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不好接她的话,难道还能应和她说林姑娘已经不喜欢宝二爷了?这话说出去且不提旁人会不会信,至少宝二爷绝对不会承认,既如此又何必添堵。
加之二太太的意思也很是明显,林姑娘若不多纠缠,宝姑娘那儿行事便会顺利很多,这样未必不是件好事。
红儿听见晴雯的话音,送林姑娘进屋后,又掉头走到晴雯面前,“林姑娘的事,你配提吗?若有下次,我定会告诉宝二爷的,看他治不治你。”
“你……”
晴雯脸都憋红了,红儿挑挑眉状若挑衅。
袭人赶紧扯开两人,“好啦好啦,都是自家姐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闹成这样。”
红儿咧嘴一笑,“我年纪小脸面轻,不过却知道姑娘是我主子,她若脸面受损,我定不能坐视不理的,要知道我可没紫鹃那么好性。”
“你以为我不敢打你!”
“你敢吗?你打我试试,看你们家二爷不撵了你!还有啊,你哥哥嫂嫂可还在我爹娘手里做事呢,你招惹不起我。”
红儿说完,洋洋洒洒出去安排人打热水,林姑娘该沐浴梳洗了。
近日来林姑娘都要把身子泡热来,才肯躺下休息,需要准备的干花药材之类的,还不少呢。
那张帖子在林黛玉看来,其实并未有多精致,以八福晋的霸道性子来看,宴会该是匆匆定下的,连帖子也是匆匆做的,就其根源,在于她那荷包。
江南。
林如海近日来面若黑煞神,儒雅的脸上无一丝笑容,盐商们跟他打交道,心里苦哈哈的。
一封来自荣国府的信,把这位脾性温和的人,激得显露出了些暴戾。
四贝勒爷刚刚到江南,林如海就这么着,旁人不知底细,一个个缩着尾巴不敢露出来,怕被砍了。
看过无数密信的林如海,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还能看见自个女儿写得内涵十足的信,她才十一岁,正该天真烂漫的时候,怎得就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为了不冤枉他岳家,林如海并未第一时间下手,也未像计划里的那样协助四贝勒爷,他按兵不动着,只让林管家把给黛玉的生辰礼加厚三分,尤其是银子和胭脂水粉首饰布料,都往翻倍里加。
林黛玉花钱很快,荣国府的丫头婆子只认银子,为着自个过得好,为着自个能有个好吃穿,黛玉一点不心疼银子,因为总有人需要她帮衬。
倘若二奶奶不给,她还可以找宝玉要,若是宝玉不给,探春一定会给,甚至二太太和老太太都会给,偌大个荣国府,没出息得多了去,她半点不怕。
红儿才跟林姑娘多久,对林姑娘可以说佩服得五体投地。
常人道林姑娘穷酸小性,可看着林姑娘这一步步走得,实在心惊!
红儿曾经格外倾慕二奶奶,满府上下包括宁国府在内,再无人可与她比肩,二奶奶不仅有脸面有手段还有权利,即便府上人对她有诸多怨言,那也掩盖不了她的厉害。
但看着林姑娘这信手拈来的算计,大开大合根本不拘泥与后院纷争,举动不算激烈不算隐蔽,却让人无法不跟着她的节奏走,连怨言都不敢有。
这没准是种大家风范,红儿暗地里思量着,荣国府若让林姑娘掌控,敢蹬鼻子上脸的人绝对不多。
回到碧纱橱,宝玉还未回来,晴雯和袭人坐在小厅里,有一搭没一搭得聊着。
今儿宝玉一个丫头都没带,梨香院那儿自会好生送他回来,并不需要担心什么。
天气正渐渐回暖,林黛玉养了快一个多月的时间,气色明显好上很多,她又爱精心装扮,好东西用上后难免更能显出精神气。
若说曾经的黛玉与晴雯有三分相似,如今却一分也无,伺候人的丫头站在她身边,就只是个丫头而已,谁都不会认错两人的身份。
从言行到举止,黛玉正在蜕变,这是经过常年培养才能拥有的技能,是原先的黛玉无法掌握的东西,荣国府上无人拥有,自然也无人可以教导黛玉。
就好比府上都夸说不错得探春,跟真正的大家闺秀站一块儿,不自惭形秽才怪。
更何况武后做过皇帝,养气功夫非同小可,比一般人家的姑娘多得不仅仅是心计,还有纵观全局的眼光。
虽然人依旧柔和,但真的不一样了。
如今她这一闹,连三春都不能跟她相提并论,薛宝钗这样的商女就更不值一提,往后宝钗若还想踩着她林黛玉往上爬,怕是不可能的。
袭人见林姑娘回来了,赶紧迎上前去,刚刚宝二爷走之前特意交代过,林姑娘喜欢喝的松路茶要用傍晚的露水煮过三道后,再在林姑娘饭后端上去。
若等宝二爷回来发现她们还未给林姑娘端上,怕又是要闹一场。
“林姑娘回来了?可要喝杯茶,我们宝二爷知道你爱喝松露茶,特意为你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