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双雄(上)

“可有埋伏吗?”

“呵呵,他现在正狼狈而逃,哪有什么埋伏?

据探马消息,吕布兵马疲惫不堪,已经溃不成军。我想这时候只要我们杀过去,定然会一战功成。”

公孙瓒得意洋洋,也让刘备松了口气。

“既然如此,便由小弟来打头阵吧。”

“诶,玄德此言差矣。之前你三兄弟在虎牢关外,已大出风头。

这次,就请你为我观战,如何?”

说穿了,公孙瓒这是想吃独食啊!

刘备对此,倒是早有预料。公孙瓒这次南下讨董,虎牢关外却未曾立下寸功,早已不耐。而刘备呢,其实并不想去打头阵,也想要观察一番。公孙瓒既然让他观战,他自然不会拒绝。如果真的一切顺利,他没有损失,若有危险,方显得他的手段。

“如此,小弟便静观兄长凯旋。”

公孙瓒哈哈大笑,便率领白马义从纵马离去……

+++++++++++++++++++++++++++++++++++++++

十里铺,位于汜水以南,汴水以西,地势开阔而平缓。

汴水从十里铺一侧流淌而过,留下了一片茂密的芦苇荡。正是剩下,芦苇荡高而繁茂,远远看去,如十里雪场,故而有十里铺之名。十里铺,白雪铺十里……这民谣中的白雪,其实就是指眼前这一望无际的白色芦花,远远望去,景色颇为壮观。

无数并州军正在河边休息,一个个看上去衣衫不整,非常狼狈。

他们有的就地而坐,捧着干粮大快朵颐,有的则趴在河边吃水,似乎完全没有什么防备。

想想,似乎也正常。

他们在半夜撤出了虎牢关,一路走来,的确是辛苦。

向西,再有半天路程就可以抵达旋门关。

于此地休整一下,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听!”

一个并州兵突然停止了咀嚼,放下手中的干粮,抬头眺望。

“什么?”

“马蹄声。”

他话音未落,地面突然一阵剧烈的颤抖。

那并州兵大惊失色,把手中干粮往地上一扔,顺手便抄起了身边的长矛,厉声喊道:“都起来,都起来,敌袭,敌袭!”

他撕心裂肺的喊叫,就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

一支骑军,从远处风一般而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为首那几十个身披白袍,胯下白马的骑士气势汹汹,已经可以看清楚模样。

有那反应慢的,这时候才站起来。

不过未等他们站稳,就见一道雪亮的刀光从空中滑过,刹那间血雾弥漫,身首异处。

匆忙迎战的并州军,彻底慌乱了。

吕布并未想到,董卓会突然决意迁都。

时局看上去还不错嘛!

联军貌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根本成不得气候。

哪怕吕布并不精通政事,也能看出诸侯各怀心思,实则并不齐心。大家都有各自的小算盘,你想要吞并我,我想要保全实力,总之相互间掣肘,并且是勾心斗角。

虎牢关战事艰难,却并非不可以坚持。

而且,荥阳那边虽折了一员大将,却战果累累。

别的不说,只那个颍川太守李旻,就足以让吕布感到眼红。

要知道,吕布极为好强,可到现在,也没能够生擒活捉一位诸侯。偏偏荥阳那边做到了,而且是在华雄被杀之后做到的,更凸显出了这一战果的来之不易……

丁辰!

这个当初因他一念之仁而救下的家伙,竟然在如此情况之下,爆发出这般的能力。

说实话,吕布嫉妒了!

他不想撤退,或者说他不希望被丁辰比下去。

可是,董卓命令已经传达过来,哪怕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大方向上,吕布还是不敢抗命。

“温侯,其实也不必如此颓丧。”

部将郝萌凑过来,轻声道:“我知温侯不愿弱了名头,如此撤离,确实有些难堪。”

“难不成抗命?”

“抗命?却万万不可。”

郝萌连忙摆手,轻声道:“兹事重大,温侯切不可顶风而上,否则定被丞相怪罪。末将倒是有一计,说不得能为温侯分忧。温侯此次撤退,想那诸侯定不会善罢甘休。既然如此,温侯何不把动静闹大,让那些诸侯觉察,随后率部来追击我们?”

“你什么意思?”

吕布剑眉蹙动,隐隐有些明白了郝萌的想法。

“虎牢关西南四十里处,便是十里铺。

那里毗邻汴水,地势平坦,最适合骑战。温侯骑战,天下无双,何不在十里铺设一伏兵,而后伏击追兵?十里铺是虎牢关往旋门关必经之路,温侯若取得胜利,也可让那旋门关的丁辰不敢小觑。”

吕布撤退的目的地,也是旋门关。

他当然清楚,接下来他会和丁辰一起,驻守旋门关。

丁辰武力不俗,吕布当然清楚。

当初他和丁辰交过手,所以也知道丁辰的深浅。

最重要的是,丁辰在荥阳先有扈城亭三战三捷,虽说晚节不保,被曹操追击,损失惨重,仍旧是大功一件。之后荥阳大战,更生擒李旻,击溃八千颍川子弟兵……这份功劳,不可谓不高。诸侯讨董以来,大战接连不断,却唯有丁辰建此奇功。

所以,吕布也担心,他压制不住丁辰。

而今的丁辰,可不是当初他在曹府外逼迫的丧家之犬。

他已经得到了董卓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丁辰已不再是他可以随意欺凌之人。

当然了,吕布也知道郝萌这个主意,别有用意。

当初在曹府门外,丁辰杀了他的侄儿,这让郝萌念念不忘。

只是如今郝萌也不敢轻易去找丁辰的麻烦,所以就想借吕布之手,打压丁辰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