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古名金陵城,洪武皇帝朱元璋,便是占领了金陵城后,才有了资本,荡平了张士诚,陈友谅等人,统一了江南大部国土,并发兵北伐,驱除鞑虏,光复了汉人的天下,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城,为了维护正统,南京城的首都地位没有被剥脱,大明实行两京制度,但大明朝的权利中心是北京城,南京沦为陪衬。
南京六部衙门聚在,各有尚书,但却没有实权,自从靖难之役后,南京城就成为政斗失败者的政治流放地,最有名的莫过于海瑞,海瑞便是惹了皇帝生气,被调到了南京任右都督,死于任上,当然南京的兵部还是有着一定实权的,便是南京周围的布防,由他负责,南明时期的史可法便是南京城的兵部尚书。
李世超与骆养性路上没有耽搁走了三天便到了南京。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的南乡子形容南京最为合适不过。
到了南京城外的时候,南京城中知府衙门知府率领着官吏出来迎接,六部衙门的几名尚书却是一人都没有见。
温体仁看到这种情况,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因为六部尚书比他官职要高,在南京任职的年岁也大了,不经常参加这种政治活动十分正常。
南京作为陪都,知府的品级与京师的知府一样,比之其他州府的知府要高上一品,
南京城的知府名唤晋客,万历二十五年的进士,一直在京为官,直到天启二年,才被吏部调到了南京任知府,那个时候阉党势力还不是很大,调到南京以后,也算是躲过了政治斗争最为严重的那几年
入城之后,温体仁性与李世超与随从等人便住入了驿站,刚到驿站还会收好行装,晋客便来拜访骆养性商谈新政事宜,温体仁看着李世超笑了笑道:“李大人,看到没有,,有人比我们还急。”
李世超淡淡一笑没有多说什么。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对于李世超的态度,温体仁很是受用,端起酒杯道:“贤弟,为了咱们此行一切顺利干一杯。”
李世超也端起酒杯道:“干杯。”
碰杯以后两人一饮而尽,夜渐渐黑了下来,酒过三巡,李世超本想着告退,谁知这时候温体仁竟然开口问道:“贤弟可有正妻啊。”
“结发之妻已然亡故多年,家中除了老母,便只有六岁的一子。”李世超搞不懂温体仁为何会问这般事情,但还是老实回答。
“那为何不再寻一女子结为发妻呢?”温体仁好似对这个问题格外重视。
“温大人不知,只因为下官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婚配之事。”
“母亲无人照料,幼子也无人教导,端是不可,这样吧,本官有一个女儿,年芳二八,长相也算端庄,从小便十分善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若是李大人不嫌弃,本官可以许配与李大人,从江南回来便可完婚。”看样子温体仁是打定主意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李世超,这贤弟的称呼都不自觉的变成了李大人。
李世超听完后,慌忙推辞道:“温大人,万万不可啊,令千金乃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下官只是一介武夫,出生入死的,实在配不上令千金。”
温体仁摆摆手,脸色变得有些严肃:“难不成李大人看不上我家女儿。”
温体仁这话一说,李世超赶忙接道:“下官怎敢,只是,只是,下官年岁已大,不敢耽搁令千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