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朝定自己没有那个能力,那就找一个有能力的人就行了。而这个有能力的人就是——上杉谦信。她已经在河越城里养胎很久了,原本以前还能逼着朝定给她看一些公文,现在就直接将所有的事务全都交给朝定去打理了,她倒是什么都不去过问了。这就对于朝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也就是说,朝定能用关东管领的命令在下野一国实行‘半济令’,而不是用自己那个‘关东管领代’的身份去命令。这样一来还能减去很多的麻烦。
不过,最让人可惜的就是下野的足利学校被毁于战火。不然下野依旧是关东各国比较有文化的地区。
下野一国的守护长期有小山家、宇都宫家两家担任,所有他们的领地内是大庄园密布。所以,这里也就很好的满足了朝定的胃口。加上,下野国安苏郡内还有朝定派遣的代官——藤冈城城代萱原为繁。这样上杉家也就能在安苏郡内光明正大的实施‘半济令’。为了能让萱原为繁的工作更好的实行,就连下总诸川城的五味高重都被朝定派遣到下野去协助萱原为繁。当然,五味高重是带着三千足轻进入安苏郡的。
朝定可不想被武田、北条等阻碍自己在关东之地的发展。虽然自己已经被不少人称为‘东国太守’和‘关东太守’,但是这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并不是真真正正的完全占据关东。龙造寺隆信全盛时期也就号称‘五州两岛太守’,五州指的是肥前国、肥后国、丰前国、筑前国、筑后国;两岛指的是对马岛和壹岐岛。
就在朝定、谦信二人联合发布的‘下野半济令’后,秋山定纲就作为下野国的总负责人,五味高重、萱原为繁、明智光忠等人都暂时归他指挥。
秋山定纲就从六月二十一日开始,带着全副武装的工作队在夏日炎炎的天气里,足迹踏遍了整个下野国。他通过了‘非常合理’的暴力_执法,‘半济’来的大批军粮源源不断的囤积在足利城。
朝定敢这么做也就是看在下野大量的国人众和豪族追随着足利藤氏的‘古河幕府’,这样他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用‘半济’的方式对付这些叛军。而且在‘半济’的过程中,各地的叛军守将都不敢出城阻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粮食被收走。
欢迎你!
眼下,六月已经过半。梅雨也正式来临了。
自从柿崎景家等驻守在越中的上杉家臣将越中地区追随长尾景房和摇摆不定的国人众们清洗完后,就由柿崎景家、宇佐美定满、大熊朝秀等部分越中众率大军进入越后进行平叛。越后的局势也在大量越中方面的援军进入后得到了逆转。
原先,佐渡众计划将大部军势集中进攻中越重镇与坂城,可是当他们在得知了先后已有万余上杉军进入越后时,他们就心生退意了。羽茂城城主本间高信、河原田城城主本间贞直、杂太城城主本间有泰等人先后将大部分兵力撤往了沿海的吉田馆,并且接连渡海返回佐渡。
不过,就在佐渡众大部分撤离后,还是留下了一部分在越后。为了给长尾景房一些面子,本间正泰将自己的一门众泻上秀敏之子泻上秀高留下,让其率部七百余人继续听从长尾景房的调遣。
就在上杉军在下越、中越不断反攻的同时,佐渡诸将的‘擅自’撤退无疑给每况愈下的长尾景房军雪上加霜。在越后的上杉军是越打越多,而长尾军却越打越少。就连在下越横行了一段时间的大宝寺军也在加地春纲等人的不断打击下不得不撤往北黑川,大宝寺义氏、阿部良辉等人只能静观其变,他们已经没有兵力上的优势了。
上田长尾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上田长尾军在屡战屡败后,‘上田五十骑’也损失惨重。长尾景国都快成孤家寡人了。要不是他还有樋口兼丰等宿老重臣的支持下,恐怕他早就支撑不住去切腹自尽了。
为了将‘上杉包围圈’打开一个更大的缺口,朝定将目光盯在了下野国。
下野国位于北关东中央部分的东山道之国。东边通过八沟山地与常陆国接壤。西边的白根山,皇海山,足尾山地将其与上野国分开,南面是关东平原的武藏国,下总国等国,北边通过那须山与陆奥国接壤。是东北连接关东的东山道要冲。东边的八沟山和西边的日光山形成下野平原,那珂川和鬼怒川从中央流过,有着丰富的农业用水,因此生产力较高。另外足利学校的存在,使该地文化水平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