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

也就是清楚赵潋这如风如火的个性,于济楚后来再也不曾肖想过公主。太后下旨为公主招婿,他也没有再没有心动。

暌违几年,竟在此处得见,赵潋也有几分窘迫。

但于济楚显然不是来找她麻烦的,而是将目光飘向了君瑕。

赵潋有点怔然,回头看见,君瑕取了一只水袋,从容地喝了一口水,如浮冰碎雪般的白袍被指尖拈起,擦拭了浸了水的粉唇,露出吟吟微笑,似高旷的流云般逸洒而温和。但唯独,他仿佛不知道有人在打量他。

赵潋心生一叹,这是自然,他看不见啊。

于济楚按着长刀朝君瑕走近,赵潋戒备地要防他抽刀,却只见于济楚浅笑道:“阁下可是不日前破解了断桥残雪的君先生?”

赵潋眉毛一耸,似乎为自己的自作多情而尴尬。是了,于济楚和谢珺什么关系,和自己什么关系,亏她刚才以为他是来找自己麻烦的,但也都好几年过去了,于济楚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男人。她尴尬地往身旁退了一下,退到了杀墨跟前。

杀墨还以为于济楚要对君瑕不利,手里头攥了一把细腻的沙灰了,要是他敢拔刀,杀墨率先将灰扔他脸上,拖着先生就跑。

但两人异想天开,都不知道想到何处去了,于济楚只是微笑,“我从未见过先生,以往也没听过先生名号,先生应当……不是汴梁人?”

君瑕听到了有人来找麻烦,也回以微笑,“来自江南,姑苏人氏。”

“先生棋力惊人,在下不知能否有幸,与先生手谈一局?”

于济楚说话软绵绵的,好没意思,赵潋托着下巴干等着,只听君瑕回道:“如今在下寄身于公主府,并不方便与于大人见面。”

于济楚道:“先生知道我姓氏?”

“方才公主说的。”杀墨翻了个白眼儿,连他都听出来了,姓于的是有多看不起他们先生。

于济楚掠过这节,正要说话,赵潋忍不住了,“于大人,你带着一伙儿人赶来是要做甚么?这会儿天要下雨了,我们也正要回城,不想耽搁于大人办公,若无要事,还是放我们走吧。”

于济楚低头,负手而笑,“听闻方才有人拐带幼童出城,下官身兼巡御司副指挥使,受太后凤命监察,故此追来。未料是公主携皇上出游。皇上既已回宫,下官只能护送公主回府了。”

看得出来于济楚对巡防挺上心的,如此也好。

但赵潋有点尴尬,要是让她做饵引出拍花子案幕后主使,少不得要向于济楚求助。真的……她真的拉不下这个脸。

为什么竟会觉得,他身体无恙?赵潋每回碰到君瑕的肌肤,都能感觉到一种异乎常人的凉,虽是一身薄衫,可这夏日炎炎的,她竟从未见过他出过汗。

太奇怪了。

赵潋捂着额头走了过去,君瑕已经服了药,脸色稍稍恢复了些,一旁的杀墨忙将药瓶子收拾好,把水袋往手里一捡,恭敬地跪到了一旁,实则是在将东西往怀里收拾。

幸得公主没发现。

赵潋扶住了君瑕的轮椅,“先生,你脸色有些白。”

她担忧不已,拿手背碰他的额头,“没发烧。”

君瑕一笑,看着她到处碰自己的脸,右手缓缓一动,“只是吹了风,公主怎么大惊小怪了。”

赵潋朱唇一抿,“先生真当我没心没肺么,我也是为了你身体着想,要是实在不舒服,我得赶紧带你回城找大夫。别的事儿,忍一忍熬一熬就过了,偏偏身体的大事儿,忍不得也熬不得,先生,你真的还好么?”

“还好,公主不必担忧。”

君瑕在那儿云淡风轻地说自个儿还好,杀墨差点一个白眼翻上天。

赵潋多看了几眼君瑕,苍白的形容,羸弱的一副身躯,怎么看都薄如一张宣纸,她是真的不信他嘴里说的什么“还好”,将信将疑地住手了,因为她察觉到君瑕对她的肢体碰触有点敏感,好像不大情愿。

那头,小皇帝赵清摸出了两颗石子,照着一只五彩羽毛的野鸡拉开弹弓,“咻”的一声,石子飞出,不中。

赵清忙跟上去两步,又是一颗石子飞出,又不中。

小皇帝平日里都是一个人玩球玩石子,有一点比别人好,耐心绝对是足够的。宫里头能给他玩的都是经过特殊驯养的呆物,他是头一回野猎,不中也情有可原,赵清半点没有不耐烦,趁着那野鸡翻上公主坡,赵清黄雀在后,一颗大石头飞着破空。

“砰——”正中野鸡脑袋,赵清也不倨傲自满,先扑上去,逮住了它的脖子,将一只翠蓝呈五彩的野鸡倒提了起来。

赵潋惊讶地看着,仿佛不敢相信。

赵清终于是摸了摸鼻子,露出一个得意而满足的笑容,“皇姐,你看朕的弓法如何?”

她不服不行。她这年纪的时候,射太学内学堂外的红柿子,能射中正拿着戒尺逡巡的老师傅。

赵潋将嘴唇扯了扯,正要夸赞他几句,公主坡远处忽地响起一阵动地惊天的铠甲铮璁声和齐整的脚步声,肃然庄穆,赵清脸颊上挂着的两坨肉挂不住了,他忿然看了眼出卖他的皇姐和君瑕,但后两者都两脸无辜,赵清也没得质问,便被团团包围来的禁卫军裹成了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