了我家的大军,各郡县望族也有了依靠。”项羽看着项梁说道:“侄儿记得书上有句话,叫天授弗取,反受其咎——此时我家已经平定会稽郡,而四周混战不休,秦与陈胜决战于三川。此乃天以江西、江北各郡授我项家,若不速取,必招天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