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御街打马自风、流

独步江山 朱砂点眉 2932 字 8个月前

“王侍郎,人交给你了,咱家便回去听候圣上差遣了。”

闻言,那礼部王中远对马三平颔首示意,笑着道,“陆大人已有交代,本官自会尽心尽力,马公公请。”

马三平离去后,一行人随着王中远,出了朝阳门,过了朱雀桥,那里早已经准备好诸多事宜的礼部之人躬身走了过来。

“侍郎大人,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还请侍郎大人过目。”

王中远点了点头,双目朝前望去,高头大马数十匹皆是挂着红色绫绸,每匹马旁都立着两侍从,一人拿着马缰,另一人则是手中擎着红木牌,上面写着进士的籍贯姓氏与所获甲第。

看了看天色,吉时已到,王中远便示意游行开始,那锣鼓之声顿时响了起来,刘希等人则是按着木牌所写各自上了马。

无需他费心,那牵着马缰的随从便引着马走了起来,行了一会,天街之上围观之人并不多,想来是因此处多是官宦府邸,家教森严,不能随便进出门院,亦或是新进科的士子对他们并无稀奇之处。

待出了天街,过了木津桥,围观之人才越发的多了起来,老少男女,黄发垂髫,皆争先恐后的挤向了街头。

甚至有妇人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儿抱了出来,口中指着刘希等人,眼中满是希冀的与懵懂不知的孩子念着,似乎在对他说着将来也要这般风光的话儿。

街边也有众多的小娘子对着刘希等人不时的指指点点,掩嘴而笑,李唐虽讲纲常伦理,但是百姓家的女子并没有那诸多规矩,抛头露面在街市上游玩也是可以为之事。

骑在马背上,看着无数小娘与他媚笑连连,更有细细纤指向他指来,刘希心中很是不适,眼前这情形让他好似在意识上被人给非礼了,想到这里,越发觉得不自在。

游行的三堂街并不算长,但是却走得极为缓慢,刘希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而其他士子早已经乐开怀,笑不拢嘴。

“公子!公子!”

人群中,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抬首望去,刘希见到了挥着手臂的吴双儿,她的左右是田薰儿,秦依然,马绣,林逸,大小武,渠浪以及张小泉母子。

他们都来了,脸上皆是欢喜之色,即便是马绣,也朝着刘希举了举手中酒葫芦,桃花眼中满目风情。

过了三堂街,经南宣门大街走了一圈,再回到礼部之时,已经到了晌午,折腾了几个时辰,面相上文弱的士子们竟毫无疲倦之意,春光满面的说着先前游行时所见之景,恨不得再骑上马,走上个三天三夜。

在宫中换下来的衣物早已经有人送来,刘希等人遂换回了衣衫,与王中远行礼道别,并与好些个想要结交与他之人约定改日把酒言欢,这才抽身往回走去。

“诸位,且随本官来……”

好一会,待朝臣散去后,陆鸿与还处在欢喜中未回过神来的今科士子道了一句,说罢,便笑着往福华殿外走去,身边跟着礼部的侍郎与宫中内侍。

这等情形想来是要御街打马了。

就算是刘希,心中也莫名的涌出一丝的欢喜,一行人出了大殿,此刻晨光正透云而出,大片的霞光在天际漫散开来,抬眼望去,让人心里好不舒服。

“陆大人,前面些的事情便交给咱家吧。”

殿外,先前所见的红袍宦官迎了过来,陆鸿点了点头,“那就劳烦马公公了,待稍后本官再派人来领他们。”

在红袍宦官的带领下,众人来到另一座偏殿,早有候着的小太监捧来不同华丽朝服,按着进士及第的顺序,各自领了换了起来。

待换好之后,刘希看着身上那耀眼的红色,宽大的袖口以及头顶上两根伸出的冠翼,只觉得有些不习惯。

“我也曾打马御街,千呼万拥任平生。”

身后不知谁低声说了一句,顿时,有几人跟着笑了起来,寒载不知春秋过,窗前埋头笔墨间,多年的努力,终于有功成名就之时,打马游街,风光于千万人之前。

刘希本就无心于功名,所作不过是借李唐之势,自然没有这等千辛万苦修成正果的唏嘘,但到了此地此景,仍不免有些感慨,更不用说身旁为了登科及第废寝忘食多年的之人。

只见他们狠狠的掐着自己,待觉得疼痛,才再次与自己道上几句并非是梦中之景,眼中和着欢喜的泪水,胡乱的擦拭去后,手忙脚乱的将锦衣上了身。

不多时,细碎的脚步声传来,却是那红袍宦官返来,见众人已经穿戴整齐,便甩了手中拂尘,尖声笑道,“吉时要到了,诸位都随咱家走吧。”

跟在红袍宦官的身后,又是往外走去,刘希只觉得他成了个木偶人儿,任凭摆布,不过打马游街风光无限之事,即便是听人差遣,那滋味也是极好。

“小刘大人,咱家是马三平,御前伺候圣上。”

走在半道中,那红袍宦官笑着道了一句,对方虽是宦官,身有残缺,但在唐皇身前办事,手段自然是不能小瞧,如今主动来结识,刘希当即拱了拱手应道,“原来是马公公,日后还望公公多多照拂。”

话音落下,身后便有鄙夷目光传来,刘希只装作未曾瞧见,朝堂之中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傲慢清高之人又怎能生存?

马三平也是有所察觉,将手中拂尘甩了甩,冷哼一声,又是笑着与刘希说道起闲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