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兵者诡道

他们都知道,两千经过严格训练,顶盔冠甲的精锐,其所发挥出的战力,绝对不亚于数千甚至上万大军。

二条城还是不去为妙,本多正信在听完之后,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很显然,自己的计策根本无法实施。

氏宗见两位军师都没有了办法,不由皱了皱眉头,现在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要是想不出什么策略的话,那么最终只能无奈的率军前去观音寺城外与织田家大军汇合了,如此一来,想要在山城国攻略中获得大功,恐怕便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到底要有什么办法,才能做到不与敌人硬拼,又要消灭敌人呢。

想到这里,氏宗头脑中突然灵光闪现,自己怎么把运动战给忘了,这种战法,现在不是刚好是用吗,自己军少,如果垄城防守是最不明智的,与敌人进行正面战更是不愚蠢的做法,而又想消灭敌人,又要保存自己,那么就为有运动战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了。

自己完全可以无规律的袭击三好家城砦,在得手之后,快速离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劫掠到大量的金钱,而且还可让敌人疲于奔命,如果敌人分军围剿,那么自己便各个击破,如果敌人不分军,那么就累死他们,等其军势体力不支之时,在率军偷袭,想要大获全胜,恐怕容易很多,就算不能成功,但等织田大军到日,三好家已经没有体力作战了。

不过,山城国面积狭小,只要敌人在几条主要道路上设卡,那么本家军势的行踪就太容易暴露了,根本无法实施,所以,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光是在山城一国是不行的,至少也要将摄津,河内两国纳入到打击的范围之内。

如此一来,就算敌人设卡,不但会分散敌人的军势,而且也无甚大用了,在自己袭击之后,就算敌人前来救援,自己也早就从容撤走了,如果敌人守卡军势过多,又何以面对织田家大军的进攻?对,就用这运动战来消灭敌人好了。

想到这里,氏宗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家臣们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意思,就连本多正信与真田昌幸二人暂时也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在敌方城池被夺下之后,如果只为劫掠一番,在没有遇到敌人进攻的情况下便撤退的话,这与强盗的做法无异,对武士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恐怕也只有胆小鬼才会这么做,所以待氏宗刚一说完,便遭到了家臣们的强烈反对。

既然真田昌幸与本多正信皆定下此策,所以他二人心中也早有定计,只听真田昌幸先开口说道:“回主公,属下认为如果能夺得若江城便在此城中坚守阻挡住三好大军进入山城国,这定会让织田军以最小的伤亡夺得此地,而对本家来说,如此所获得的功劳应该是山城国攻略中最大的功劳,还请主公定夺。”

真田昌幸之所以自信满满的建议氏宗守城,主要还是因为此城所在的位置极为重要,它是从三好家所控之地进入山城国的必经之路,不管他从何处而来,但是如果想进入山城国,最后都会从若江城城下经过,而且此城地势险要,两面环山城后有川,敌人如果想要进攻的话,只能从一面发起进攻,或者是翻越陡峭无路的山峰对若江城发起进攻。

所以,别看本家军势数量不多,但想要在此城中坚守,等待织田军来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而到那时,织田军与本家军势里应外合,击溃三好家大军,那么山城便可大定,而主公凭借几百军势阻挡住上万敌军去路,这绝对算的上是大功一件。

不过,本多正信却与他想的不太一样,待真田昌幸说完之后,只听本多正信开口说道:“真田大人此计虽然能让主公获得大功,不过实在是有些太险了,而且,就算本家能坚持到大殿率领织田军来援,但在三好家上万大军的进攻下,也会损失惨重,大人可能还不太清楚,本家军势皆是天下中难得的精锐,训练不易,成军就更为困难了。

如果因为坚守此城而导致本家军势损失惨重的话,那么再想恢复,少说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而这一两年的时间对本家来说是及为关键的,早在织田家夺取稻叶山城之时。大殿便定下了天下布武的总战略,而本家在夺取南近江之后,放眼天下,已经可以说是天下势力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了。而且,三好家已伤,近畿地区已经没有可以与织田家抗衡的势力存在了,而从这一刻起,织田家将会迎来大大发展时期。

如果本家因为山城国攻略这些许功勋。而错过之后突飞猛进的发展,就有些得不偿失了,所以属下并不赞同去守若江城,阻挡三好家的进攻。”

氏宗听完,不由对本多正信的战略眼光很是欣慰,事实正像他说的那样,历史上,信长在夺得南近江之后,织田家发展的速度用突飞猛进来形容,都有些不恰当了。应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才对,织田信长在扶足利义昭上位之后,不但军势强悍,天下无人能及,而且更是掌握了天下大义,在与足利义昭反脸之前,可以说是几月便夺一国,三好家与周边势力根本就是无力抵抗,而本家军势在织田家来说,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此正是用武之时,如果错过了,必会影响本家的发展,如果错过。那么自己一定会后悔一辈子的。

所以山城国之战,氏宗根本就没打算与三好家硬拼,不过,又想要保存实力,又要立下大功,这实在是有些困难了。氏宗暂时也没有想到太好的办法,还是先听听本多正信怎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