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中上上下下群情激愤,朝定和谦信二人都保持着冷静。因为据细作汇报,武田信玄正在三河、飞弹、信浓、甲斐、远江、骏河、伊豆、东美浓等国大举近乎极限的征召军势,意图将奥信浓全境夺取,进而再趁势侵攻越后、越中、上野、相模等地。
为了不让武田信玄获得先发制人的优势,谦信和朝定立即在越后、越中、能登、北加贺、南出羽、上野、武藏、下总等国大举征召军势,准备在武田信玄发兵之前攻入北信浓,与武田军在川中岛一带展开决战,意图从而一战定胜负,将武田家打得体无完肤,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入侵他国。
而武田信玄的意图则是一战夺取信浓全境,当名副其实的信浓守护。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消灭上杉家的有生力量,好在之后的‘越后侵攻’、‘越中侵攻’、‘上野侵攻’、‘相模侵攻’、‘武藏侵攻’等战事中减少大量的阻力。最后再效仿‘旭日将军’木曾义仲夺取北陆道诸国后出兵一举攻入京都,从而成为天下人。
二月十五日,武田信玄经过了一个月的大规模征召招募浪人、野武士后,便率六万五千余大军倾巢而出,朝着奥信浓饭山城进军。作为武田家旗下的从属大名伊势氏隆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度,在足柄上郡内征召了一千余军势后派出前去支援武田家,而武田信玄也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将这支援军笑纳了。织田信长在暗中向武田家送去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希望武田信玄能够尽可能的削弱上杉家的实力,这样自己就能够毫无顾忌的攻打北陆道的若狭国、越前国等地。
同时,朝定则是率左右武卫军八千军势和各领国征召的三万大军进入越后府中待命。而斋藤道三、山崎秀仙、杰山云胜、秋山定纲等人担任留守役,率军一万余镇守武藏。冈部元信、朝比奈泰朝、朝比奈信置等相模诸将守备相模国各郡严防小田原伊势家和武田家的入侵;笠原定胜、冈本安泰等安房诸将率军五千余进入相模国,驻扎在相模川一带待命;难波田宪次、寒河江光俊、寒河江光俊、斋藤俊氏等陆前诸将率军一万余北上进驻闭伊郡协助浅利则祐,严防南部家的侵攻;相马义胤、田村隆显二人率军七千余进驻陆中国协助上杉长亲(河田长亲)、平重定、木内胤信、松户胤赖等将严防南部家的侵攻;盐屋秋贞、游佐续光、西野宗庆等常陆诸将各自率部在领内待命,做好与小田家交战的准备;宫城政业率军五千余进驻常陆国鹿岛郡,暂时统辖常陆诸将,随时支援常陆国各郡。
另一方面,谦信则是主要征召越后、越中、能登、北加贺、南出羽等地,随后便率四万余大军先行进入奥信浓,将本阵布置在饭山城内。
永禄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就当武田信繁在相模国的侵攻中多次被冈部元信、长野业盛、池田盛周等相模诸将击退挫败后,丝毫不能在相模一国讨得便宜,随后他只能率军无功而返。看来,武田家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大,朝定和冈部元信等人不约而同的得出了结论。
永禄四年,正月五日。就在朝定太太平平的与家人过完新年后,冈部元信、朝比奈泰朝、朝比奈信置、长野业盛、池田盛周等相模诸将纷纷上书请求朝定,要求主动攻击武田家和小田原伊势家,收复被武田家所占据的伊豆、小田原伊势家所占据的相模国陶绫郡和足柄上郡等地。同时要求朝定能够派遣一支偏师攻入甲斐或者北信浓牵制武田信玄的本军。
朝定在看完冈部元信、朝比奈泰朝、朝比奈信置、长野业盛、池田盛周等相模诸将的上书后当即同意,令上杉景满统辖本庄繁长、沼田佑光等上野诸将出兵北信浓佐久郡,冈部元信统辖朝比奈泰朝、朝比奈信置、长野业盛、池田盛周等相模诸将出兵足柄上郡、陶绫郡等地。小山朝幸、斋藤利三等将率左右武卫军(上州兵整编扩充后更名,一个军号两支部队,仿唐朝十六卫中的左右武卫军,随时保持三分之一的常备兵力在役,其职责除了保卫上杉家本据和武藏一国的安全外,还要担任大量的出征作战任务,是直属于上杉家家督一人管辖的嫡系部队,最可信赖、武器装备最为精良)八千余军势攻入甲斐。
武田信玄得知上杉军出兵多路准备攻打自己后就感到如坐针毡起来。这一年冬春之交,甲斐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牛马多死,粮运不济’,武田信玄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请担任幕臣的其父武田信虎出面求和。武田信玄还声称将会归还侵占的北信浓、伊豆等地,只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些时间让转封的家臣和代官撤出。
既然出兵的目的就是要夺回被侵占的领地,眼下武田信玄愿意主动归还,那又何必刀兵相向呢、劳师伤财呢?
随后,谦信倒是被武田信虎说服了,希望朝定暂停对足柄上郡、陶绫郡、伊豆、甲斐、北信浓等地的侵攻,给武田家一些时间将家臣、兵力撤出。
朝定也不是刻意想与谦信唱反调,他认为:武田信玄向来言而无信,‘弱则求盟,强则入寇’,此时求和,必然有诈!
不过,为了给谦信面子,朝定暂停了对足柄上郡、陶绫郡、伊豆、北信浓、甲斐等地的攻势,将大军撤回领内,但是并没有将军势解散,反而在领内大规模的征召军势,进行备战。就连坐镇常陆的太田资正也被朝定命令征召一万余军势进驻镰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