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情愫(呃,求个点击和推荐票,可否?)

虽说迁都之后,联军不再形成威胁,但始终感觉到了长安,局势会更复杂。

你我都不是那种好勾心斗角的人,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遭人算计。我想,与其在长安被人算计,不如离去……那里,一定会更加危险,更加复杂,不适合你我。”

说到这里,丁辰看着高顺道:“老高,是不是有些不舍?”

高顺闻听却晒然笑道:“有甚不舍,只不过那陷阵营好不容易有些成绩,放弃的话,感觉可惜。

不过,你说的不错,你我的性子都不喜欢勾心斗角,留在长安,反而更加危险。”

丁辰没有问高顺的打算,而是直接问他舍不舍得。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也许是此次荥阳大战,让他的性子里不知不觉中多出了一些强势的味道,所以言语中,直接就为高顺做出了决定。亦或者,在丁辰眼中,高顺就是他身边的人吧。

高顺倒也不觉得被冒犯,甚至没有感觉到丁辰的变化。

听了他的回答,丁辰总算是笑了。

“我出征前,丞相曾对我说,只要我斩首青绶,便答应我一个要求。

这次我生擒了李旻,也算是完成了任务。我想,他应该不会反悔,你也做好准备吧。”

高顺闻听,点头答应。

++++++++++++++++++++++++++++++++++++

就这样,丁辰在新安城外休整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继续启程。

渑池位于新南以西,是出函谷关之后的第二座城池,也是长安以东的一处军事要地。

历史上著名的渑池会,就发生在这里。

丁辰奉命驻守渑池,也是董卓的安排。

由此可以看出,丁辰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伴随着荥阳之战后,发生了巨大改变。

这屯驻渑池,形同独领一军。

在此之前,丁辰是绝无可能享受到如此高的待遇。

不过这也让丁辰有些担心。董卓如此看重他,他向董卓请辞,董卓会答应他离开吗?

这心里,有些忧虑。

渑池不大,丁辰抵达渑池之后,非常顺利的接收了驻扎在渑池的兵马。

此前的渑池守将名叫李蒙,也是凉州军的将领。

由此可以看出,在董卓帐下,吕布虽然备受重视,可真正为董卓所信任的,还是凉州军。

李蒙和丁辰交接之后,连夜便赶往长安。

丁辰则巡视了渑池周遭,便决定驻守城外……渑池县城不大,相传最初,这里只是一个水池,名为黾池。后来因古代赵秦会盟而闻名天下,于是就有了黾池县城。

整个县城,有人口三万,是个中等县城。

而驻守黾池的兵马,却有八千。

在加上丁辰带来的一千多兵马,将近一万人。

小小的县城,突然增加一万人,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所以丁辰也不想麻烦地方,索性把帅府就放在了城外。这样一来,更方便操练兵马,也省去了不少事情。

只是,曹操依旧没有音讯。

庞德还没有回来,不过根据从前方撤下来的凉州军口中,丁辰大体上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

他们退出洛阳不久,联军便抵达偃师。

时,洛阳因遭遇董卓的强行迁移,以至于房舍被毁,宫殿被烧,昔日偌大的繁华都城,变得残破无比。

袁绍等人担心会有埋伏,所以在偃师迟迟不肯前进。

时曹操和孙坚感到不满,于是向袁绍主动请缨。

曹操是率先抵达洛阳,不过他没有进入洛阳城,而是继续向西追击。孙坚呢,从宣阳门进入洛阳,扑灭了洛阳大火。相比之下,曹操的运气有些糟糕。他一路追击,解救了不少难民。可是在抵达谷城时,却遭遇徐荣和吕布联手夹击,惨败而逃。

也不是什么徐荣设伏,只能说是曹操的运气太坏。

他解救难民,恰逢吕布出巡。

徐荣随后得知消息,便出城夹击……

曹操身边不过三千多兵马,而夏侯惇则被送回老家养伤。夏侯渊与曹仁,被派去扬州征兵,所以曹操随行只有典韦和曹洪两人。面对吕布和徐荣的夹击,又怎能不败?

只是,他这一败,却音讯全无,让丁辰感到担心。

不过,他相信高顺所说,曹操有气运加深,一定会逢凶化吉。

在渑池驻扎下来后,丁辰便清闲下来。

扈城亭、荥阳、旋门关……这一场大战,他奔波三地,不知不觉中就是半年之久。

时已入秋,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

这一日,丁辰在营中有些无聊,于是带着十几名亲随离开了营地,信马由缰的漫步。

官道之上,行人簇拥。

一眼看去车辆滚滚,热闹非凡。

不过,丁辰却知道这些人,大都是被董卓强行从洛阳撤离的富户。

据说此次迁都,为了避免长安清冷,董卓自洛阳强行搬迁十万人,又从洛阳周围迁移富户,遇难者多达三十万。这许多人口,要陆陆续续的赶赴长安,以填补关中人口不足。只是,背井离乡之后,人们感到不知所措,犹如行尸走肉般的赶路。

一路上,饿死的,被害的,亦或者是遭遇凉州兵劫掠的人,不计其数。

阳光明媚,可大路之上,却是愁云密布。

时不时,可以听到隐隐哭泣声。

“你们不能带走他们?”

“娘子,这些孩子,是我花钱买的。”

“然后呢?你要把她们当作牲口一样贩卖,时不时?”

一阵争吵声从前方传来,丁辰勒住马,挺直了腰身举目看去。

就见在官道的拐弯处,聚集了许多人,那吵闹声,就是从那人群之中传出来……

“怎么回事?”

丁辰感到有些好奇,于是催马上前。

因为,从那争吵的声音中,他听出了其中一人,正是蔡邕的女儿蔡琰。

对于这个冷艳的女子,他颇有好感。

只是,每次他过去拜访蔡邕时,老先生都会用一种防贼的态度来对待他,严禁他和蔡琰接触。

这,也让丁辰感到有些好笑。

“全都让开,让开!”

在亲随的驱赶下,人群向两边散开,让出一条路来。

丁辰策马走了进去,就看到蔡琰好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拦着一个矮胖的中年人。

那中年人衣着华美,身后还跟着十几个仆从。

而蔡琰的身后,则躲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阿姐,我们不是他买来的……我们本来是好人家的,可是家中遭遇兵祸,爹娘都死了。

我们本来是想要去洛阳投亲,不想路上遇到他,就把我们抓起来。

他那边,还要好多和我们一样的人……听那些人说,他要把我们卖去凉州做奴隶。”

小女生怯生生道,却激怒了蔡琰。

面对十几个彪形大汉,她却丝毫不肯退让。

张开手臂,她怒视对方道:“我不管你们是什么来历,可我今天绝不让你们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