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辽东变 3

”微臣在。“

”辽东这场战事不知何时开始,何时结束,三大营时刻做好准备,不准有丝毫懈怠。“

”微臣领旨。“

”自陕西遭灾后,锦衣卫就入了陕西,监督长安承宣布政使司与李烁赈灾事宜,可曾有何消息传来。“

听闻这话,骆养性便站起身说道:“启奏皇上,此次陕西遭灾不同以往,锦衣卫前几日给微臣发了密信,李大人每日忧愁,几乎坐在了巡抚衙门,此次辽东有变,李大人当是心中焦急,微臣前两日曾与李大人通过书信,望他多注意身体。”

“应当,应当,有人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朕不会让他五米,朕已然下旨,再度削减宫用,内库俭省下五万两白银,也以交付郭辅臣之处,让他用作陕西赈灾之用,众位爱卿,与陕西遭灾的百姓相比,咱们无饥饿之苦,与辽东将士相比,有无生命之危。固,朕望众位爱卿,能够一心为国,朝廷为陕西每月所拟定的赈灾粮食与款项,都要如期交付,前线将士的棉衣棉被,粮食军械也万万马虎不得,兵事,乃大事,生死存亡之道,朝廷所能做的便是让将士饿不着,冻不着,其他的,便是尽人力听天命。“在这些重臣面前,朱由检第一次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大朝会结束后,朱由检留下了一干重臣前往养心殿议事,中枢阁臣,李国普,袁崇焕,郭允厚,温体仁,周延儒,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京师三大营提督洪承畴,三大营总兵官曹文昭,还有些在京武官将军,这些人中最重要的便是郭允厚。

打仗,一方面看的是军队实力,另一方面看的就是粮草补给,后金八旗势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实力着实强大,另一方面,这些家伙并不需要粮草,出征带上几日口粮,若是没粮抢了便是,所以金军进攻迅速,因为在他们的后方,根本就没有压粮之人,这也是他们的优势,而大明王朝作为王军,即便断了粮草,上级官员也要克制下面兵士,不允许出现抢夺百姓粮食的事情,当然这也成为了明军的束缚,若是要出征,粮草棉衣就是重中之重,而这些东西的准备与调配全是由郭允厚完成,可见郭允厚的重要性。

养心殿中,朱由检坐于龙座,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看着站于下首的众位官员开口道:“辽东的事情,乃是国之大事,但陕西赈灾,也刻不容缓,故南方的粮食价格,绝对不能上涨,不然朝廷无法负担,朕已经密旨南直隶督抚刘明昌,让他严格控制粮市,但朕还是放心不下,郭辅臣,朕让你从户部挑选出一能吏,奔赴南直隶,协助刘明昌控制好粮食的价格。”

谁都能慌神,但朱由检却不能有丝毫慌神之举,当然朱由检的沉着,却是给了朝臣一种信心,看皇帝运筹帷幄,我等只需冲锋陷阵,便可保大明无忧也,当然这也是朱由检想要的。

“微臣遵旨。“郭允厚轻声接旨。

辽东要有战事,若说压力最大的是孙承宗,那第二个人便是郭允厚了,一个镇守边疆,直面战场,而郭允厚也毫不逊色,,面对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物价,粮食,银两,这诸多事物,在战争时期显得格外重要,而郭允厚便要承担这诸多的责任,当然这些责任,都是无法推卸的责任,郭允厚虽然年过半百,但读书人的不羁傲气仍有三分,正值朝廷需要之时,郭允厚不敢轻言放弃,只想着竭尽全力已报国恩,实然郭允厚确实能力斐然,在上一世中,内阁辅臣六部尚书经常轮换,但郭允厚的位置却是没有动摇过,一方面是因为郭允厚一心为国,另一方面也是大明朝离不开他。

朱由检点了点头接着道:“袁辅臣,朕知晓你懂辽东兵事,孙承宗布置的辽东防线战图你也曾看过,你觉得,哪里有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