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妆咬了咬牙,堆出笑容来,柔声道:“刚刚婢子经过阿鱼的屋子,里头没点灯,黑漆漆的,想来她已经睡下了。”
谢怀璟点点头,“那便罢了。”
晚妆迟疑半晌,道:“有一件事,不知应不应当告诉殿下……”她小心翼翼地抬眼,便对上谢怀璟微微不耐烦的眼神,连忙低下头去,“前些日子,婢子瞧见阿鱼在二门那儿私会外男!两人看起来可亲厚了,哥哥妹妹地浑叫,那男的还说以后要娶阿鱼,阿鱼还点头应了!”
真是太懈怠了!
阿鱼痛心疾首地谴责了自己,然后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来喊她起床的侍女便是一脸哭笑不得。只好轻轻推了推阿鱼的肩膀:“阿鱼,太子殿下让你过去一起用早膳。”
阿鱼立马清醒过来。
侍女捧了衣裳过来想替阿鱼换上,阿鱼连忙拦住,道:“我自己穿就行,怎么能劳烦翠珠姐姐。”
翠珠道:“那好,我在外头等你,你收拾好了再出来找我。”
阿鱼点点头,“辛苦姐姐了。”
翠珠笑了笑,道:“不妨事。”
她是太子跟前伺候的婢女,在太子府里还是挺有脸面的,平日只管整理书房里的笔墨,也不曾做过服侍人穿衣洗漱的活儿。但她觉得阿鱼是不同的——太子以前从没有和哪个宫女同桌用膳,也从没有心血来潮地找哪个宫女一起下棋。
说不定太子府进主母之前,阿鱼就成了半个主子呢。这会儿多亲近亲近总是没错的。
“翠珠姐姐,我好了。”阿鱼推门走了出来。
晨曦遍洒,阿鱼整个人都沐浴在灿灿晖晖的日光中,一张脸明明未施粉黛,却有些难言的清艳美好。
翠珠不禁晃了下神,心想——这样的容貌也是难得的,难怪太子会看上呢。
“走吧。”翠珠领着阿鱼去了太子的屋子。
早膳也才刚刚摆上桌。有一笼灌汤包,一屉小小的八个,阿鱼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只。谢怀璟提醒道:“刚呈上来的,仔细烫口。”
阿鱼“嗯”了声。她将小汤包咬了个小洞,小口小口地嘬着里头温热的汤汁,待包子皮瘪下去了,便连皮带肉地咬了一大口——嗯,是牛肉馅儿的。
再蘸蘸醋。醋也是好醋——酸而不涩,微甜醇香,搭着牛肉馅一起吃下去,只觉得生津爽口,一点也不觉得腻。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请支持正版,比心谢怀璟忖了一会儿,道:“你去换身衣裳,我带你出去走走。”
燕京繁华,天子脚下,钟灵毓秀。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有朝一日会为他所有,归他统治。
真想让阿鱼亲眼见证那一刻。
——这个念头一出来,谢怀璟心里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澎湃。
阿鱼回屋换了身轻便的夏裳,谢怀璟亦是微服。两人一起上了马车。另有几个护卫便服随行。
马车行至热闹的街市,渐渐停下。谢怀璟扶着阿鱼下马车,说:“这边人烟稠密,我们下来走走。”
阿鱼抬眼一望。燕京是与江宁截然不同的雍容繁华——江宁处处有河家家沽酒,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文人墨客最向往的那一份平淡雅致。城中也有卖杂物售百货的摊头,见了客人,也是温声细语地聊着天,不急不躁地讲着价。燕京却是极致的喧嚣热闹,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摩肩擦踵,人头攒动,卖风车泥人的、胭脂水粉的、古玩字画的,都在扯着嗓子叫卖。酒肆饭馆迎来送往,别是一番鲜活的图景。
阿鱼抿唇一笑,随谢怀璟一起缓步往前走。
路过一个烧饼摊子,阿鱼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她还没见过这种烤烧饼的炉子,竟是拿水缸做的烤炉,缸炉内壁整整齐齐地贴着一圈方形烧饼。似乎已经烤了好一会儿,焦黄焦黄的,烧饼那种独有的香味已经飘出来了。
谢怀璟见她驻足,便问:“想吃吗?”
阿鱼诚实地点头。
“想吃几个?”
“一个,就尝尝味儿。”阿鱼伸出一根手指,很快又咽着口水改口,“还是两个吧……闻着好香啊……”
谢怀璟要了七个烧饼。他吃一个,一道跟来的四个护卫一人一个,阿鱼一个人吃两个。
阿鱼:“……”好丢脸!就她吃两个烧饼!她看起来还是身量最小的……
热乎乎的烧饼入了口,层层皮薄,又酥又脆,表面一层白芝麻别样的鲜香。阿鱼觉得……这脸丢得也不亏。
再往前走一段路,有一座茶楼,快秋闱了,不少读书人在那里引经据典,意气挥斥地指点江山。谢怀璟饶有兴致地走了进去,挑了个角落坐下。
有两个学子正坐在他们隔壁桌。一人道:“吴兄今日怎么没来?”
“说是病了,在家卧床将养。”
那人叹了口气,“吴兄跟咱们不一样,我听说今年秋闱的主审官是他的远房叔叔,说不定他早就知道了试题。不提他了,喝茶喝茶。”
谢怀璟眸光一闪。他似乎梦见过这回事——顺安十三年,秋闱试题泄露,朝中一片哗然。但是后来追查了很久,也没查到是谁泄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