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仁心起沉疴!

“赶紧叫人去靠谱的药店,抓两剂药回来,晚上煎服,明早就能改善大半。”

吃瓜群众围了过来,其中一位老头被村民簇拥到杨天跟前,接过处方看了看。

人参30克、石膏60克、知母10克、茯苓10克、麦冬60克、甘草3克、半夏10克、竹叶二百片、糯米一把,慢火煎五十分钟,间隔二小时分服一碗,连续喝完一剂再观后效。

药方看起来平平无奇,老头是村里的赤脚医生,略晓医理,他摇了摇头,对疗效表示怀疑。

更何况,糯米也能入药,他倒是显得更加稀奇。

吃瓜群众一看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赤脚医生质疑这剂药的处方,偷偷暗示阿梅妈妈要谨慎,还是明天带阿梅再跑一趟省精神病医院更靠谱。

杨天扫了一眼这此无知妇孺,再看这位乡野村夫故弄玄虚,不由嗤笑了两声。

“这位大娘,如果明天你家闺女的病没有好一大半,再来找我算账吧,病来如山倒,耽搁不起!”

“多谢医生,我马上派儿子去城里抓药。”

阿梅妈被人说得心上心下,犹豫了片刻之后,最后还是决定赌一把,反正死马当作活马医。

杨天看了一眼阿梅妈妈的神情,知道这位疯女子有救了。

只要服了这碗加味白虎汤,她体内的炙热即除,元神定安,沉疴方起。

为了调理阿梅的逆乱的气机,杨天掏出一把针灸针,替她百会,神庭,中脘、合谷、内关透刺外关、足三里、大敦穴,最后一针直刺胃俞,这才轻点了一下她的安眠穴,示意三妹儿客栈老板娘将闲杂人等清理出去,别影响空气对流。

行家出手,一招就知有没有。

杨天一套针法有如行云流水般,看得赤脚医生眼花缭乱。

看来是他孤陋寡闻了!

差点看起了这后生。

阿梅哥哥已经骑着摩托车赶往桂林城里的大药房抓药,全村人都将狐疑地目光投向这位突然光临客栈的年轻人。

第二百三十七章仁心起沉疴!

杨天识海之中海量记忆翻涌,他很快梳理出关于疯症的应对之策。

人若热极发狂,登高而呼,弃衣而走,气喘发汗如雨,此乃阳明之火也。

阳明之火盛,则易弃衣狂奔。

热郁结于胸口,得以疏泄则火消。

内热既盛,衣之覆体,不啻如焚,弃之则快。

看这位疯女子,气喘嘘嘘,头发全部被汗透,面部潮红,双唇红得发紫,一看就是阳明火盛的症候。

杨天眼见女子准备纵身跳下漓江之际,扬手甩了一根毫针,直没她的定穴之中。

一路狂奔而来的村民,刚才以为女子会跳江,吓得要死,突然见她像是被人施了魔咒一般定在江边的石桥之后,大家目露诧异之色。

疯女子的母亲拿着被单将她全身包裹起来,死死抱住了她,开始抽噎起来。

杨天示意叶倾城带孩子去三妹儿客栈看房间是否满意,如果如相片上那样干净清爽,那今晚就在这村庄里过夜。

叶倾城牵着欢欢和乐乐,参观了一下这处农家乐,虽然装饰简朴,却收拾得干净清爽,而且老板娘人看起来也是慈眉善目,心中顿生好感,订了一间子母大套房。

“你带孩子先回房休息,稍后我搬行李上去。”

杨天安排妥当孩子和叶倾城之后,来到了疯女子的身边。

“这位大娘,她身上刚才没入了一根毫针,别弄断了。”杨天拽开被单,拔出了定穴上的毫针,女子很快又惊跳起来,想要跳江。

大家一脸错愕地盯着杨天,弄不明白他的身份和来历。

杨天伸手再点了一下女子的定穴,将毫针扔在江里,望着疯女子的母亲询问了一下她的病史。

原来,疯女子自从生了孩子之后,一直小腹隐隐作痛,后来神情恍惚,带去省精神病医院检查之后确诊为重度精神病,并且坚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她的病情曾经控制过一段时间,最近不知道为何,又突然加重,开始喜欢脱衣四处游荡,家里人只好将她锁在房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