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处以极刑,以儆效尤,钦此!

更荒谬的是,这种事根本无法自证,哪怕滴血认亲,也需取陆泓琛的血验之,而陆泓琛如今已成一具尸首,如何能够取血……

“来人,把这个妖女拖下去,乱棍打死!”太后似乎忍住了极大的痛恨,才没亲手将秦雨缨活活撕了。

“且慢。”一道声音传来。

那老太监一愣,率先回过神来,连忙转身行礼:“皇上……”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

他瞥了一眼被折磨得不似人样的秦雨缨,朝太后道:“母后,钦天监方才前来禀告,荧惑守心,紫薇星渐隐,此乃大凶之兆,定是有祸国殃民之人出现,唯有诛杀此人,才能扫平灾祸、国运亨通。”

不必说,他口中的祸国殃民之人,定是秦雨缨无疑。

“那还不快将她杀了!”太后催促。

“母后莫急,此女毕竟是七王妃,须得给文武百官一个交代。”皇帝道。

说着,心中似乎已有了一个主意:“既然是灾星邪祟,那先前的旱情、瘟疫定是因她而起,断然不能让她这么轻易就死了,朕要将她斩杀于文武百官眼前,让众人都看看,灾星是何下场。”

太后根本没细想他这话里的含义,闻言颔首:“皇儿言之有理,此事,哀家就不插手了……”

“母后不打算保此女腹中的胎儿了?”皇帝问。

提及胎儿,太后略显干瘪的嘴唇一颤,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痛楚。

“皇上有所不知,这秦氏所怀的,根本不是七王爷的骨肉。”老太监连忙解释。

皇帝面色微变。

他自然晓得,秦雨缨与陆泓琛素来夫妻情深,断然不可能做出这等匪夷所思的事……

可太后如此以为,倒也不是件坏事。

至少,能替他省却不少麻烦……

假惺惺安慰了几句,皇帝亲自扶太后出了大牢,待太后的马车走远,他侧目吩咐:“传朕旨意,明日早朝时,将灾星秦氏绑于殿前,施以万箭穿心之刑。”

“是!”御林军头领上前应道。

此举意在威慑文武百官,毕竟一众重臣之中,有不少武将对陆泓琛忠心耿耿,经此一事难免不会义愤填膺。

这帮武将皆是服硬不服软之人,唯有施以威压,才能以绝后患。

连王妃都能被处以极刑,乱箭射死于朝堂之上,旁人若有异心,必将死得更为凄惨。

见此一幕,自然谁也不敢再轻易对他发难……

皇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被绑在殿前时,秦雨缨心中似有冷风刮过,眼底亦是一片冰凉。

她的脸被烫得丑陋不堪,一身衣物更是破成了碎布,看起来与乞丐无异。

一众大臣朝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认出了她是七王妃,也有的半信半疑,不敢确信她的身份。

“这七王妃竟是异族人?”

“听闻她下毒杀了七王爷,也不知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刑部那头都已放出风声来了,还能有假?”

“素净!”一个太监手捧圣旨,站在高高台阶之上,“众臣领旨。”

底下的大臣齐刷刷跪了一地。

太监抑扬顿挫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异族女子秦氏,下毒谋害七王爷,蛇蝎心肠,罪不容恕,处以极刑,以儆效尤,钦此!”

话音刚落,就见无数箭矢飞来。

乱箭之中,陡然飞出几道人影,护在了秦雨缨身前。

那几个皆是陆泓琛一手提拔的武将,身着官服,手无寸铁,压根抵挡不住那成百上千的箭矢,很快就身中数箭,血流不止。

“这其中定有误会,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三思啊……”

太监大喝一声:“你们好大的胆子!皇上有令,谁敢阻拦,杀无赦!”

手持兵刃的御林军一拥而上,二话不说就将那几个被箭重伤的大臣乱刀砍死。

可怜几名追随陆泓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才,就这么成了刀下冤魂。

“谁人还敢阻拦?”太监冷声问。

文武百官皆噤若寒蝉,一时间,殿外静可抛针。

殿内,高座之上的皇帝站起身来,俯瞰群臣,略显苍老的眸中是一抹极深极冷的笑意。

好,很好,早就该像今日这般鸡儆猴了。

他才是这骊国的天子,而陆泓琛,不过区区一个王爷。

从今日起,胆敢继续追随陆泓琛者,他一个也不会放过!

“行刑!”冷冷二字迸出牙关。

纷纷扬扬的箭矢,从四边八方飞来,风声凌厉,似能生生穿透耳膜。

箭雨之中,早已浑身是血的秦雨缨勾了勾唇,眸光有那么一点戏谑。

没了舌头,自是说不出话的,好在她心里所想的,皆能一字不落地传入书灵耳中。

“这就是你所说的万箭穿心吗?”

“怎么,你对这种死法很是不满?”耳边那道声音问。

“倒也不是,只是我以为自己会与陆泓琛死在一起,没想到却是这种结局……”

“想得倒美,”书灵撇嘴,“原本你可以与陆泓琛葬在一起,可现在不行了,太后笃定你怀的不是陆泓琛的子嗣,不将你扔去乱葬岗喂野狗就已不错了。”

喂野狗?

秦雨缨深吸了一口气。

她断然不想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带着一身的冤屈,成为野狗的果腹之食。

秦雨缨唇边浮现一丝浅笑。

皇帝的狠辣、皇后的阴险、太后的愚蠢……她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好戏才刚到一半而已……”那声音继续在耳边说道。

言语间,几个狱卒走了过来。

“你说这七王妃,还真是个硬骨头啊,挨了这么久的鞭子,居然一声也不吭。”其中一人道。

另一人上下打量秦雨缨,视线停留在她苍白的脸上,那目光着实有些垂涎:“可惜了,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张脸,很快就要毁了……”

皇后娘娘特地派人前来打点了一番,却不是想让秦雨缨少受些皮肉之苦,恰恰相反,秦雨缨死得越难看,这些狱卒就能得到越多的奖赏。

话音落下,那人伸手拿起火炉中烧红的烙铁,对准了秦雨缨的鼻尖:“啧啧,这块铁一烙下去,再好看的人也会变成丑八怪……”

那炽热的烙铁越靠越近,秦雨缨甚至能嗅到发丝烧焦的气味。

她伸手想取袖中的银针,耳边那声音却道:“别白费力气了,你而今手筋脚筋皆已被挑断,如何对付得了这两个牛高马大的男子……”

秦雨缨张了张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原因无二,她刚被人用剪子绞去了舌头。

看着她口中的那团血肉模糊,手持烙铁的狱卒忍不住一阵作呕。

这人年纪轻轻,显然是个新来的。

另一狱卒见状很是嫌弃:“啧,连这都怕,也不嫌丢人?”

说着,接过那烙铁,二话不说就按在了秦雨缨肩头。

烙铁触及皮肉,发出嗞的一声,冒起一阵青烟。

料想中那撕心裂肺的叫声却没出现,狱卒抬头一看,秦雨缨凌厉的眸中,竟瞧不出一星半点的惧意……

与此同时,皇后寝宫。

“娘娘,不好了,太后娘娘得知那李院使动不了刀子,急得不行,说是要亲自去大牢里给七王妃灌催产药……”一名宫女跪地禀告。

“什么?”皇后闻言一惊,手中的茶盏险些摔碎在地,“这老东西怎么处处与本宫作对,本宫要向东她就非要向西!”

“就是,不过是个孽种罢了,胎死腹中便胎死腹中,有什么打紧的?”一旁的漓元公主,小心翼翼地替皇后端稳了茶盏,“太后娘娘如今年纪大了,脑子也糊涂了,这整个骊国可不是只围着那七王爷一人转的,他的子嗣又不是皇子,有那么重要吗?”

听闻七王爷死了,七王妃被关入了大牢,漓元心念一动,立刻带了几个宫女前来拜见皇后。

这两人是皇后娘娘的心腹大患,如今大患已除,她自然要露面拍拍马屁,如此方能讨皇后娘娘欢心……

皇后听了这话很是受用。

连漓元这个小丫头片子都能悟透的道理,太后一大把年纪了却还看不懂,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只怕太后越是看重这孩子,皇帝就越不会让秦雨缨将孩子生下来。

原因无二,皇帝对陆泓琛的成见,一半是因皇位之争而起,另一半则是太后一手促成。

若太后不处处袒护陆泓琛,皇帝对陆泓琛这个亲弟,又何来如此深的嫉妒与仇怨?

这一偏心,就偏心了大半辈子,先是想让先帝废长立幼,立陆泓琛为太子,而后又亲自请了薛老将军给陆泓琛当师傅……

在陆泓琛得了“怪病”之后,更是千般纵容、百般宠爱,恨不得将自己的寿命匀出一半给这个宝贝次子。

被冷落了半生的皇帝,心中积怨已久,此番给了陆泓琛一个全尸,已算是仁至义尽。

太后要是安分守己些也就罢了,可她偏偏心急如焚,一度忙中添乱,如此一来,只会火上浇油,令皇帝愈发容不下秦雨缨肚子里的那个孽种……

皇后没有猜错,皇帝身边很快就有心腹大臣相劝:“皇上,那七王妃肚子里的孩子,万万不能生下来啊,七王爷死得如此蹊跷,不知内情者只怕会怀疑是皇上您下的毒手,万一这孩子长大后受奸人挑唆,视皇上您为杀父仇人,那……那可就……”

这率先开口的是赵御史,赵御史并不晓事情的经过,一席话还没说完,就见皇帝脸色骤变,他连忙止住了话头,没再继续说下去。

“赵御史所言极是,皇上三思啊……”很快就有人附和。

几名心腹大臣,皆主张要除去秦雨缨腹中的孩子以绝后患,一个接一个地跪地,苦苦相劝。

劝了约摸半柱香的功夫,皇帝才略略叹了口气:“众位爱卿说的确有道理,不如……”

几名大臣皆伸长了脖子,等待下文。

一众武将皆为陆泓琛马首是瞻,故而此时聚集在养心殿的,皆是鹤发鸡皮、头发花白的文官,劝得那叫一个忠心耿耿、唾沫横飞。

“不如……就照众位爱卿所说的办,只是须得给那七王妃留一个全尸,她毕竟曾是七弟的妃子,七弟已死,就让他的妃子与孩儿一并殉葬吧。”皇帝道。

为首的赵御史闻言大舒一口气:“皇上如此仁慈,真乃夜朝之幸!”

谋害王爷,罪该万死,就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留具全尸已是莫大的恩慈。

想了想,赵御史再次拱手问道:“皇上,七王妃的宗亲……又当如何处置?”

“一并杀了。”皇帝道了四字。

这一回,倒是丝毫不加犹豫。

几名大臣对此自是没有异议,原因无二,那牧家是异族之后,本就该杀。

若是不杀,凭牧家的财力,今后定会发展成骊国的一股大势力,到时就是后悔也来不及……

“传朕旨意,牧家上下,不留活口。七王府众人,暂且押入大牢,择日再一一盘查,一旦发现其中有异族奸细,全部杀无赦!”

圣旨就这么降下了,御林军出动的速度极快,血洗完整个牧家,太后这边还没收到任何风声。

“太后娘娘,听说太医院那边又派御医去瞧那七王妃的伤势了,几个御医都说,七王妃肚子里的孩子远不足九个月,至多只有五六个月……”宫女将听得的消息,一一说给太后听。

太后躺在床榻上,经此一事,头风病发作得很是突然,脑仁一阵阵钝痛,痛得都有些睁不开眼了。

若非如此,她早就亲自去大牢里质问秦雨缨了。

此时听宫女这么一说,她心中不由一凛,双眼强行睁开了一条缝:“你说什么,胎儿不足月?”

“是啊。”宫女点头,一五一十说道,“御医们都觉得奇怪,还说幸好李院使没有动刀,否则这孩子尚不足月,取出来也定是个死的……”

说着,连忙住了口。

太后信佛,最忌讳听这个死字。

尤其,七王妃腹中的孩子,还是她的亲孙子……

这么一想,宫女不由惊惧万分,原以为自己定要挨板子了,哪晓得太后沉默良久,竟一字未说。

“太……太后娘娘……”宫女小心翼翼地抬起眼皮。

瞥见太后阴沉至极的脸色,心里一紧,连忙又垂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