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鏖战

独步江山 朱砂点眉 3173 字 8个月前

说到这里,刘希顿了顿,发白的嘴唇裂开,露出个酸苦的笑容,“因为我们是将士。”

闻言,熊刚没有再开口,他们是兵卒,自从穿上甲衣的那一刻起,便是为了朝廷开疆辟土,保佑一方平安。

只是朝廷会想起在苦寒之地陷入绝境的自己么?

有些酸楚的望了眼东南方向,那里,漆黑一片,不见星辰,也不见半点灯火,安静祥和,似乎沉睡已久。

没有功夫去胡思乱想,熊刚提着手中凝结了红艳血迹的长刀冲了上前,因为他是士兵。

除了杀敌,已久别无选择。

熊刚走后,飘扬的旗帜下,刘希眉宇间闪过一丝的忧虑,在匈奴大军数十万之前,阳曲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之时,即便李唐朝廷派兵来支援,也是远水难救近火。

只有硬着头皮撑下去了。

轻轻的道了一句,刘希停了停已经僵硬的后背,目光扫过阴沉的夜色,城下那连绵的匈奴人比刺骨的北风更令他窒息。

这时候,他比谁都希望匈奴收兵,鏖战了数个时辰,手下的儿郎早已经是体内消耗殆尽,继续僵持下去,只会有更多的伤亡。

或许,这就是匈奴王努哈尔所要比拼之处,比的就是谁能坚持下去。

“呜呜……”

终于,匈奴营地中传来了号角之声,听得这声音,匈奴人如江河退潮一般,迅速的退了回去。

城头上,守卒连欢喜的力气都没有了,将刀剑丢下,径直的躺倒在地,大口的喘着起,享受着劫后余生短暂歇息。

“大人……”

呼延青石正欲惊呼,却被刘希瞪得将话给止了住,而不远处的熊刚则是被吸引了来,大步上前,将摇摇欲晃的刘希给扶了住。

“我没事,熊将军,赶紧照料弟兄们,并吩咐郭威带人将城门与城头修葺加固。”

熊刚张了张嘴,犹豫了许久,最终鼓足了勇气轻声道,”大人,熊刚一介武夫,留在这里杀敌乃是本分,大人你可是堂堂的状元郎,留在这里不值得,属下想派人护送大人出城……”

“这种事,无需再说了,若是要走,刘希早就走了,既然留下了,便不会丢下诸位弟兄。”

“再坚持四天,只要四天,我们就做的足够了。”

刘希话语中多了坚定,说与给熊刚,又似乎在说给他自己,七日的时间,够整个阳曲百姓安全转移到关潼。

如此,也算是尽力了。

蹒跚着,刘希在呼延青石的搀扶下,朝着城头的兵卒走去,那里都是浴血杀敌的好儿郎,也不知,下一场仗打完,他们之中又有几人能活下来。

战争,便是不死不休。

城下,鼓声阵阵催人心魄,瑟瑟寒风之下,一列又一列的匈奴人走出了营地,密密麻麻,看不见一个尽头。

“呜……”

鼓声之下,号角再起,飘荡在寒风之中,连绵不绝,令人好生厌恶。

至少,熊刚是很讨厌。

往着城下唾了一口吐沫,回首看了眼城头的兵卒,无不是拉弓搭弦,面露凶悍,打算用匈奴人射来的箭回射过去,为死去的兄弟报仇雪恨。

似乎在一瞬间,士气再度回来了。

想到这里,熊刚抬首朝着城头最为显眼的地方望去,那里,插着一面简易的旗帜,从衣衫上撕开的白色绢布正随风猎猎作响,绢布上用鲜血写出的‘刘’字殷红亮丽,阳光落下,竟有些刺人眼球。

旗帜下方,一道身影正岿然而立,手中长剑点着砖石,看着城下即将攻城的匈奴人,面色平静,没有丝毫的畏惧与胆怯。

一瞬间,熊刚感觉刘希仿若久经沙场的老将,从容不迫,即便是强敌来犯,只要他在那里立着,手下的兵卒就绝不会轻言放弃。

当初的那个读书人俨然已经成了令无数人甘愿效死的主帅,倘若这一战能活下去,日后他必定是威震四方的名将。

“他们来了!”

不知是谁一声低吼,将熊刚的思绪给拉了回来,转过首望去,只见匈奴人犹如潮水一般往着城墙涌来。

猛地拔出手中的长剑,熊刚瞪着红肿的双眼,“弟兄们,给老子稳住,听到命令后,狠狠的杀这些狗日的!”

道完这句,熊刚便死死的盯着脚下不断逼近的匈奴人,五里……三里……一里……

甚至已经由箭矢从下面飞窜到城头来。

“放箭!”

熊刚一声令下,心神全都提起的守城兵卒当即朝着早就瞄准好的匈奴人射杀了过去。

箭矢如雨,从城头倾洒而下,掀起朵朵红花。

可即便这番,也丝毫阻挡不了如洪水决堤般的匈奴人,很快,一个个飞钩扔上了城头。

飞钩下,众多的匈奴人口中咬着弯刀,开始朝城头攀爬了起来。

“砍绳索,用石头砸,不能让他们爬上城头!”

熊刚怒吼了一句,砍断几根绳索,顿时抓着绳索攀爬的匈奴人如同失了根的葫芦藤,惨叫着跌落下去。

箭如蝗蚁,却是从城下射来,密集的箭雨之下,使得守城兵卒伤亡惨重,不时有士兵身中数箭,坠下了城头。

“大人,这里危险,还是回到城里去吧!”

挥剑替刘希挡去几支飞矢流箭,呼延青石大为焦急的道了一句,但刘希却丝毫不为所动,仍是面无表情的望着箭矢纷飞的城头。

“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