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辽东变 2

朱由检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平日里面,官员们拆了东墙补西墙,朕就不说什么?但此次,即便是西墙塌了,这东墙一块砖石也不能少,若是谁敢把手伸到内阁与户部准备的军资上面,朕绝不轻饶。“

朝廷的财政一直很紧张,朱由检所说拆西补东之事经常发生,此时他出言提醒,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袁崇焕出列道:”皇上,此次大战一触即发,微臣认为皇上应昭告天下,让天下官员知晓,挟制各地安保。“

朱由检一听便知道袁崇焕何意?

下这道圣旨,从明面上说,很正常,边关打仗,各地管好治安,不要给朝廷添堵,但这次袁崇焕的侧重点却是陕西的李烁,与陕西的灾民,告知百官,不如说提醒李烁。朝中众多官员也大都清楚袁崇焕的意思,可此时陕西正逢天灾,即便是有些官员与李烁亲近,此时也不会多说什么,譬如骆养性,刘权等人。

官员们可以不表态,但作为帝王的朱由检却免不了要说上一二。

“袁辅臣之心,朕知晓,朕也早有考虑,陕西之灾害,如鲠在喉,朕每日想起,总会心痛一番,众位爱卿大多数从天启年间便已辅佐先帝,当然也都清楚,在灾荒,近些年来频发而至,外有边患,内有灾荒,我等定是要上下一心,共扶大明,走过这遭。”

听完朱由检话后,众位臣子在拜:“臣等定尽心尽力,匡扶大明。”

朱由检又道了声平身,众位臣子才再度起身。

若说之前朝廷对辽东的事情遮遮掩掩,此时却以开诚布公的告知众臣,当然这也是做所谓的战事动员。

“朕以告知李烁,辽东若爆发战事,陕西当以维稳,此乃大事,陕西官员皆要恪守己身,万万不能懈怠朝廷赈灾大计。”

“吾皇圣明。”

陕西长安府。

李烁来到陕西已有一年,虽然整治了卫所,催要了军田,又帮助朝廷推行了新政,但这些功绩就因为一件事情给全部掩盖,天灾。

灾荒的到来,李烁并没有慌神,很镇定,因为之前就打好了很多深井,但让李烁意外的事情却是灾荒闹得时间太长,这一年,陕西几乎都是在灾荒中度过。

在陕西困难之际,朝廷不留余力的赈灾,让身为陕西巡抚的李烁倍受感动,但身为国家重臣的李烁头脑却非常清晰,他曾在京为官,深知明王朝的底子,各地军费,都已经让国库不堪重担,还要皇家内库分担,此时陕西遭灾,他知道皇上与朝廷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一些。

大灾之后,无大乱,此时的李烁也只能做这些事情,来为国尽忠了。

以至晨时,李烁才从巡抚衙门走出,登上了马车,回转府邸。

刚到府邸还未睡下,就收到一封来自京师的信函,这封信乃是骆养性所书。

信中告知李烁,辽东有变,近期恐有战事,信的最后,又叮嘱李烁多加注意身体,不可太过操劳。

李烁看完信后,叹口气:“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站在一旁的李夫人看着自家老爷看完信后一脸惆怅,忙开口问道:“可是京城有事?”

“就怕不到崇祯二年,辽东便会战事皱起,若在平时,打上一打也无伤大雅,可此时,朝廷背上了陕西这个大包袱,若在起战事,只怕更加艰难。”李烁像是对李夫人说,又像是对自己说话一般。

“神宗年间,辽东便就不太平,夫君也不必太过忧心,皇上与朝廷当有对策。”李夫人宽慰道。

”此事又有何对策,后金之心,昭然若揭,战事一起,必是旷日持久,花费众多,到时候朝廷又如何专心赈灾,同理,现在朝廷也无法集中精力备战,这一战,胜负太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