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平叛 下

当官军控制通江城后,钱军书来不及清点伤亡,直接下令士卒,关闭城门,因为王士性还没有被抓到。

关闭城门后,钱军书便派出上千人的官军,在全城搜捕王士性,他觉得王士性应该不会出城。

官军拿着王士性的画像在各个街头张贴,并且开始一家家搜寻。

通江城被关了整整三天,却没有找到王士性的人,钱军书心中也越来越没有底了,难不成王士性真的逃出城去了名,若是王士性跑了,那这场平叛上报朝廷也显得不是那么光彩。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正当钱军书忧愁之际,有手下来报,说整理尸体的时候发现了王士性的尸首,并已经得到了被俘叛贼的指认。

原来那日,王士性在手下的保护下去了南城,但王士性耍起了自己的小聪明,觉得十几个人保护着自己,目标太大,便找个机会摆脱了随从,自己一个人想要逃跑,不过刚走没有几步,便被叛贼堵住。

这些叛贼全是最外围的人员根本就没有见过王士性,他们在突围的过程中被官军堵了回来,现在看着一个普通百姓,雄性大发,不给王士性开口说话的机会,直接一刀了解了王士性的性命,当然,若是王士性没有自作聪明,在那么混乱的局势中,也不是没有逃脱的机会,可世上却没有后悔药可卖。

王士性的死标志着天启七年末四川神庙叛乱被彻底剿灭。

不过朝廷刚刚平静下来的局势被这场叛乱给打破了,四川巡抚孙传庭上奏,保江府发生叛乱,保宁知府刘国梁上奏,通江城被攻破,县令被杀,两日后,平叛成功的奏章又入了京城。

从孙传庭的奏章入京得知四川发生叛乱后,朱由检便开始闷闷不乐,朝堂上的许多官员开始弹劾孙传庭治下不严,导致了这场叛乱,更有了解情况的御史上奏,说了这场叛乱的起源,当然孙传庭是皇帝钦命的四川巡抚,有人弹劾,当然也有人上奏去求情,围绕着孙传庭,大臣们从早吵到晚,让朱由检十分厌烦。

上架了,求支持

王士性听完这名手下的话,脸上装作有些不忍心:“那装作我的那位兄弟,只怕难逃一死,我又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我们都是凡人,聆听不了救世主菩萨的教诲,只有教主,您才能,只有您逃出去,才能拯救万民,教主,您下决定吧。”有一名香主开口说道。

正当这时候,一名叛军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大喊道:“城门被官军破了,大军已经杀入城中。”

这名叛军的话撕破了王士性最后一层伪装,他开始变得慌张起来,也顾不得演戏,急迫的说道:“既然如此,那谁来假扮我。”

“我愿意。”

“我愿意。”

…………

虽然知道假扮王士性就代表着死亡,可大堂上的许多人都争先恐后的表态,可见王士性的神教教义多么深入人心,从中也能看出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有多么的脆弱。

最后,大堂上的一个香主承接了假扮王士性的任务,叛军从四处调集上百人的忠实信徒,保护着这名假王士性,往北门突围。

当然真的王士性也没有坐以待毙,他的身边有数十人保护,这些人换了衣装,扔掉了兵器,慌张的出了县衙。

此时的通江城宛如人间地狱一般,到处都是喊杀声,街头上面的死尸随处可见,官军入了城门后,叛贼便再也阻止不起一场像模像样的抵抗。

在官军的配合下,叛贼被分割开来,投降一千多名叛贼,死伤也有一千三百人。

正当一切顺利的时候,北城的叛军开始拼命的突围,让官军损失惨重,当然钱军书的视线也被吸引到了北城,亲自率领数千人去了北城。