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扇飞跃而出,长剑折成了几节。
束手无策之下,李威径直将残剑丢了去,他也瞧出了刘希乃是众人之首,遂怒目瞪着他扯开了嗓子道,“尔为何人,竟然敢闯我‘光武’大营,更是违反大唐律与方士勾结,还不速速退去左右,束手就擒,本侯或许能饶你一命!”
听得这话,刘希越发的怒了,拾步上前,双目死死的盯着李威,“天子犯法也当与庶民同罪,大唐律法有云强抢民女当以刑处之,侯爷身为一军统帅却不加以责罚,在侯爷的眼中可还有朝廷的律法!”
“大胆!”
李威着实没想到会被这不入流的小官反将了一军,顿时怒火在胸中翻涌,倘若换作平时,他绝必要杀了这令他蒙羞的蝼蚁之辈。
可是眼下李威却有心无力。
因为身前挡住着的两人修为皆在宗师之上,与他不分伯仲,而令他最为不安的更有那被人搂在怀中一脸稚嫩的孩童。
那不起眼的身体中似乎有着磅礴不断的灵气,令李威不寒而栗,甚至都不敢多瞧一眼,仿若此时他与那小童换了过来,他成了个弱不禁风的稚嫩小童,受不住对方的随意一击。
从怀中取出一面虎符,李威举过头顶,“都给本侯听着,能弃暗投明拿下这些逆贼者,本侯既往不咎,更请命封赏,尔等还不速速动手!”
‘光武’的兵卒大抵被缉拿了,这些话,只是为了说给阳曲城的兵卒听得,可似乎并未有任何作用。
心有些发沉,李威不得不再度审视了那面色冷若冰霜的少年郎,此刻他也猜出了这是曾经风头无量的状元郎,以前听得他击退匈奴只是觉得不足为信,如今却十足的信了。看得这四周甲士气势凌厉,并只听命于他,对于一个率兵之将,可谓是无比荣耀。
但对于朝廷来说,可是大患一件。
身为李家人,李威哪里能容得下,当即又是怒吼声,“来人,给我将下邳和邺城的兵卒给调来,将这些乱贼全都缉拿了!”
领命的‘光武’兵卒自然要离去,呼延青石则是一个急步上前,带着诸多小兄弟将他们的去路给挡了下来,双方剑拔弩张,呼吸间便要交上了手。
“且慢,都是自己人,切莫伤了和气才是。”
话音中带着些许的急切,却见姜信急步而来。
待他走到了刘希与刘希身间,与二人笑着道,“侯爷,状元郎,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可不能刚见面就伤了和气才是。”
有人劝和,对眼下这局面当然是最佳的选择,但李威作为侯爷,哪里会率先让了步,遂怒哼仰头,不做表示。
见李威不作声,姜信又是与刘希道,“状元郎,你与侯爷之间是不是有着误会?”
这等时刻,刘希明白他无法随着心意的去行事,只因身边童军投来的担忧神色。
倘若他还要立根于阳曲城,借李唐之力报的血仇,就得将今日这怒给咽下去,至于如何收拾这飞扬跋扈的李威,待日后再寻机会。
所以姜信送来的台阶,他刘希自是接下了,遂瞥了眼地上的还没爬起来的所谓虎贲将军,“姜大人,身为一军统帅,竟然纵容部下强抢民女,若是在别的地方,可能会没人管会,但我刘希是圣上御赐的镇北使,在这北境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休得胡说,本侯怎会做那种事情,孽子生性鲁莽,既然看中这小娘,本侯自会备上厚礼择日亲自登门提亲!”
说话间,李威双目扫过刘希,最终定格在了吴双儿的身上,眉宇间有着不加掩饰轻视与高傲。
仿若是他李威给出一个施舍,而吴双儿则是要跪伏在地,感恩戴德,攀上了这辈子难以求得的荣华富贵。
这句话虽然没有得到李威预期的效果,但着实改变了现场的形势,姜信捋着刚修好断了半截的胡须,眼中露出一丝的为难之色。
而吴双儿则是瑟瑟发抖,朝着刘希身边又是进了几步。
“哈哈!”
刘希却是笑了,似乎听到了很可笑的事情,继而道出了句令心神无助的吴双儿最为震惊的话。
“笑话,双儿娘亲早就将她许配与我,眼下只待双儿行笄礼,我便迎娶她过门,难不成身为大唐的侯爷就能抢了人家的妻?”
下邳城,县尊府东南处是一座与北地厚石壁块截然不容的小庐,红砖黛瓦,飞檐走兽,更有一湾浅水围绕四周,刚破了冰的水面随风荡着道道涟漪。
这便是县尊大人的书庐,整个下邳城的人都知晓平日县尊大人一旦有暇时便在此处阅古诵经,一些城中的少年俊杰曾有幸受邀进得书庐,待归去时,无不是叹为观止。
时值正午,本应有着袅袅茶香和时起时停的诵读之音,可此刻的书庐内,白袄姜信正与一身着肩卧虎头甲胄泛着凄冷光亮的魁梧汉子对视而立。
“真没想到,武家还有后人存活在世。”
听得这话,总是面色带着淡淡儒雅的姜信眼中闪过一丝的慌乱,随即又是笑着捋着下颌胡须道,“侯爷,你的话下官有些听不明白了。”
甲胄汉子虎目怒睁,突然间,桌案上摆着的书卷无风自动,四周的桌椅亦剧烈晃动,似乎一股强劲的风浪席卷了整个书庐。
身子恍若被什么给撞着了,姜信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不得不扶在窗棂上,才稳住了身形。
无奈的笑了笑,姜信将窗格支撑开,午日的阳光顿时泄进了书庐,洒在窗边紫檀的书架上,抚动着笔墨书写下却早已经干涸的历史痕迹。
良久,被拨动许久的纸张停了下来,白色的宣纸上游龙走舞,很显然这是一本誊抄已满的卷册。
“哼!”
身穿甲胄的汉子冷笑了一声,破了这庐中的寂静,也令姜信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有些不悦,也有些惋惜,仿若心中的宁静被人给搅了去而厌烦,又或许是想到了这漫天明媚的景致无人欣赏而心生不忍。
取下一边铜盆上汗巾,姜信与往日诵读前一般擦拭着双手,“侯爷领命镇守北境,圣上恐怕不是让侯爷来下官寒舍寻什么早已经被满门抄斩的叛逆吧?”
庆元年间,唐平宗独宠武氏,而武氏善于心计,平宗驾崩后,权倾朝野,险些令李唐改朝换代。
李唐朝廷言论颇为开放,但唯独此事不可多言,刀笔吏也只是寥寥数言带过,即便是地位倍受推崇的言官也不敢提及此事。
但李威不惧,他率领的‘光武’之名正是出于灭光叛逆武氏的寓意,而且当年也确实成功了。
更何况身为李家皇室的后裔,李威自然是容不得这些武氏余孽存在。
这次前来北地前,李威受宫中老祖召见,得知北地有尚有武氏存活于世,所以此行的目的,除去彻底铲除武氏残余是他的秘密任务之一。
李威有宗师的修为,自与姜信见面时,便一直打量与试探,对方虽然面色从容不惊,但怎番看都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但他从来都不会怀疑老祖的话,更何况便是这位老祖当年一手领着‘光武’助天子荡平了妖后反贼的图谋不轨。
为了大唐,哪怕杀错,也不愿放过。
铁拳砸在身旁的书案,清脆的咔咔声响下,只见一条裂纹如细蛇游走在红桌木里,随即那桌散书落,砸起一地溜进庐中的阳光。
怒瞪的虎目中杀机毕现,李威缓缓的抽出了佩剑,一缕阳光调皮的在冰亮的剑身上跳跃着,却带着与午后阳光暖意相反的寒意蔓延在书庐中。
有些气定神闲,姜信并未因利刃将至而惧怕不已,反倒是从地上将书卷捡起,很是小心的抹去尘土,“侯爷,我可是朝廷命官,即未做过贪赃枉法之事,也从未为非作歹,你这般取了我性命,如何与朝廷交代?”
宛若听到了个最为好笑的事儿,李威那不苟言笑的面庞竟是裂开了花,“笑话,本侯就算是杀一个刺史都不为过,何苦你这个小小的七品县令!”
说罢,李威长剑出鞘,秋水无痕,斜指姜信面门,“你还是速速说出武氏余孽藏身何处,免得受那些皮肉之苦!”
后者面色依旧是带着无可奈何的笑意,摇了摇头道,“下官不过是一个读书人,对侯爷所说之事当真是不明白。”
“哼!”
李威沉重的鼻音下是又一次澎湃开的杀气,手中的长剑如灵蛇吐信,几道耀眼的亮光后,姜信本是垂在下颌飘逸的青须被齐齐削去了一半。
姜信明白这是一个警告,若是再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恼羞成怒的李威极有可能就取了他的性命。
“侯爷,不好了,不知何处来的几千人马冲进了城,正朝着军营去了!”
急促的声音传来,书庐内的李威当即气势再增,但杀机却不如先前,而是换作了怒气,是那种权威被人挑衅后怒不可止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